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社會進入了新的時代,這個時代是“互聯(lián)網(wǎng)+”盛行的時代,是人工智能浪潮興起的時代,更是大數(shù)據(jù)風起云涌的時代。圖書館也不可避免深受時代的影響。而民國報紙作為圖書館館藏的重要部分,是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與文物價值的。文章以河南大學圖書館為例概述了民國報紙的保存現(xiàn)狀,指出新時代下圖書館應當更加積極地保護與利用民國報紙,并提出了保護新路徑。
關鍵詞:新時代;民國報紙;保護利用;河南大學圖書館;新路徑
民國報紙是民國文獻的一部分,是指民國時期(1912—1949年)以刊載新聞和時事評論為主的定期或不定期向公眾發(fā)行的印刷出版物,是研究民國時期中國政治、經(jīng)濟、軍事、科學、文化、生活各個方面的重要資源。有許多近代社會向現(xiàn)代社會轉變過程中發(fā)生的歷史的真相在報紙中都有真實記錄,民國報紙可以說是珍貴歷史資料和歷史文物了,應該很好地被保護與利用。筆者所在的河南大學圖書館具有悠久歷史,也有一定數(shù)量的民國報紙。但其館藏保護現(xiàn)狀令人憂慮。特別是當今社會進入了新的時代,在這個“互聯(lián)網(wǎng)+”盛行的時代,人工智能浪潮興起的時代,及大數(shù)據(jù)風起云涌的時代下,民國報紙的保護與利用研究和實踐刻不容緩。
1.保護與利用民國報紙的理論研究概述
近年來,學術界對民國文獻的保護研究正在逐年增加。但內容主要集中在如何保護民國文獻中的書和刊,對民國報紙的保護進行單獨研究的是少之又少。如丁小蕾在《民國地方文獻報紙數(shù)字化探索與實踐——以首都圖書館地方文獻民國報刊數(shù)字化為例》一文中,以作者實際經(jīng)驗闡述圖書館應如何進行民國報紙數(shù)字化工作,并針對民國報紙數(shù)字化資源在地方文獻工作中的作用提出個人的認識。如陳桂香在《民國報紙的價值與保護對策》一文中,談到現(xiàn)有的保護方法存在一定局限。在介紹重慶圖書館民國報紙保護現(xiàn)狀的基礎上,提出加強民國報紙保護的對策。如楊效軍的《探析圖書館館藏民國報紙的保護和開發(fā):以錦州市圖書館為例》,文章介紹了錦州市圖書館民國報紙的保存現(xiàn)狀,指出了圖書館保護民國報紙的必要性,同時提出具體保護措施。如肖紅在《民國報紙數(shù)字化實踐中的主要問題及處理策略》中,介紹了國家圖書館開展民國報紙數(shù)字化的實踐工作,文章對數(shù)字化實踐中遇到的民國報紙報名變化、報社遷移、篇目內容缺失、報紙中不同類型圖片的處理方式等重要問題進行研究和總結,以期為其他館相關工作提供參考。
總之,民國報紙保護與利用的理論研究仍舊大多集中在其如何數(shù)字化的方面,研究內容稍顯單薄,對各圖書館民國報紙的保護實踐的理論指導意義仍舊不夠。下面就以河南大學圖書館為例,探討新時代下圖書館對于民國報紙的保護與利用怎樣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2.河南大學圖書館館藏民國報紙保護與利用現(xiàn)狀
河南大學圖書館身處百年老校,歷來重視文獻資源建設。從1912年成立的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到1927年6月成立的國立開封中山大學,增加了農科和法科,又到1942年改為國立河南大學,成為擁有文、理、工、農、醫(yī)、法等六大學院的綜合性大學。它在當時可謂享譽國內外,因而擁有相當數(shù)量的民國文獻。
2007年7月,河南大學圖書館將散見于各館各室的民國文獻資源篩選出來,組建了一個民國文獻專題閱覽室,共收集各類圖書和期刊10萬余冊。于2007年10月9日對外開放之后,受到師生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好評。它采取書刊合藏的保管原則,凡是1949年前的圖書和期刊都存放于此。有一些諸如《新中州報》、《河南官報》等實際是報紙,但裝訂成期刊樣式的也被放置在民國文獻閱覽室。其他大本報紙樣式的民國報紙由于書架限制就被阻擋在這個專門閱覽室之外,只能仍舊與其他報紙存放于普通書庫。
2.1存放情況
館藏民國報紙近30種。這些民國老報紙都是豎版繁體字印刷,有四開大報及八開小報。像《申報》、《大公報》、《民國日報》、《晨報》、《民立報》等多為影印版,保存較完整。也有《大眾日報》《新民報》等少數(shù)油印報紙,保存較少。豐富的民國報紙給很多研究者和單位提供了重要的原始資料。我們將民國報紙按筆畫進行了排架,并手寫卡片供讀者查詢,卡片按報紙名稱第一個字的筆畫多少排列。
2.2存放環(huán)境
民國報紙存放在密集書架,沒有裝具,與普通報紙一起裸放。無中央空調、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書庫不配有溫濕度計,書庫存放環(huán)境根本達不到恒溫、恒濕、避光、防塵的藏書標準。保管環(huán)境在新時代來講可說很差。有些民國報紙開始嚴重酸化和老化,報脊破損,報名模糊不清,有的報面輕輕翻動就會紙屑脫落,報頁不可避免地在慢慢變黃、變脆,甚至已有脫頁、散頁、開裂情況,甚至一些油印報紙已經(jīng)開始看不清了。
2.3存放利用模式
民國報紙存放于期刊部報刊基藏閱覽室,它的閱覽等同于普通報紙,不像民國文獻閱覽室那樣要求嚴格,民國報紙只要經(jīng)過我館期刊部即可查閱,讀者可隨意復印,在使用過程中造成損壞在所難免。報紙保管進行了簡單歸架。由于幾經(jīng)搬遷,書架一直沒有架標,不熟悉的人查找起來十分困難。
3.保護與利用民國報紙的迫切性
3.1具有寶貴的價值
民國報紙具有特殊的史料價值,它們記錄了中國從舊民主主義走向新民主主義的歷史,記錄了清末到新中國成立前發(fā)生的重大事件。對某一地區(qū)或城市的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文化教育等情況研究都離不開對民國報紙的探究。例如我館館藏《申報》《大公報》等大報,概括了整個當時社會的全貌,為各學科的歷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線索,是各個學科的重要史料來源。如我館館藏《中原日報》《民國日報》《民立報》等,河南省各縣撰寫史志、撰寫人物傳記等經(jīng)常來我館查看它們。
3.2人員保護意識薄弱
報紙作為圖書館文獻專藏的主體之一,其文獻史料涵蓋廣泛,內容的豐富是其他文獻資源所無法比擬的。但大多數(shù)圖書館管理者對民國報紙的保護意識十分淡薄,把民國報紙與普通報紙一樣對待,未加函裝或套裝保護,長期“裸放”在那里。而在河南大學圖書館,讀者對民國報紙的需求也較大,經(jīng)常使用但同樣談不上有保護意識。隨著時間流逝,民國報紙的價值越來越突出。這就要求不僅僅提高管理者的保護意識,更要向讀者來宣傳保護民國報紙的觀念。
3.3保護與利用的條件不足
我館位于北方,風沙大,書庫陰冷,灰塵多。民國報紙又長期處在沒有中央空調、非恒溫、恒濕的保管狀態(tài)。有些報紙在逐步破損、殘破。特別是民國報紙,一直在讀者頻繁地使用中。在使用過程中難免磕碰,管理不嚴導致年代久遠的報紙已經(jīng)經(jīng)不起任何折騰了,很多報紙亟需進行修補,并控制使用頻率。
4.新時代民國報紙保護與利用的路徑
4.1提升保護意識
如今國家對古籍保護工作十分重視,已經(jīng)啟動了中華古籍保護計劃,但對民國報紙的保護工作始終沒有全面展開,這說明我們對民國報紙的保護工作還不夠重視,認識還不到位。迫于民國報紙的保存現(xiàn)狀,需要我們提高認識,盡快啟動實施民國報紙的保護計劃。
4.2查清館藏情況
首先,要對現(xiàn)有館藏民國報紙重新進行調查,摸清家底,進行加工整理,建立完整的館藏目錄;其次,對兄弟圖書館的民國報紙也要了解和熟悉,以便對館藏所缺報刊進行補配,使民國報紙的收藏和利用能更加系統(tǒng)完整。
4.4改善硬件條件
所謂硬件指的是保管報紙環(huán)境的控制,恒溫、恒濕、空氣質量標準的檢測等。原則上按照《圖書館古籍特藏書庫基本要求》中的規(guī)定執(zhí)行,保護民國報紙就如保護古籍。加裝恒溫、恒濕設備,以達到避光恒溫(22℃)恒濕(55%)的標準。同時配備防護套具,購置專用的除濕收藏柜,采用能防止灰塵,和光污染的書架等措施,使硬件跟上時代的步伐。
4.5采用數(shù)字化手段
像《申報》、《大公報》因為最近才被數(shù)字化,導致讀者都還不清楚。必須讓讀者盡快熟悉這些資源庫及其利用方法,就會大大降低紙質文獻的損耗,同時又能獲得更為廣泛的文獻資源,既提高了利用率,又保護了原生態(tài)文獻。
4.6改變存閱模式
民國報紙應盡快從普通報紙中被剝離出來,進行單獨保存。制定專門的民國報紙閱覽制度。對服務對象、范圍、數(shù)量等方面進行一定的條件限制。一般情況引導讀者利用數(shù)據(jù)庫進行檢索,嚴禁復印,如需復制,應在工作人員允許的情況下進行拍照。制定好可行的管理措施有助于延長民國文獻的使用壽命,減緩其損毀。
4.7爭取專項資金
專項資金是對民國報紙開展保護工作的基本保證,人才培訓、報紙修復、硬件保護設施的配置等都離不開資金做后盾。國家應該高度重視,把保護工作專項資金納入到財政計劃之中。
4.8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
這里的專業(yè)人才指的是民國報紙保護和利用方面的人才。在新時代下,他既要有計算機技術、也要有相關專業(yè)背景知識,還需要熟悉館藏文獻的分布情況。并且具有報紙修復知識,通過修復達到對民國報紙的原生性保護。更要有與教師學生溝通的能力,讓他們短時間內盡量不翻閱原報紙的情況下利用數(shù)據(jù)庫找到他們所需的資料。
總之,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圖書館民國報紙的保護與利用迫在眉睫。只有很好地保護和利用好民國報紙,才能有益于圖書館的發(fā)展,而圖書館的事業(yè)發(fā)展才更加有意義。
參考文獻:
[1]陳桂香.民國報紙的價值與保護對策[J].圖書館學刊,2014(2):39-41.
[2]楊效軍.探析圖書館館藏民國報紙的保護和開發(fā):以錦州市圖書館為例[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5(2):66-68.
[3]肖紅.民國報紙數(shù)字化實踐中的主要問題及處理策略[J].圖書館學研究,2017(4):22-37.
本文系2019年度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民國書籍裝幀形態(tài)演變與修復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019-ZZJH-105。
作者簡介:李璐(1972.6)女,回族,河南大學圖書館館員,研究方向:信息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