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丹丹 梁燕
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社會穩(wěn)定、青年成長和民族復興都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筆者通過問卷調查分析,發(fā)現(xiàn)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存在以下問題:認知層面解讀不夠、情感層面缺乏自覺支撐、意志層面不夠堅定以及行動層面缺乏制度保障。為此筆者從以下三個方面提出建議: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解讀、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雙管齊下以及建立健全保障制度。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踐行
中圖分類號:G4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4428(2019)01-0141-05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到如今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鄙鐣髁x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凝聚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重大成就。良好的經濟基礎和思想、文化、制度環(huán)境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堅實的現(xiàn)實基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在不斷地深入人心,在全社會營造一種良好的風氣,讓社會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聚集在精神層面,落實在實踐層面。因此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至關重要,為此筆者做了一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與踐行的問卷調查,基于此問卷做了以下分析。
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與踐行現(xiàn)狀的問卷
(一)問卷設計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與其培育、踐行密切相關,傳播是培育的必要方式,踐行是培育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本文設計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現(xiàn)狀分析調查問卷”,通過問卷層面向社會開展了隨機問卷調查,涵蓋了工人、農民、公務員、學生等不同群體,便于更加全面、可靠地分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現(xiàn)狀。本問卷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開頭部分,主要包括問候語、填表說明、編號內容;第二部分為被調查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政治面貌、職業(yè)等;第三部分是問卷的核心部分,即主題問卷部分,主要由問題和答案共同組成。調查問卷共設計了23個問題,主要內容包括培育和踐行兩大部分,培育方面包括培育的內容,培育的方式、培育的群體、培育的改進;踐行方面包括了踐行的主體、踐行的動機、踐行的影響因素和意義。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集中體現(xiàn),是全社會在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的共同價值體現(xiàn),只有面向全體社會群眾展開調查,才能對培育效果進行正確評價;才能消除政治因素、信仰因素對問卷調查的影響,實現(xiàn)調查的普遍性和隨機性;才能從實際出發(fā),找到思想的共鳴點和利益的交匯點,有針對性地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融進人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從而激勵全體人民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努力。
(二)數(shù)據(jù)總結及培育與踐行現(xiàn)狀分析
本文的問卷調查是利用問卷星通過手機答題,通過身邊的朋友的朋友圈、QQ等方式實現(xiàn)一個問卷的擴散,不僅如此筆者還在人流量大的超市、商城和公交車上進行問卷調查,通過十幾天的問卷調查,最終收到有效答卷504份。通過問卷星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做了報告分析與數(shù)據(jù)交叉分析,得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與踐行的相關現(xiàn)狀如下。
1. 基本問題分析
(1)年齡分布特點
調查對象的年齡分布如圖1,調查人數(shù)分布最多的是18到35歲,占56.35%,集中在一個青年主體階段,最少的是65歲以上,占4.32%。從圖中人群年齡的分布來看,幾乎涵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要培育的主要對象,從圖中也能看出青年主體占據(jù)了很大的一部分比例,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以及踐行的主體,他們的認同和踐行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職業(yè)分布特點
本調查問卷,將職業(yè)分為學生、教師、公務員、工人、農民工等,從圖2中可以看出,學生所占比例最大,占33.73%。這里的學生包含比較廣泛,從小學生到碩士及以上都有,學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一個主體,了解現(xiàn)今學生的想法與做法,對于分析現(xiàn)狀以及提出改進有重要意義。工人占16.47%,其他職業(yè)占18.06%,教師占15.67%,教師隊伍是我們宣傳與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個重要群體,了解他們的想法對于我們分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現(xiàn)狀有重要意義。
(3)政治面貌分布特點
從圖3可以看出,群眾所占比例最大,占到40.08%,其次是共青團員占38.69%,中共黨員占16.67%。在調查對象的政治面貌分布中,群眾仍然是主體,符合當前我國人民政治面貌現(xiàn)狀,說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仍然需要以群眾為中心。共青團員和中共黨員的比例也比較大,他們與群眾形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主體。從政治面貌分布看,要充分發(fā)揮中共黨員的理論先進性和模范帶頭作用,發(fā)揚共青團員的理論培育作用,帶動廣大群眾共同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4)受教育程度分布特點
從圖4可以看出,本科占比最多,為30.16%,碩士和大專比例相似,初中和高中相似。
2. 相關問題之間的相關分析
政治面貌與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了解度之間的相關性分析:
通過交叉分析得出政治面貌與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了解程度之間的關系,如表1所示。
表1顯示了調查的人員中,政治面貌是黨員的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為了解,占96.43%。其次是共青團員,了解的占調查總人數(shù)的58.46%。說明黨員身份的人更容易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了解。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在黨員的吸收過程中良好,特別是在黨員的思想?yún)R報和黨員活動里,都起到了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的推動作用。足以看出大力發(fā)展和培養(yǎng)黨員,為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平臺,有效促進了其傳播。
3. 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分析
(1)培育的內容。對于問題“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在黨的哪次重大會議上提出的,從表2中可以看出,各項構成比如下:“十六大”所占比為 11.9%;“十七大”所占比為 31.35 %;“十八大”所占比為 56.75%。從這里可以看出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一半的人知道,還有很多人并不知道。
關于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內容的了解程度的統(tǒng)計(見表3),我們可以看出50.6%是知道的,這就說明我們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工作做得還是很到位的。也有少部分人是完全不知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這也從側面說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要更加深入。還有 46.03%是不完全知道的,說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需要針對不同職業(yè)、不同年齡采取不同的培育措施。
(2)培育的途徑。關于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渠道問題的調查統(tǒng)計,從表4的統(tǒng)計表中可以分析出,報紙、廣播、電視、網(wǎng)絡等新聞媒體所占比例最大,占到 84.72%,其次是宣傳標語和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
在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時,最能引起你注意的宣傳方式?(見圖5)55.36%選擇了短片,認為短片能夠吸引他們。24.01%選擇了動畫,認為動畫很生動。
對于您所在的集體,開展過有關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活動嗎?(見圖6)57.54%開展過,42.46%沒有開展過。
(3)培育的主體。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體來看,47.02%認為培育和踐行的主體是青少年學生,35.52%認為是黨政機關干部(見圖7)。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國夢是歷史的、現(xiàn)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yōu)楝F(xiàn)實。全黨要關心和愛護青年,為他們實現(xiàn)人生出彩搭建舞臺。青少年是祖國的接班人,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與踐行的主體。
(4)培育的改進。在“您認為當前個人層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最突出的問題”的調查中,33.93%選擇了職業(yè)道德缺失。最近社會上頻繁爆出職業(yè)道德缺失現(xiàn)象,引起了廣大民眾的關心,不少還深受其害。28.57%的人選擇了誠信危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強調誠信、敬業(yè)、友善,這些都是培育的重點(見圖8)。
4. 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的分析
(1)踐行的態(tài)度。關于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個二十四個字的調查分析,62.5%人都認為容易記,由此可以看出民眾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持的積極態(tài)度。27.38%的人認為不好記,可以看出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組成部分方面,是否還可以精簡也是值得考慮的問題(見表5)。
(2)踐行的動機。為什么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44.44%選擇個體本能,由此可以看出對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絕大多數(shù)的民眾是從眾心理,從思想上認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且自覺踐行。33.53%選擇了組織推動,可見在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上組織活動所發(fā)揮的力量(見表7)。
(3)踐行的困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困境分析在本次問卷調查中,我們設置了四方面的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困境。通過對調查數(shù)據(jù)的整理發(fā)現(xiàn),外來思潮干擾多是目前踐行過程中的最大困境,社會輿論導向差占29.17%,說明社會輿論導向差、外來思潮干擾多對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影響相似。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使社會輿論高密度、大幅度地分布在群眾身邊,外來思潮也借助多種信息方式進入國內,社會輿論與外來思潮的交錯摻雜,導致群眾的價值觀受到分散、干擾。行為指導少所占比例僅為13.29%,與其他三個影響因素的差距不大。通過圖9發(fā)現(xiàn),當前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影響因素分布比較均勻,克服困境需要從國家、社會、個人層面共同行動,以達成協(xié)同效應。
(4)踐行的意義。您認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帶來什么積極影響?92.78%的人選擇了構建和諧社會,84.02%的人選擇了提升思想道德水平,81.96%的人選擇了增強民族凝聚力,最少的是選擇了堅定理想信念。由此可以看出大家對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大的意義是構建和諧社會(見圖10)。
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與踐行現(xiàn)狀
通過以上對問卷調查的各種數(shù)據(jù)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人民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了解程度以及認可程度都是有目共睹的;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也是處處可以看見的;對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態(tài)度也是鮮明的。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隨著國家現(xiàn)代化進程的不斷深入,世界多元化、國內多思想意識的交融和影響,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距離為廣大群眾所理解、認同、堅定、篤行還有很長的距離。
(一)認知層面解讀不夠深入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它所包含的內涵十分豐富,對于不同的主體來說理解不同。比如誠信,問卷調查中很多人認為個人層面出現(xiàn)的突出問題是誠信,但是不同的主體對于誠信也有不同的理解,學生對于誠信的理解主要就是考試不作弊,學術不造假;企業(yè)、公司、商店對于誠信的理解就是依法經營、誠信經營;普通民眾對于誠信的理解大多是不說謊、不背信棄義,因此要深入解讀。
而從問卷中我們可以看出46.03%的人認為自己不完全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就說明宣傳力度不夠,或者是沒有有針對性地進行宣傳。也有27.38%人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好記,對于這些人來說這24個字太多了,沒有幾個詞更容易記憶,并且從問卷中也可以看出只有26.39%的人會在日常生活中討論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24個字的劃分,理論界還是持有爭議的,有不少人認為這24個字不好記。因此對于不同主體、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在組織解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應該從實際出發(f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
(二)情感層面缺乏自覺支撐
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情感認同,實質上就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植入自己的情感體系中,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從心理上贊同和支持,同時引發(fā)其對于中華民族的歸屬感和自豪感。每個人的情感認同都與自身的獨特的情緒和情感發(fā)展密切相關,主要表現(xiàn)為拒絕認同、表層認同、盲目認同和遲滯認同的特點。拒絕認同是指隨著自我同一性的確立,對外界的看法更加深刻廣泛,要求獨立的愿望日趨強烈,情感反應也更為敏銳,因此易使他們排斥外在強加的力量或觀念,產生挑剔或戒備的心理。表層認同是指以無所謂的態(tài)度來承受,是一種被動、覆蓋式的接受,表現(xiàn)為“知行不一”或“口是心非”。盲目認同則是一種從眾心理,對于多元社會思潮中存在的“物質為重、利益為先”等觀念盲目地追隨認同。對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原因,不少人是盲目從眾的心理,別人在做著宣傳,自己也跟著做,但是并沒有真正的認同它。此外,也有一些起先在情感上不認同,但在學習的過程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逐漸理解和內化,變被動灌輸為主動接受并最終認同,此謂之為遲滯認同。因此要使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真正自覺內化于心,從情緒到情感再上升到信仰。
(三)意志層面不夠堅定
意志總是和行為緊密聯(lián)系,它具有引發(fā)行為的動機作用,意志支配的行動稱為意志行動,是意志確立之后通過行動表現(xiàn)出來的。統(tǒng)觀意志和意志行動,由意志支配的意志行動具有以下三個特征:一是意志行動具有自覺目的性,因為在意志行動之前,行為的目的和結果已經以觀念的形式存在于人腦當中,人的行動就是在這個目的的指導下進行的。二是意志行動受意識的控制,具有主觀能動性。即人們根據(jù)目的和對于客觀規(guī)律的認識,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認識規(guī)律利用規(guī)律改造客觀世界。三是意志行動與克服困難相聯(lián)系,因為只有遇到困難需要采取合適的行動去加以克服時,才體現(xiàn)人特有的意志作用,克服困難是意志行動的核心。這樣,人在活動中克服困難的水平就成為衡量一個人意志強弱的標志。馬克思說過:“道德的基礎是人類精神的自律。”
(四)行為層面缺乏制度保障
很多人明白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大意義,能夠有助于構建和諧社會、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增強民族凝聚力等。但是在踐行時卻退縮了,因為缺乏制度保障,解決思想道德領域突出問題應該從法律、法規(guī)和制度建設方面著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既要靠道德、靠教育,也要靠制度來“保駕護航”,使正確的行為得到鼓勵、錯誤的行為受到制約,發(fā)揮好制度的導向與規(guī)范作用。
三、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探討
中共中央《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從四個方面闡述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原則,即以人為本、抓住核心、聯(lián)系實際、善于創(chuàng)新,高度凝練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的規(guī)律,結合理論與實際,針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一)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解讀
一要加強系統(tǒng)性解讀,堅持系統(tǒng)性原則?!袄碚撝灰f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薄τ谏鐣髁x核心價值觀的把握越具體越深刻,就越能使大家理解什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什么要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怎樣才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好的方式以及怎樣才算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要加強主體性解讀,堅持層次性原則。對于不同的職業(yè)、不同的受教育程度、不同的階級地位、不同的信仰、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都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文化解讀,能夠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植于不同的人的意識形態(tài)中,將共性與個性結合,發(fā)揮黨員干部的帶頭作用,帶動影響更多的群眾,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
因此我們可以采用理論教育法,理論教育法也叫理論灌輸或理論學習法,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培訓、教育,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方法。毛澤東對此做過深刻闡述:“……理論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現(xiàn)在列寧說過的一句話:‘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運動?!薄袄碚撘坏┍蝗罕娬莆眨蜁兂筛脑焐鐣?、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币虼宋覀儽仨氁羁探庾x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人們接受它掌握它認同它。運用理論教育法,可以采用講授講解法,通過講述某些政治、道德現(xiàn)象,引導受教育者形成鮮明的政治傾向和思想道德情感??梢圆捎美碚搶W習法,主要通過讀書籍、報刊、網(wǎng)絡文本進行,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書籍、報刊,網(wǎng)絡文本傳達給大眾。可以采用理論培訓的方法,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某一專題展開學習。可以采用理論研討的方法,召開研討會,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對其的理解,還可以采用研究性學習的方法,針對不同的群體采用適合他們的方法,最終達到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的社會解讀。
(二)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雙管齊下
人們的認知有著普遍的規(guī)律,從低級到高級,從感性到理性,從現(xiàn)象到本質,從認識到實踐,再從實踐到認識的一個不斷反復和無限發(fā)展的過程。因此我們一要結合認知的特點,堅持多樣性原則,增強顯性教育的針對性。針對不同的主體采取不同的方式,人們認為宣傳短片和視頻更能吸引注意力,那么就要考慮到什么時間播放、什么地點播放以及什么時間地點該播放什么性質的宣傳片。也有些人喜歡文字,那么就要考慮什么人傾向于什么性質的文字,比如高級知識分子善于思考,傾向于理論性更強的報告,而一般民眾則喜歡那些喜聞樂見的大眾的感性的東西,因此針對不同主體的不同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二要加強隱性教育的滲透力,堅持生活化原則。通過問卷可以看出,對于價值觀影響最大的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文化氛圍。日常生活中的不經意的言談舉止比生硬的灌輸更有影響力,并且這種影響是深遠持久的?!敖逃叩慕逃鈭D越隱蔽,就越能為教育的對象所接受,就越能轉化成教育對象自己的內心要求。”因此我們可以采用隱性教育方法,比如滲透式教育方法、陶冶式教育方法。滲透式教育方法是指教育者將教育的內容滲透到受教育者可能接觸到的一切事情和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對受教育者產生影響的方法。一是通過活動載體,是寓教于行的有效形式。讓人們參與活動中親臨其境,從而使自己的思想發(fā)生變化,受到教育。比如開展團隊活動,拓展教育活動,也可以利用革命活動紀念地、烈士陵園、博物館等進行教育,以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思想道德情感。二是通過文化載體,是寓教于文的有效形式。開展人們喜聞樂見的、積極向上的各種文化活動,形成文化氛圍。三是通過傳媒載體,“適應新形勢要求,思想工作要在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基礎上,充分運用大眾傳媒和文化設施,采用易為群眾接受、歡迎的方式方法進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用好傳媒載體,不斷提高其感染力和號召力。陶冶式教育方法,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努力營造一個健康、樂觀、向上的文化氛圍和教育環(huán)境,開展喜聞樂見的文化藝術活動,使人們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的方法。可以通過優(yōu)秀的作品、身邊的好人好事、時代人物等途徑,既要貼近人們的生活,又要有示范性和可操作性,從而激發(fā)人民的情感共鳴,從而加強道德認同。
(三)建立健全保障制度體系
俗語有云: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離不開制度的保障,只有依托一定的制度,才能發(fā)揮它的道德教化、凝聚人心、穩(wěn)定社會、推動發(fā)展的效能。學校要有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企業(yè)要有企業(yè)的規(guī)章制度,社會也要有制度保證。因此要加快制度的修訂與建設進程,注重制度設計的科學性、人文性和有效性,加強制度的落實,能夠讓制度起到懲惡揚善的作用,讓人民能夠放心大膽地去做善事,小心謹慎不做惡事,真正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人民所用,自己履行。
參考文獻:
[1]國防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在實踐》,2013-5-17.
[2]呂春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7,5.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5]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2.
[6]毛澤東著作選讀(下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39.
[7]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個建議[M].杜殿坤,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208.
[8]江澤民.論黨的建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