殷齊輝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中醫(yī)醫(yī)院,黑龍江 牡丹江157000)
肺炎喘嗽是小兒常見的肺系疾病之一,主要臨床特征為熱、咳、痰、喘四大癥,本病多見于冬春季節(jié),年齡越小,發(fā)病率越高,病情也相對越重。本病相當于西醫(yī)中的支氣管肺炎,西醫(yī)治療本病主要為病原學抗感染、對癥治療[1]。臨床實踐發(fā)現(xiàn),西醫(yī)治療的同時佐以中藥,可以縮短病程,明顯減輕臨床癥狀。本研究觀察自制中成藥金貝抗支糖漿治療小兒肺炎喘嗽風熱閉肺證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牡丹江市中醫(yī)院兒科收治的108例小兒肺炎喘嗽風熱閉肺證患兒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4例。觀察組男20例,女34例;年齡3~10歲,平均(5.6±2.3)歲;平均病程(3.2±1.2)d。對照組男26例,女28例;年齡3~10歲,平均(6.2±2.5)歲;平均病程(2.9±1.4)d。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病程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①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7版中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診斷標準[2]。②中醫(yī)辨證標準:參照《中醫(yī)兒科學》風熱閉肺證診斷標準[1]。主癥:發(fā)熱惡寒,咳嗽氣急,痰多黏稠或黃。兼癥:口渴咽紅,大便干,小便黃。舌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
1.3 納入標準 符合西醫(yī)支氣管肺炎診斷標準;符合中醫(yī)風熱閉肺證辨證標準;年齡3~10歲;患兒家屬知情同意。
1.4 排除標準 重癥支氣管肺炎合并心衰者;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營養(yǎng)不良、免疫缺陷者;合并嚴重心腦疾病及肝腎嚴重原發(fā)病者。
1.5 剔除標準 治療過程中病情加重發(fā)展為支氣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者;不能按照治療方案執(zhí)行者;研究者認為有不適宜繼續(xù)參加研究的情況,如不良事件和因違反方案、服藥原因或其他原因?qū)е轮委熓?可以要求患兒退出研究;患兒及其父母或監(jiān)護人有權在任何時間以任何原因退出研究。
2.1 對照組 在常規(guī)西醫(yī)抗感染、對癥治療方案的基礎上給予銀翹散合麻杏石甘湯治療。處方:金銀花、連翹、石膏各10 g,淡竹葉、荊芥、牛蒡子、淡豆豉、桔梗、蘆根各8 g,苦杏仁、薄荷、甘草片各5 g,麻黃3 g,水煎服,煎汁100 mL。3~6歲,1.5 d/劑;6~10歲,每日1劑,每日3次口服。療程為7 d。
2.2 觀察組 在常規(guī)西醫(yī)抗感染、對癥治療方案的基礎上給予金貝抗支糖漿(金銀花、紫草、川貝母各80 g,干魚腥草60 g,白果、苦杏仁、地龍、炙百部、炙枇杷葉、炙桑白皮、炙紫菀、炙款冬花、知母、法半夏、炙罌粟殼各40 g,平貝母32 g,炙甘草20 g,加工為100 mL糖漿制劑)治療。3~6歲,每次10 mL,每日3次;6~10歲,每次15 mL,每日3次。療程為7 d。
3.1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 ①觀察兩組患兒發(fā)熱、咳嗽、咳痰、喘促等消失時間,共觀察7 d。②療效評定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發(fā)熱、咳嗽、痰量、肺部啰音按無、輕、中、重計0、2、4、6分,咽紅、口干渴、流鼻涕、煩躁、大便、小便、按無、輕、中、重計0、1、2、3分,舌脈按輕、重計0、1分。臨床治愈:主要癥狀完全消失,證候積分減少率≥95%;顯效:證候積分減少率≥70%,且<95%;有效:證候積分減少率≥30%,且<70%;無效:證候積分減少率<30%。證候積分=主癥計分+次癥積分+體征計分。證候積分減少率=(治療前證候積分-治療后證候積分)/治療前證候積分×100%。
3.2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3 結(jié)果
(1)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0.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2.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肺炎喘嗽風熱閉肺證患兒臨床療效比較[例(%)]
(2)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兒發(fā)熱、咳嗽、咳痰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肺炎喘嗽風熱閉肺證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d±s)
表2 兩組肺炎喘嗽風熱閉肺證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d±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發(fā)熱 咳嗽 咳痰 喘促觀察組 54 3.23±1.67△ 6.78±3.18△ 6.17±2.65△ 3.43±2.11△對照組 54 2.63±1.25 5.69±2.32 5.62±1.97 2.96±1.26
金貝抗支糖漿是我院自制藥,應用臨床15年,深受牡丹江市人民信賴。本方以金銀花、紫草為君藥。金銀花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紫草性甘、寒,涼血活血解毒,二藥合用,疏散風熱,解毒開閉。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金銀花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水煎液可明顯抑制炎癥,還能促進白細胞吞噬能力,提高淋巴細胞轉(zhuǎn)化率[4]。紫草中的紫草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亦有抑制作用[4]。知母、魚腥草、炙罌粟殼、炙桑白皮、炙紫菀、炙款冬花、白果為臣藥,知母清熱瀉火、滋陰潤燥,魚腥草清熱解毒、祛痰排膿,助君藥清熱解毒而不傷津,炙罌粟殼酸、澀、平,具有斂肺止咳作用,可以迅速止咳減輕患兒咳嗽癥狀;炙桑白皮、炙紫菀、炙款冬花、白果止咳瀉肺平喘;諸藥合用,共助君藥清熱、止咳、化痰、平喘。川貝母、平貝母、法半夏、地龍為佐藥,川貝母、平貝母、法半夏潤肺化痰止咳,佐治罌粟殼,祛痰而不留邪,防止閉門留寇。地龍為引經(jīng)藥,祛風化痰止咳,并且為蟲類藥,可以緩解平滑肌痙攣,從而解除氣道痙攣。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地龍?zhí)崛∥飶V地龍次黃嘌呤具有顯著的舒張支氣管平滑肌作用[5]。甘草為使藥,調(diào)和君、臣、佐藥。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止咳化痰、宣肺平喘的功效。
金貝抗支糖漿與其他止咳糖漿最大亮點在于以罌粟殼為臣藥,違背急性期不能用斂肺止咳藥原則,而本方在用罌粟殼的同時應用川貝母、平貝母、魚腥草、半夏等祛痰化痰藥物,祛痰而不留邪,防止閉門留寇,從而為治咳拓寬思路。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方案上加用金貝抗支糖漿療效明顯優(yōu)于銀翹散合麻杏石甘湯,縮短了發(fā)熱、咳嗽、咳痰時間,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