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劍云,曾 紅,彭 玥,吳 彬,蘭 藝,馮 超,石文青
(1.廣西中醫(yī)藥大學,廣西 南寧 530200;2.廣西中醫(yī)藥大學附設中醫(yī)學校,廣西 南寧 530022)
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是教育過程中既重要但又難以量化的一個問題[1]。不斷提升醫(yī)護人員的人文素養(yǎng),是提高醫(yī)療護理質量的基礎條件之一[2]。護理禮儀課程學習是提升護理專業(yè)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人文修養(yǎng)是指以人為對象、以人為中心的精神人文素養(yǎng)。其核心內容是對人類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關懷,追求人生和社會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樣化[3]。心智圖,也稱為思維導圖,近年來,心智圖在教育、管理領域中逐漸成為熱點應用[4-5]。實際上,心智圖是一種組織性思維工具,其通過運用圖文并重的形式將一串枯燥的信息變成彩色、高度組織性的圖形,幫助人們記憶理解,啟發(fā)發(fā)散性的聯想思考,更好地解決問題[6]?,F擬在護理禮儀課程教學中應用心智圖,以期了解其教學效果及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影響。
1.1 對象 選取廣西中醫(yī)藥大學護理學院2016級本科護理學專業(yè)學生共200人。1班105人,其中男12人,女93人,年齡20.45±2.09歲;2班95人,其中男12人,女83人,年齡20.25±1.87歲。以班級為單位,通過抽簽分組,結果2016級1班為試驗組,2016級2班為對照組,兩組學生年齡、性別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兩組的教學大綱相同,任課教師相同,任課教師職稱為中級職稱,教材統(tǒng)一使用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劉芳印主編的《護理禮儀》。學時均為35課時,其中理論教學26學時,實驗教學9學時。理論講授的內容包括護理禮儀概述、日常禮儀、護士儀容禮儀(重點)、護士服飾禮儀、護士儀態(tài)禮儀(重點)、護士工作禮儀(重點)、護士人際溝通禮儀、護生臨床實習中的禮儀、涉外禮儀、護生的求職禮儀。實訓課內容包括:醫(yī)護人員儀容修飾及訓練、護士儀態(tài)禮儀、護士工作禮儀。實訓教學方式兩組相同。
對照組在理論教學時,采用傳統(tǒng)的講授法教學模式,試驗組在理論教學時,將“心智圖”應用于教學上,進行課堂教學。具體實施過程為:①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采用心智圖的方法,按照護理禮儀教學大綱將知識點按照日常禮儀、工作禮儀、化妝禮儀分別歸納與有效處理,繪制出心智圖,幫助教師理順教學思路和教學重點、難點。②以護理禮儀理論為主線,對試驗組學生進行心智圖知識和繪制方法培訓,讓學生提前準備一張白紙、中性筆和彩色筆。讓學生在學習后,根據思維導圖的應用方法,針對重點內容,各自繪制心智圖:使用線條、符號、詞匯和不同顏色,將一長串關鍵信息變成彩色、容易記憶、有高度組織性的圖畫。在每一個分枝上,用大號字清楚地標上關鍵詞,形成圖文并茂的主題。教師針對心智圖反映的學生理解不足的知識,進行講解和指導。
1.2.2 觀察指標 ①人文素養(yǎng)事件跟蹤記錄;②人文素養(yǎng)評分;③期末成績。
人文素養(yǎng)事件跟蹤記錄:課程之初,教師給每位學生分發(fā)一張人文素養(yǎng)跟蹤記錄卡,由學生填寫。要求學生記錄日常生活中與提升自我人文素養(yǎng)相關的事項,包括發(fā)生在生活、學習、參加課外活動方面的任何體現素養(yǎng)的事宜。
人文素養(yǎng)評價:采用問卷調查法,學生自我評價,獨立填寫問卷。調查問卷參考張立力等[7]制定的《護理專業(yè)大學生人文素質評價體系》擬定,量表使用前,請護理及教育學方面5名專家進行效度檢驗,開展30名學生調查問卷的預試驗,進行信度檢驗。信度Cronbach’α系數為0.78。問卷內容包括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審美素質和心理素質四大項目,每個項目各包含3~5個二級指標,每個項目評分為1~5分,分值越高代表人文素養(yǎng)越高。問卷由輔導員現場發(fā)放,說明填寫事項,學生填寫后立即回收。發(fā)出問卷200份,回收問卷200份,有效問卷20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期末成績:包括出勤和期末考核。出勤指學生到課率、學習態(tài)度、聽課情況。期末考核指理論測試成績,試卷由護理人文教研室統(tǒng)一制定,試卷評閱由教研室老師持相同的評分標準統(tǒng)一流水閱卷。期末成績總分為100分,出勤率占10%,期末考核占90%。
1.2.3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7.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人文素養(yǎng)評價得分及期末考試成績比較 兩組學生自評的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審美素質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心理素質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兩組期末成績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人文素養(yǎng)評價得分及期末考試成績比較
表1 兩組人文素養(yǎng)評價得分及期末考試成績比較
n組 別試驗組對照組105 95 t P道德素質4.49±0.51 4.05±0.58 5.71 0.00文化素質4.43±0.70 4.22±0.72 2.09 0.04審美素質4.89±0.18 3.24±0.11 77.24 0.00心理素質4.61±0.45 4.66±0.39 0.84 0.40期末成績86.36±6.39 84.25±6.22 2.36 0.02
2.2 兩組人文素養(yǎng)事件比較 學期末,由教師統(tǒng)一收集人文素養(yǎng)事件跟蹤記錄卡,對收集的事件分別提取關鍵詞、進行總結歸納,包括生活、學習、工作三個方面,對事件進行歸因分類,包括幫助他人、美化環(huán)境、自我提升等。對照組記錄的人文素養(yǎng)事件出現頻率最高的為溝通禮貌,出現頻率為87次;試驗組記錄出現頻率最高的為幫助他人,出現頻率為59次。兩組關鍵詞出現的種類,對照組為10類,試驗組為23類。詳見表2。
表2 對照組與試驗組人文素養(yǎng)事件比較 (次)
3.1 運用心智圖教學方法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影響 表1結果顯示,試驗組的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審美素質得分高于對照組,可能與試驗組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心智圖的學習引導,對知識點重新歸結,加強了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了對課文內容細節(jié)的理解有關。心智圖主要以結構性思維為主,學生在運用心智圖的過程中,結合教師對人文素養(yǎng)的講授,學生有機會把人文素養(yǎng)的行為要求、概念內涵進行詳細分析,學生能得到更完整的知識結構以及思維結構的訓練,因此,對人文素養(yǎng)有深刻的理解以及有知識拓展的可能性。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成敗與教學效率的高低,好的教學方法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心智圖以放射性思考模式為基礎,在思維的聯想、分析、管理方面,有著一定的優(yōu)勢。試驗組在運用心智圖的過程中,能充分發(fā)揮個人智力潛能,提升思考技巧,大幅提升組織力與創(chuàng)造力。心智圖法源自腦神經生理的學習互動模式,并且開展人生而具有的放射性思考能力和多感官學習特性。這種對給出的材料、信息從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用不同方法或途徑進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訓練,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的有效方法。
3.2 運用心智圖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課程內涵 表2結果顯示,試驗組學生記錄最高詞頻的是幫助他人,對照組記錄最高詞頻的是溝通禮貌,可能與心智圖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有關。護理禮儀是護理專業(yè)教育的重要課程,是培養(yǎng)學生樹立和塑造良好的個人形象;學習化解矛盾,調節(jié)人際關系;增強自信心,提高個人素質,提升個人氣質;營造和諧氣氛,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課程,它既是理論科學,也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應用科學。心智圖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思考、逐步探索,在對課程學習的過程,學生通過系統(tǒng)地對學習內容進行理解,主動制作心智圖,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思考課程每個章節(jié)設置的關系,并且主動探索課程內容設置的意義,能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目前,這門課程在不同層次的護理教學中均有開設,幫助學生理解課程內涵,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基礎。
本研究采用了人文修養(yǎng)事件記錄的方式,追蹤研究對象的人文素養(yǎng)情況,結合人文素養(yǎng)評價表、期末成績兩個評價指標,從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心智圖法應用于護理禮儀課程對人文素養(yǎng)的影響效果。結果表明,心智圖在護理禮儀課程中應用,對發(fā)散學生思維、加強課堂教學效果具有推動作用,能有效提高學生的人文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