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銳
(烏魯木齊市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頭屯河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麻醉科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23)
剖宮產是一類常用的分娩方式,隨著剖宮產手術日漸成熟,其臨床應用率呈現(xiàn)出逐年遞增的趨勢。實行剖宮產手術的產婦對麻醉鎮(zhèn)痛效果的要求極高,而且麻醉藥物的應用還不能影響到產后母乳喂養(yǎng)[1]。臨床中多采取布比卡因對剖宮產產婦進行麻醉,其價格便宜,麻醉效果較好,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良反應高發(fā),用藥安全性存在疑問,本次試驗采取布比卡因復合阿片類藥物(舒芬太尼)對部分剖宮產產婦進行麻醉,現(xiàn)將其應用效果闡述如下。
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實行剖宮產分娩的86例產婦分為觀察組(43例)與對照組(43例)。觀察組產婦年齡最小22歲,最大37歲,平均年齡(27.3±2.2)歲;體重61~85kg,平均體重(76.5±4.9)kg;孕周38周~41周,平均(39.8±1.9)周。對照組產婦年齡最小20歲,最大36歲,平均年齡(27.1±2.1)歲;體重64~84kg,平均體重(76.9±5.2)kg;孕周37周~41周,平均(39.6±1.8)周。觀察組、對照組產婦上述資料相比P>0.05,對比試驗可行。
在產婦進入手術室后需密切觀察其心電圖、血氧飽和度、呼吸頻率等生命體征,為其建立靜脈通道,指導其選取左臥位,在L3~L4間隙進行穿刺,在正中入路實行腰硬聯(lián)合阻滯麻醉。在穿刺后退出針芯,將蛛網膜下腔麻醉針經硬膜外穿刺針導入,然后拔出枕芯,在確認腦脊液流出后注射麻醉藥物。對照組:注入10毫克濃度為0.5%的鹽酸布比卡因注射液,持續(xù)注射10~15秒鐘。觀察組:注射5微克0.5%布比卡因+5微克枸櫞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在注射完畢后指導產婦改為平臥體位靜待10分鐘,如果麻醉平面在T6以下則需追加麻醉藥。本次試驗所用布比卡因為上海朝暉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20056442;所用舒芬太尼為宜昌人福藥業(yè)生產,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20054172。
采取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分析兩組產婦的麻醉效果,具體標準如下:①優(yōu):得分為0~4分;②良:得分為5~7分;③差:得分為8~10分。優(yōu)良率=(優(yōu)+良)/病例總數(shù)×100%。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產婦麻醉鎮(zhèn)痛優(yōu)良率(97.7%)顯著高于對照組(83.7%),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麻醉鎮(zhèn)痛效果相比[n(%)]
剖宮產手術目前已在產婦分娩中廣泛應用,這一術式能減輕產婦疼痛,便于處理難產、巨大兒、新生兒窒息等分娩難題,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對麻醉效果的要求極高。臨床中一般對剖宮產產婦實施布比卡因腰硬聯(lián)合阻滯麻醉,布比卡因屬長效酰胺類局麻藥,其胎盤通透性較低,麻醉最有較為理想,但是不良反應高發(fā),如不及時處理可嚴重威脅到母嬰安全。舒芬太尼屬阿片類受體激動劑,可通過血腦屏障和神經細胞膜,其起效時間短,麻醉維持時間長,且不會造成產婦血流動力學波動,不良反應較少,安全性有保障,產婦及其家屬滿意度較高。楊絮、楊玉英的研究認為在布比卡因的基礎上聯(lián)合應用舒芬太尼可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有助于提升麻醉效果,并減少不良反應,保障母嬰健康。本次試驗結果顯示布比卡因復合舒芬太尼腰硬聯(lián)合阻滯麻醉對剖宮產產婦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效果,其麻醉鎮(zhèn)痛優(yōu)良率高達97.7%,明顯高于單用布比卡因的產婦(83.7%),組間對比P<0.05,本次試驗結果類似于奧婷婷[3]的試驗結果。
綜上,阿片類藥物在剖宮產麻醉鎮(zhèn)痛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