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玲玲
人生如行舟,順水則順,逆風則阻,但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古人亦如此說,如若苦難是云霧,撥開云霧我們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而在當下我們的小學教育中,許多學生在家里就是“小公主”“小少爺”般的存在,在家中是受百般呵護于一身,這樣在他們遇到困難與挫折時,往往就會失去迎難而上的勇氣,他們已經(jīng)習慣了順勢而為,不會逆流行舟,遇到困難就退卻。但是在他們以后的生涯當中,必須要擁有健全的人格,才能獨立地面對以后的生活,才能成長為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對此,我們責無旁貸,應當肩負起這項重擔,培養(yǎng)他們接受挫折的能力,讓他們能在風雨之中成長起來。
面對此類問題,我有如下幾點意見。
一、引導學生體驗挫折、正視挫折
現(xiàn)在許多學生在家里就是“小公主”“小少爺”,成天被人寵著。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有意地及時引導他們正視挫折、體驗挫折,以培養(yǎng)他們承受挫折的能力。新學期開始時,各班都要推選體育委員,我班的一名男生仗著自己個子大,嗓門高,自認為勝券在握,但選舉結(jié)果卻沒有他,為此他大發(fā)脾氣,見到誰都要嚷嚷幾句,大家都躲著他。看到這一切后,課后我把他叫到跟前,講了很多名人的故事,讓他在這些故事中感受到人的一生中會遭遇很多的挫折,面對挫折的態(tài)度才是決定事情成敗的關(guān)鍵,他聽后不像剛才那么氣憤。接著,我又問他想過大家為什么沒有推選他的原因沒有,讓他知道并不是什么事都能像自己想象的一樣。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關(guān)鍵在于怎樣正確對待挫折。要正確面對每一次的失敗,并找出原因、分析問題,及時改正,這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他正視了自己的缺點。在第二次選舉上終于實現(xiàn)了目標。只有諸如此類的方法去引導他們正視挫折、體驗挫折,才能在他們心里筑起一堵厚厚的能經(jīng)受住打擊的墻。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使他們勇于面對困難
擁有自信,是一種態(tài)度,更是一種勇于逆流而上的底氣。自信的人,相信自己能夠取得成功,相信自己能夠克服困難,相信自己能夠?qū)崿F(xiàn)理想,所以他們能夠改正錯誤,勇于拼搏。自信是人們靈魂深處給予自己的肯定。培養(yǎng)自信,非一日之功。平時要多鼓勵,少挖苦。不要逼迫孩子去實現(xiàn)父母或老師的理想,要試著用孩子的視野,來和孩子做有效溝通。
找到了病根,尋到了方法,下一步就是要抓住契機,讓其體驗成功。
每一個孩子的身上都有屬于他們自己的發(fā)光點,喜愛畫畫的孩子我們可以夸他想象力豐富,喜愛唱歌的孩子我們可以夸贊他聲音婉轉(zhuǎn)動聽,喜歡體育的孩子我們可以夸他體質(zhì)強健,讓他們自己在自我活動中找到屬于自己的自信,潛移默化,也會將這種自信力轉(zhuǎn)移到面對挫折上的態(tài)度上。我們也可以針對他們的個人喜好給他們樹立屬于自己的榜樣,給他們每人樹立一個戰(zhàn)勝困難,不怕挫折的榜樣,不僅能使他們增強面對挫折的信心,還可以向他們揭示沒有人是天生的成功者,只有在不斷的挫折困難之中向上攀登,才能最終取得勝利的王冠。利用這些偉人榜樣的力量,增強他們自身的耐挫折能力。
三、教會孩子如何控制情緒
不善于控制自身的情緒,面對挫折時往往就會極力表現(xiàn)出一種消極的負面情緒,這讓自己耐挫性就變得特差??蓪τ诤⒆觼碚f,給他們講道理的方式最好就是舉例子,比如受胯下之辱的韓信,忍辱負重,最終幫漢高祖實現(xiàn)豐功偉業(yè),再比如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在夫差面前控制自身的情緒,最終才能成就霸業(yè),若是韓信與勾踐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只逞一時之快,也就不會有這些具有傳奇色彩的故事了。
教會他們控制自己的情緒,我們要從孩子的表達情緒和化解自身情緒兩方面入手,老師們要以身作則,在對學生的日常教育當中,要克制自己的情緒,運用合理的方式將自己的情緒表達出來,而不是以一種負面的、消極的感情色彩流露出來。并在孩子日常學習生活中,我們要注意關(guān)注孩子們的情緒,一旦有了異常,我們可以單獨找他們談話,開導他們,問清事實緣由,幫助他們用合理的方式解決。
環(huán)境的影響因素同樣也可以控制我們對于情緒的把握,如果把我們置身于一個嘈雜的環(huán)境當中,每個人都會心浮氣躁,更何況孩子呢,所以我們要經(jīng)常帶他們?nèi)ビH近身邊的大自然,大自然有寧靜的湖水,廣闊的天空,雄偉的山巒…這些都可以讓人感覺心胸寬廣,治愈心靈的浮躁,幫助他們放下情緒的負擔。
四、家校聯(lián)動,實時關(guān)注孩子動態(tài)
老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導師,更多的是向他們傳授知識,明辨是非,給予他們向未知世界不斷探索前進的力量,家長更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沒有人比父母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
所以,在孩子教導方面這一塊,每個家長都希望能夠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但由于家長們的希望過于迫切,急切地渴望孩子能夠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出發(fā)點是好的,但在這中間的過程中,難免會給予孩子太多的壓力,比如孩子們在考試中取得95分的成績,家長仍然會對他們說:“你看看,怎么就丟了5分,才拿了95分,是不是你自己太粗心了,平時功課不認真,再仔細一點是不是就不會丟人?!逼鋵嵑⒆右呀?jīng)做得很好了,家長人為地給孩子們設置一些陷進,這樣難免會給孩子產(chǎn)生一些挫折感,這跟我們“搭弓射箭”是一個道理,弓拉的太滿,難免會折斷。
所以,家長在設置挫折陷進時一定要把握好一個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帆風順固然不好,但總磕磕絆絆會打擊孩子的進取心,會產(chǎn)生逃避、畏怯、不敢向前的消極想法。這樣就與家長們的初衷背道而馳了。我們一定要把握好一個培養(yǎng)挫折感的度,不可讓孩子們失去自我的信心。教師與家長應該相互聯(lián)動起來,實時關(guān)注孩子的舉動,在他最無助最失落的時候給予他鼓勵,讓他們能夠重拾信心站起來,迎著風浪繼續(xù)向前。
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我們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老師不僅是他們知識的傳授者,更是他們?nèi)松较虻闹嘎窐?。我們要正確引導孩子面對挫折,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細節(jié)入手,讓他們的人格在不斷的成長之中健全,也讓他們能夠擁有一個快樂愉悅的童年。只有這樣,我們的挫折教育才有著意義,讓孩子們坦然面對挫折,成為對國家社會有用的人才。我們要相信,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
注:本文系平?jīng)鍪薪逃茖W規(guī)劃課題(課題立項號:[2018]PLG339)小學生受挫心理疏導的實踐研究成果。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