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課堂改革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導入高效切題。
2.數學概念講清本質內涵。
3.深度挖掘教材,靈活重組內容。
4.多謀體適當介入,增強效果,加大課容量,使學習內容更形象直觀。
關鍵詞:困惑;沖擊;目標;導入;概念;內涵;多媒體;幾何畫板
平庸的數學課堂已經激不起學生的任何興趣,我們必須投身課改我們的課堂才會煥發(fā)生機。作為一名長期奮戰(zhàn)在課堂一線的數學老師,我們經歷了杜朗口336課改模式,從最初的感覺“學生反了,課堂散了,老師也不管了,四周全是小黑板了。”我們曾質疑:先學后教的先學是怎樣學的?用了多長時間?老師是怎樣輔導的?到我校進行的三、四、五、七導學案課改模式,創(chuàng)設情境、小組合作、交流展示,我們似乎嗅到了課改的味道。學生有了主動參與的意識,有了自己想提的問題,有幾個優(yōu)秀的學生成了老師的替身。老師略感輕松,再到杜朗口高效課堂肥皂泡一樣的破滅,一時間,眾說紛紜?!皠e聽報告,要看實效”,我茫然了……在心中一直有一個疑問:“怎樣的課堂才是自己心中最想要的課堂?”
通過外出學習,查閱資料、視頻,了解到自己的課堂還是缺少新的理念,缺少創(chuàng)新的思維,還缺少用現代多媒體對教學的輔助作用的意識,的確對我的教學思想有一定的沖擊。
我覺得新課改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輪課改的一個基本取向就是要改變教育與社會實際嚴重脫節(jié)的問題。從近幾年的中考大題,就可以看出來,重在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中的實際問題,以什么方式讓學生學會知識,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仡櫸覀兊恼n堂:一些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我們還在不厭其煩的講,一些具有較高的綜合性及思維價值的問題,我們卻是一提而過,沒有進行很好的啟發(fā)、引導、提問。一些本該讓學生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的內容,卻被老師認為是:“浪費時間”取而代之。學生有時的異向思維卻被“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沒有得到很好的賞識和保護……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存在以下問題,期待與大家交流,共同進步。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要想與本節(jié)課緊密相關的生活事例,激趣最重要。多數老師偏重于用舊知導入新知。讓我們來學習別人是怎樣高效導入的。在講“合同同類項”,滿滿一罐硬幣,有一元、五角、一角,請你以最快的方式統(tǒng)計一下,共有多少錢?在講“用字母表示數”有老師這樣導入,從生活中最熟悉的撲克牌圖片入手,8、9、10、J、Q、K、A問學生,字母J、Q、K、A表示什么數?告訴學生,你所學數學知識與生活如此貼近,又很直觀地解讀了本節(jié)課的課題。在講“代數式求值”時,老師這樣說“我有特異功能,我會掐指神算,你隨便想一個數,將這個數除以2,減去5,再把結果乘以2加13,最后結果告訴我,我就知道你當初想的那個數,你信嗎?試一試,課堂氣氛一下子被激活,這不就是代數式的化簡求值嗎?你認真思考過:你每節(jié)數學課的導入嗎?
二、關于數學概念的教學
講清概念的本質,講透概念的內涵,數學概念一旦界定不清晰,所有的練習都是低效的。
比如:圓的概念的教學,先讓學生用手在空中畫一個圓,再畫出它的二分之一,是個形狀嗎?圓心在圓上嗎?那它在什么地方?
——圓的定義:平面上到定點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集合。
再如:講分式時,大家都會遇到是不是分式的數學。什么是分式
——分母中含有字母的式子叫分式。Π是字母,又在分母位置,為什么就不是分式了呢?那么字母的含義是什么?分母上的字母除零外剩下的數都可以取,Π的取值唯一,并不能取別的數,∴不是分式。教之道在于“度”,學之道在于“悟”。
(三)教師要靈活駕馭教材
深度挖掘教材,也可以重組教材。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認真領會教材的編寫意圖,根據教學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從“有限的教學中做到無限延伸”。以前認為:“教材就是全世界”,現在認為“全世界都是教材”。課堂真正建立在學生愛學、想學、樂學的基礎上,培養(yǎng)興趣和能力,教是為了不教,學是為了會學,讓學生成為“跳起來摘桃子的人”,而不是“盛桃子的筐”,給他們講的盡量少些?引導他們發(fā)現的盡量多些。
(四)重視多媒體的輔助作用
課堂大容量、高密度,省時高效缺不了多媒體的作用,為課堂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坐在教室里,也能看到外面世界的五彩斑瀾,飛速發(fā)展。尤其是數學教學中幾何畫板的制作與使用,降低了學生理解上的難度。課件中動態(tài)視頻、動畫制作使課堂為之一“亮”,希沃軟件的使用使教與學溝通無障礙。我們要學會使用更先進的教學設備,給學生展現不一樣的課堂。
改變我們的理念和行為,只有讓學生快樂學習,教師才會有職業(yè)幸福感.不要:“素質教育喊得轟轟烈烈,應試教育搞得扎扎實實”。我們還是應該多“走出去,請進來”,用最專業(yè)、最前沿的教育理念激活和推進我們的課堂,最后我想用一句話作結束語: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善于激勵、喚醒和鼓舞。
參考文獻:
[1]課前精心準備,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J].劉鵬.學周刊.2015(29)
[2]新課程改革下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張映明數理化學習(初中版)2012-10-01
作者簡介:祁亞麗(1974.9)女,山西省運城永濟市韓陽鎮(zhèn),永濟市城西中學,高級,初中數學課堂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