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時代的背景下,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發(fā)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主力軍,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先進文化的主要傳承者和弘揚者。
他們是否具備正確的廉潔觀對我國的反腐倡廉建設具有重要的影響,大學生終將要步入社會,而對他們進行廉潔觀教育是我國反腐倡廉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其主要任務就是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的廉潔觀,并實現(xiàn)從科學理念到實際行動的轉化。高校是神圣的地方,所以要盡可能從源頭抓起,共同促進高校的健康發(fā)展。因此,加強對寧夏高校大學生進行廉潔觀教育是勢在必行。
關鍵詞:大學生;廉潔觀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05-0060-03
作者簡介:楊倩瑩(1993-),女,漢族,山西代縣人,北方民族大學,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
大學生廉潔觀是指高校大學生對反腐倡廉這一基本問題的看法、根本觀點、態(tài)度,是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政治觀、道德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德財觀、誠信觀、法治觀、節(jié)約觀、修身觀是大學生廉潔觀的主要內(nèi)容。[1]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再次強調:“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xiàn),不能腐的籠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壩正在構筑,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tài)勢已經(jīng)形成并鞏固發(fā)展?!盵2]腐敗現(xiàn)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但就目前形勢而言,腐敗斗爭形式依然嚴峻復雜,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將反腐作為長久的一項任務,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的希望,肩負著國家長治久安的任務,作為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的重要后備力量,應該不遺余力地對大學生進行廉潔觀教育,增強其廉潔觀念的意識,逐漸內(nèi)化為自身的行為習慣。
一、寧夏高校大學生廉潔觀教育現(xiàn)狀分析
(一)調查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問卷主要是圍繞大學生廉潔觀教育的現(xiàn)狀而展開,選取寧夏大學、北方民族大學和寧夏醫(yī)科大學三所高校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問卷采用匿名的方式進行,主要的內(nèi)容涉及到大學生對廉潔觀教育的認知度與參與度和所在學校開展廉潔觀教育的情況,并將大學生廉潔觀教育的關注度深刻的體現(xiàn)在個人、家庭、學校和社會等。本次調查共發(fā)放800份調查問卷,其中760份為有效問卷,占總發(fā)放問卷的95%,分析這760名調查對象,從學歷層次來看,本科生占據(jù)的比例最大,是總人數(shù)的90.9%;從政治面貌結構看,中共黨員(包括預備黨員)有59名,占總人數(shù)的7.8%;共青團員有625名,占總人數(shù)的82.2%;群眾76名,占總人數(shù)的10%。其中,漢族513名,占總人數(shù)的67.5%;回族102名,占總人數(shù)的13.4%;其他民族145名,占總人數(shù)的19.1%。從這些調查數(shù)據(jù)上可以看出,寧夏高校大學生廉潔觀教育的狀況基本上能被如實地反映出來,本文通過對問卷進行處理和分析,保證了本次調查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二)大學生廉潔觀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中國是擁有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文化古國,清正廉明一直以來都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在當今這樣信息高速發(fā)展的時代,每個公民更應該秉承著廉潔公正的價值觀念,雖然十八大之后反腐的效果十分的顯著,但是腐敗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干部利用公職謀取私權的事件接連發(fā)生,對國家和社會都造成了很惡劣的影響,尤其對于在校的學生而言,校園的環(huán)境本該是單純美好的,但是一些腐敗的現(xiàn)象對大學生的思想造成了不良的侵蝕,就寧夏高校大學生廉潔觀教育的現(xiàn)狀可以看出,大學生本身的廉潔意識和行為,以及在對腐敗現(xiàn)象的態(tài)度上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的高度重視。
1.廉潔觀的認知度偏低
通過調查顯示,大學生廉潔意識是很模糊的,對廉潔觀教育的相關內(nèi)涵和內(nèi)容關注度較低,在被調查的760人中,關于“你認為自身有明確的廉潔觀嗎?”這一問題,有315名表示“有明確的廉潔觀”,占總人數(shù)的41.5%;有418名表示“有,但比較模糊”,占總人數(shù)的55%;還有27名壓根不知道“何謂廉潔觀”,占總人數(shù)的3.5%。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總體而言對自身的廉潔觀狀況還是比較模糊的。就學生對寧夏當?shù)馗咝4髮W生的認知情況來看,有43.3%的學生表示廉潔觀的認知情況“還可以”,只有12.5%和39.3%的學生表示廉潔觀的認知情況“很好”和“比較好”,另外4.9%的學生表示廉潔觀的認知“很差”,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寧夏高校大學生廉潔觀的整體認知情況是不容樂觀的。
2.家庭教育關注度不高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大學生群體的廉潔意識強烈,但是面對生活的壓力部分大學生還是選擇了妥協(xié)。在面對父母在你快畢業(yè)時為你到處奔走送禮、找關系為謀求一個好工作的態(tài)度上,大學生的認知存在偏差,數(shù)據(jù)分析顯示,只有28.4%的學生表示“不認同”這種行為,而50.2%和15.5%的學生表示“不完全認同”和“不認同”,還有5.9%的學生竟然表示“完全認同”。這就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父母的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還會對大學生的價值觀起著不容小覷的影響。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有些家庭并不重視大學生的廉潔觀的培養(yǎng),把孩子送到學校就理所當然地認為廉潔觀教育是學校的主要工作,卻忽視了父母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在家庭中,父母應該做到榜樣的示范作用,但是有一小部分家庭對于廉潔觀教育相關內(nèi)容的灌輸還是缺失的,一些家長只關注其物質方面,卻忽視了精神方面交流,這樣的家庭氛圍對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廉潔觀是非常不利的。
3.高校廉潔觀教育形式單一
通過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寧夏當?shù)氐?所高校的大學生廉潔觀教育形式比較單一,多采用的是被動地學習,忽略了學生的主動性,這樣就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大學生廉潔觀教育開展的情況來看,目前各高校在最近一年開展的廉潔觀教育的相關活動頻率并不高,只有25.1%學生表示會經(jīng)常接受廉潔觀教育,而38.2%的學生表示很少接受學校開展的廉潔觀教育,還有36.7%的學生表示從來沒有參加過學校組織的廉潔觀教育的相關活動。調查結果中顯示,在“貴校開展廉潔觀教育的內(nèi)容有哪些”的選題中,有43.2%的學生選擇“考試誠信、學術誠信”,有27.8%選擇“古今的廉潔思想”,有17.7%選擇“廉政正反面典型案例”,有11.3%選擇“國外反腐廉潔經(jīng)驗”,高校在開展廉潔觀教育的工作中,內(nèi)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本上是以考試、學術誠信、我國傳統(tǒng)的廉政文化和廉潔思想為主要內(nèi)容,17.7%的學生認為開展廉潔觀教育的內(nèi)容應該包括廉政正反面典型案例,有11.3%的學生認為開展廉潔觀教育應該涉及到國外的廉潔經(jīng)驗和思想內(nèi)容,這就說明高校開展的廉潔觀教育在內(nèi)容上存在很大的不足,并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內(nèi)容應該更多地貼近大學生的實際生活,如果單從理論入手來闡釋,并沒有將廉潔知識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表面膚淺的學習,最終的教學效果總是差強人意。
4.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
通過調查結果顯示,學生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請老師吃飯,社團或者學生會的學生干部利用私權做一些違反道德的事情等不良風氣已經(jīng)對大學生的廉潔觀造成錯誤的影響。在“你認為社會不良風氣對大學生廉潔觀教育的培養(yǎng)有影響嗎?”這一問題中,有39.6%的學生表示“影響非常大”,51.5%的學生表示“有一定影響”,6.8%的學生表示“沒有影響”,還有2.1%的學生表示“不清楚”,大部分學生還是認為不良的風氣加重了腐敗的滋生,在“你認為當今時代對大學生廉潔觀的養(yǎng)成和塑造影響最大的是?”這一問題中,45.5%的學生認為社“社會風氣”,部分學生認為腐敗的社會風氣已經(jīng)形成,只靠一己之力根本無法改變腐敗的現(xiàn)狀,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大學生在面對誘惑時,還是無法堅定內(nèi)心,從而出現(xiàn)腐敗的行為,表明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具有重要作用。
二、加強寧夏高校大學生廉潔觀教育的對策
通過對寧夏的三所高校進行調查和統(tǒng)計分析,本地區(qū)高校大學生的廉潔認知還是比較清晰,但本地區(qū)高校大學生整體對廉潔觀教育的認知水平偏低,對國家的腐敗事件和周圍的不廉潔現(xiàn)象沒有形成深刻的認識和嚴肅的態(tài)度,從根源上來看,是大學生自身廉潔觀教育意識比較薄弱,對腐敗認識不深刻;學生所在的家庭沒有營造一種廉潔清正的氛圍,家長沒有給予孩子正面的指導;學生所在的學校,對于廉潔觀教育的關注度不夠,學校對廉潔觀教育的落實力度有待提高;學生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存在一些不良風氣的侵蝕,社會環(huán)境的優(yōu)劣對學生的影響也十分重要。因此,各方面要同心協(xié)力地為大學生營造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而要做出不懈地努力。
(一)大學生提高自身廉潔觀教育的意識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他們擁有怎樣的廉潔意識和廉潔行為,對于高校如何更好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廉潔觀具有關鍵作用。首先,廉潔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是公民應該具備的最根本的道德標準,大學生作為祖國繁榮發(fā)展的希望,更應該具備廉潔品質,不管是在平時的工作還是學習中都要一直秉持著嚴謹?shù)牧疂嵥枷?,作為大學生在接受文化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也要加強自身道德的修養(yǎng),在面對社會的各種不良誘惑時,都要堅定信念,不忘初心;其次,大學生根據(jù)國家方針政策做到與時俱進,積極主動地接受學校開展的廉潔觀教育,學生作為被教育的對象,不應該只是被動接受灌輸,更應該主動配合、積極參與,自覺地消化和吸收廉潔觀教育的內(nèi)容,這樣才能真正地將廉潔意識內(nèi)化于心;[3]最后,大學階段是其人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其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養(yǎng)成和塑造的關鍵時期,要學會在行為上真正地踐行廉潔觀,不僅要在思想上推進還要將其落實到實處,不管在什么時候都要堅決地抵制和拒絕不良誘惑,在金錢、權利等利益面前都要堅定理想信念,將廉潔觀真正的體現(xiàn)出來。
(二)營造良好的家庭廉潔氛圍
家庭中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家庭中的廉潔觀教育對孩子的發(fā)展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在生活中要形成勤儉節(jié)約的良好家風,使孩子能在這個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要時刻注重自身的廉潔行為,積極地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為將來步入社會和工作崗位而做準備。其次,家庭也要通過學習來與時俱進,不斷地跟著孩子的成長來轉變教育的觀念和方式,避免一味的進行老套的傳統(tǒng)說教,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與孩子進行交流,比如:可以帶孩子去觀看反腐的影視作品,在觀看之后與孩子進行交流和探討,在面對同樣的問題時,提問孩子會怎么做,以及為什么要這樣做,逐步地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廉潔觀;最后,家長對孩子進行教育不能脫離學校和老師,要定期向老師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考慮父母與孩子在交流時可能存在代溝,孩子不愿意對父母敞開心扉,就難以把握孩子的心理成長變化。這樣對于父母走進孩子的世界是存在一定的阻礙,在不能及時了解孩子的發(fā)展狀況時,面對突發(fā)性的事件就無法做出相應的反應,可能致使孩子受到不良思想的影響。
(三)高校加大對廉潔觀教育的投入力度
高校是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的建設基地,它也是對大學生進行廉潔觀教育的組織者和實施者,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將廉潔觀教育穩(wěn)抓穩(wěn)打的落實到實處,在繼承前人發(fā)展教育的基礎上做到理論和實踐的創(chuàng)新,從而達到增強廉潔觀教育的效果。新時代大學生的思維
是開放的,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與眾不同的,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感覺到無聊枯燥,學校應該積極地構建和探索新的路徑,開展更多實踐類的教學活動,比如:開展主題教育班會、校外的實踐活動、專題講座等相關的活動,使大學生將平時學習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加深對廉潔觀的了解。高校的
一切活動最終都是要回歸教育,加強學校師德的建設,教師是開展教育的核心力量,是傳統(tǒng)的傳道授惑解惑的主體,在一定程度上教師的人格魅力、思想觀念以及行為方式對大學生都會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
(四)發(fā)揮社會風氣的積極作用
反腐倡廉是當今社會大力提倡的主題,良好的社會風氣在反腐這樣的大環(huán)境之中要發(fā)揮著積極作用。首先,對腐敗現(xiàn)象的認知是大學生形成廉潔觀念的基礎,態(tài)度是廉潔觀的核心,行為方式是廉潔意識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4]十八大以來反腐高壓的形式下,清正廉潔的風氣在不斷地形成,大學生作為青年的主體,個性鮮明,創(chuàng)造力極強,要不遺余力地找準自身的定位,在此過程中明確自身的職責所在,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廉潔觀。其次,要始終不渝地把廉政文化融入到社會的大環(huán)境之中,將其納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框架之中,人民應該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在全社會積極地開展廉潔觀教育,增強全民的反腐倡廉意識,構建全社會“不想腐”的良好風氣,為大學生提供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5]最后,政府要對學校進行監(jiān)督,并且積極地配合學校開展的各項工作,為在校學生提供更多地實踐崗位,通過社會工作的鍛煉與學習,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逐漸形成勤儉節(jié)約、廉潔公正的道德品質,為將來步入社會,走向自己的工作崗位做準備。
[?參?考?文?獻?]
[1]李玉華,孟鴻.當代大學生廉潔觀的塑造與培養(yǎng)[J].社科縱橫,2009(9).
[2]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
[3]孟鴻,李玉華.大學生廉潔觀教育現(xiàn)狀調查研究[J].當代青年研究,2013(1):111-116.
[4]王凌.當代大學生廉潔觀調查——基于1799份問卷的分析[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51(2):132-139.
[5]秀芹,曲雁.開展大學生廉潔教育的探索與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0(2):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