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馨 倪鳴
1. 檢查生字掌握情況,聽寫詞語。
師:剛才,老師在下面看到有人將內(nèi)涵的“涵”字右邊擊字框里寫成了“水”字,正確的應該寫成“點、提、撇、點”,跟老師寫里面的筆畫。
師:跟老師一起寫“圓莖”的“莖”字。莖是植物的中軸部分,“草字頭”下面是“經(jīng)過”的“經(jīng)”字的右半邊。
師:我們不僅要把字寫正確,而且要寫美觀??瓷郑蠋熛虢o“蕊”字提點意見。仔細觀察這個字,就能發(fā)現(xiàn)這個字最大的特點。
生:三個“心”字,最上面的“心”字最大。
師:跟老師一起寫這個字。(范寫)蕊,聚也,下面三個“心”字要聚攏。第一個“心”字大,第二個“心”字略小,第三個“心”字中等大小。拿出《習字冊》將“莖”和“蕊”字描一個,寫一個。
2. 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師:寫好字還要讀好文。(出示:再配上有著鐵銹色短柔毛的葉背和那微呈波狀的邊緣,使人覺得另有一番情趣)
(生讀)
師:逗號前面部分特別長,一個“和”字把它們連在一起,讀的時候“和”字的前面稍停頓。
(生讀)
師:看來這句話比較難讀,難句子要多練讀。請同學們自己試著練習兩遍。
(映示:圓莖上面綴滿了像細珠似的紫紅色的小顆粒,這就是孕育著新生命的種子)
(生讀)
師:請你把這句話再讀一遍,靜下心來,爭取把句子讀正確。
(映示:盛開著的廣玉蘭花,潔白柔嫩得像嬰兒的笑臉,甜美、純潔,惹人喜愛)
(生讀,“盛開著的”丟了一個“的”字)
師:這句話標點很多,借助標點,斷好了句,使我們聽得很清楚,但是字也要看清楚。請你再試一次。
【設計意圖】 基于學情,教學中應把“正確、規(guī)范”作為寫字基本要求,“書寫美觀”作為進一步要求。這是新課教學的“保底”工程?!罢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學習新課文的永恒要求,而“正確”是基礎中的基礎。我班學生大部分是外來務工子女,語文學習能力及語文素養(yǎng)都比較薄弱,長句子不易讀好,因此由易到難選擇典型的句子進行檢查,并適當教給讀好句子的方法。
師:(映示廣玉蘭圖片)你的腦海中會升騰出哪些詞語呢?
生:含苞待放、潔白無瑕、潔白如雪。
師:作者的感覺跟你們一模一樣。讓我們打開書去讀讀作者筆下的廣玉蘭。一邊讀一邊思考,你最喜歡哪一個自然段,這一個自然段寫了廣玉蘭的什么。
(生讀,思考)
生:我特別喜歡第2自然段,這段話寫了廣玉蘭花的顏色和質(zhì)感。
生:我喜歡第3自然段,這段話寫了廣玉蘭的各種形態(tài)。
生:第4自然段寫的是廣玉蘭的葉片。
生:第5自然段寫廣玉蘭花期長。
生:第5自然段不是寫廣玉蘭的花期,而是寫廣玉蘭的葉片。
師:對,這段話也是寫廣玉蘭的葉片。
生:第1自然段寫了廣玉蘭花很香。
師:你看,這樣一梳理,課文的脈絡就在我們的腦海里呈現(xiàn)出來了。而且我們也能感覺到作者寫得非常有條理。作者這樣有條理地寫廣玉蘭,最想表達的一句話是哪一句呢?
生:我愛廣玉蘭的幽香與純潔,更愛廣玉蘭無比旺盛的生命力。
師:你們看,這就是作者眼里的廣玉蘭。(映示書中插圖)看到這幅圖,最先吸引你眼球的是什么呢?
生:我最先看到的是正在采蜜的小蜜蜂。
師:這些小蜜蜂為誰而來?
生:廣玉蘭。
師:你看,廣玉蘭旺盛的生命力就這樣在空氣中彌漫開來。小蜜蜂被這旺盛的生命力吸引。
生:我看到廣玉蘭開得很茂盛。
師:換成“旺盛”是不是更合適呢?這旺盛的廣玉蘭花就是無比的生命力呀。
【設計意圖】 “在閱讀中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在高年級教學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初讀課文之后,帶著學生理清表達順序,為學生進一步學文做好鋪墊。
師:請看自讀要求——
1. 默讀課文第3自然段,畫出表現(xiàn)廣玉蘭旺盛生命力的句子。
2. 讀一讀畫出的句子,你是從哪些詞讀出廣玉蘭旺盛的生命力的?也可以適當做批注。
(生自學第3自然段)
師:我看到有不少同學筆走如飛,說明在自讀的時候,他們有了很多的思考,還有些同學眉頭緊鎖,或許是遇到了困惑。接下來,我們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把你的思考跟別人交流,別人的思考也許會給你更多的啟發(fā)。一起來看合作學習要求——
1. 將你找到的句子在小組里讀一讀。
2. 你從句子中的哪些地方讀出廣玉蘭旺盛的生命力的?將自己的想法在小組里說一說。
3. 重點選擇一句準備小組匯報。
(生小組合作學習)
師:老師剛才看了一圈,咱們一共有七個小組,其中有六個小組選擇了同一句話。
(映示:先前熱熱鬧鬧開過的廣玉蘭花呢,花瓣雖然凋謝了,花蕊卻依然挺立枝頭,已長成近兩寸長的圓莖。圓莖上面綴滿了像細珠似的紫紅色的小顆粒,這就是孕育著新生命的種子)
(選取一個小組交流)
生:我從“挺立枝頭”和“近兩寸長的圓莖”看出廣玉蘭花生命力之頑強。因為花蕊挺立枝頭的時候,廣玉蘭花已經(jīng)凋謝了。但是花蕊挺立枝頭似乎在對人們說,我曾經(jīng)來過這個地方,我也曾熱熱鬧鬧開過。它不屈服于大自然的束縛。
生:對這句話我還想補充兩個詞“雖然” “卻”,它們特別能讓我感受到廣玉蘭花的生命力十分頑強。
生:“細珠”說明廣玉蘭種子很小,一個“綴滿”讓我感覺種子非常非常多。它在孕育著更多的生命。
生:“新生命的種子”也能讓我感覺到廣玉蘭旺盛的生命力。
師:作者就愛這樣的廣玉蘭。雖然花瓣掉落,但它給人希望。站在作者的立場去想一想,我們理解課文時的難題就會迎刃而解。(板書:角色轉(zhuǎn)換)
師:有關注其他三種形態(tài)的同學嗎?
生:“有的剛剛綻放,幾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鉆了進去,那里面橢圓形的花蕊約有一寸長。”一個“迫不及待”讓我感覺廣玉蘭吸引力很大。
師:它不僅吸引著蜜蜂,還吸引著作者和我們。
生:“盛開著的廣玉蘭花,潔白柔嫩得像嬰兒的笑臉,甜美、純潔,惹人喜愛。”從“嬰兒的笑臉”我能看出來作者十分喜愛廣玉蘭花。
師:你看過嬰兒的笑臉嗎?我們班有很多人有弟弟、妹妹的。
生:我妹妹的臉柔柔的、嫩嫩的。每次看到她,我都情不自禁地想親一口。
師:這盛開著的廣玉蘭花和嬰兒的笑臉有著相同之處。(映示:盛開著的廣玉蘭和嬰兒的笑臉對比圖及相應的文字)
師:這就是蓬蓬勃勃的生命力呀!你看,聯(lián)系我們的生活經(jīng)驗想一想,再去讀課文,也會讓課文理解變得簡單。(板書:聯(lián)系經(jīng)驗)
【設計意圖】體會思想感情是高年級學生需要提升的一項語文關鍵能力。學習體會思想感情的基本方法需要找到適當?shù)闹c。品讀廣玉蘭花開的不同形態(tài),相機引導學生領悟聯(lián)想畫面、聯(lián)系經(jīng)驗、角色轉(zhuǎn)換等體會思想感情的方法,為后面品讀花香、花色、葉片的學習提供“由扶到放”的可能。
【點評】
我們從哪里來?又要到哪里去?這看似哲學層面的原點、終點之問,在我們的教學場域同樣具有思考價值。
初看,林老師的這節(jié)課并沒有什么驚艷之處,平實而波瀾不驚。但如果你靜心細品,便能從中覓得原點與終點之間的最佳注解。
生詞教學需要那么具體嗎?朗讀指導還需要從句子開始嗎?執(zhí)教過這一課的老師在看完以上實錄后,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這看似細碎的教學,正體現(xiàn)了林老師敢于直面真實的學情,即使這是一堂市級公開課。
1. 找準難點,扎實訓練。林老師任教班級的學生大多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基礎比較薄弱,預習等課前學習任務完成率低。根據(jù)學情,林老師用了十多分鐘的時間檢查預習、指導初讀。生詞學習采用聽寫并校對的方式,扎實教學,針對基礎薄弱的學生尤為有效。寫字指導,從寫正確和寫美觀兩個角度,分別指導了“涵”“莖”和“蕊”字的書寫,難點突出,體現(xiàn)了對課堂所呈現(xiàn)學情的觀照。從課堂反饋看,林老師選擇的學習內(nèi)容的確是學生朗讀的難點。指導學生將難讀句子讀通順、讀流利,林老師沒有走過場,不吝時間,有方法,重過程,讓每一位學生都達到了初讀階段的基本要求,為精讀打下了基礎。
2. 設置梯度,逐級推進。在整體感知環(huán)節(jié),林老師沒有一步到位,而是先讓學生聚焦局部,以自然段為單位,朗讀歸納,再整體梳理,理清文脈。面對語文能力相對薄弱的學生,林老師設置了梯度,從局部到整體,逐級推進,化難為易,順應了本班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
學生在哪里,教學的原點就在哪里,這是林老師樸實而扎實的課堂教學給我們的啟示。
朱永新先生在《“學力”就是創(chuàng)造力》一文中曾說:“教育最重要的任務以及衡量教育成敗的重要標準,就是幫助學生形成學習的興趣、能力和習慣?!比绻源藰藴蕘砗饬苛掷蠋煹倪@一堂課,又有哪些可圈可點之處呢?
1. 適切評價,興趣與習慣雙培養(yǎng)。課堂上,面對學生的錯誤,林老師沒有單純否定或者含糊帶過?!办o下心來,爭取把句子讀正確?!薄翱磥磉@句話比較難讀,難句子要多練讀?!薄澳憧?,這樣一理,課文的脈絡就在我們的腦海里呈現(xiàn)出來了?!薄拔铱吹接胁簧偻瑢W筆走如飛,說明在自讀的時候,他們有了很多的思考,還有些同學眉頭緊鎖,或許是遇到了困惑。接下來我們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把你的思考跟別人交流,別人的思考也許會給你更多的啟發(fā)?!边@些準確而適度的評價,一方面為學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呵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促進了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可謂“一語多得”。
2. 滲透方法,能力與習慣雙發(fā)展。無論是初讀指導,還是精讀交流,林老師都很重視語文學習方法的滲透,授人以漁,發(fā)展學力。初讀環(huán)節(jié),讀句指導,林老師用符號提示學生連讀和停頓的技巧;整體感知,理清文脈,林老師用板貼理序的方式告訴學生如何歸納梳理篇章內(nèi)容;精讀交流,小組匯報,林老師又適時點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理解語段的方法。盡管這節(jié)課林老師沒有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但從其最后一個“設計意圖”不難看出,除了方法的滲透,林老師還想通過圖像化(思維導圖)、元認知(讓學生反思如何體會語段情感)等閱讀策略的運用,實現(xiàn)由扶到放,從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學習,提升學習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品質(zhì)。
這是一堂真實、扎實而又樸實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