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體育教學是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它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體者,載知識之車而寓道德之舍也。德智皆寄于體,無體則無德智也”一語道破了體育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因而,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為了應對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挑戰(zhàn),為了培養(yǎng)新世紀的創(chuàng)新人才,就要研究如何改革和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這是新時代、新世紀向我們提出的要求。結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針對高中體育教學改革提出幾點看法。
一、轉變教育觀念,確立新世紀的體育教育觀
隨著素質教育的要求和改革發(fā)展趨勢,我們要積極轉變教育觀念,不斷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在優(yōu)化體育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創(chuàng)新意識。筆者認為必須實現(xiàn)五個轉變,確立五種新世紀教育觀。
第一,轉變過去面向少數(shù)體尖生的培養(yǎng)輸送和應試教育觀念,確立面向全體學生,并使其成為全面發(fā)展的素質教育觀;
第二,轉變過去只重視知識、技術動作傳授的培養(yǎng)觀念,確立知識、技術動作和能力有機結合,以開發(fā)智力,形成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培養(yǎng)觀;
第三,轉變過去只重視教法而忽視學生的指導觀念,確立教學為導學、學會為會學的指導觀;
第四,轉變過去“注入式”的教學方法觀念,確立以啟發(fā)式、討論式為主的教學方法觀;
第五,轉變過去被動的、封閉的傳統(tǒng)教育觀念,確立主動積極的、開放的、現(xiàn)代化的體育教育觀。
二、改革傳統(tǒng)體育教學內容,重視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
在教學中加強體育理論課的教學,重視對學生終身體育的思想教育,走出以競技體育為基本格調和模式的體育教學體系,以興趣為主導,讓學生愛好某項活動,從而形成行為習慣,進而產生持之以恒的動力。因此,高中體育課應多采用趣味性較強的體育活動、教學競賽、教學評比等形式,讓學生直接體驗體育活動的樂趣,滿足其需要,激發(fā)和培養(yǎng)興趣,形成愛好,養(yǎng)成鍛煉習慣,使學生在增強體質的同時,認識體育的功能,體驗體育的魅力,享受體育的樂趣,逐步樹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
三、遵循體育教學的規(guī)律,提升教學水平
改革體育教學,提升教學水平,還必須遵循體育教學的規(guī)律。例如:1.教學內容應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水平的規(guī)律;2.應符合學生認知、思維和實踐結合的規(guī)律;3.應符合學生個體差異、年齡差異、性別差異的規(guī)律;4.應符合運動技能形成的規(guī)律;5.應符合動作技術結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的規(guī)律;6.應符合各教學內容體育項目自身的規(guī)律;7.應符合人體生理機能活動的規(guī)律;8.應符合適宜運動負荷的規(guī)律等。必須重視采納經(jīng)實踐驗證在體育教學中具有科學性、合理性的教學方法、手段,使體育課堂教學更具有效性。
四、合理運用物理學知識,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觀察和分析能力
在體育課教學中,恰當?shù)剡\用物理學知識進行教學,有助于增強體育教學的科學性和發(fā)展學生的智力,有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怎樣運用物理學知識進行體育教學呢?以投擲鉛球為例。鉛球成績的好壞,取決于出手速度和角度,聯(lián)系高中學生物理學中已學過的斜拋運動公式,啟發(fā)學生去分析推鉛球的遠度與出手的速度、角度的關系:一次鉛球課上,聯(lián)系斜拋運動公式,向學生提出什么樣的物體運動軌跡,物體的水平位移最大,學生馬上回答出:“初速度越大,45°投射角,水平位移最大?!比缓?,教師再向學生說明由于投擲器械的出手點和落地點不在同一個水平面上,出手點高于落地點,所以實際出手角度要小于45°,接著,向學生提出怎么樣才能加大器材的初速度,經(jīng)學生的討論、回答,教師加以總結,得出以下結論:初速度與作用力、工作距離、工作時間等有關。通過這樣逐層深入,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揭示了動作的內在規(guī)律和技術原理,使學生較好地掌握了鉛球的出手速度和角度。
在高中體育課中結合物理學知識進行教學的范圍是廣泛的,短跑中的疾跑可運用“勻加速運動”來教學;彎道跑技術的掌握,離不開“向心力”知識的運用;跳高教學中可以運用“豎直上拋運動”的力學知識等。通過適當?shù)剡\用物理學的知識,來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智力,使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來。
五、充分利用體育場地和設施,擴大活動空間
場地和器材對于體育教學,就好比一位家庭主婦離不開柴米油鹽一般,進行體育教學,場地是首要條件。但擺在許多學校面前的現(xiàn)實情況卻是活動場地嚴重不足,不能滿足教學和學生活動的基本需要。這樣就要求學校和我們體育教師盡量在場地問題上多想辦法。
第一,要充分利用學校現(xiàn)有資源。在不影響其他班級教學,同時能保證學生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在教學樓前等空地安裝活動簡易羽毛球場、乒乓球場地,在空教室設置舞蹈、健美操室等。最大可能地挖掘現(xiàn)有資源,減少因為場地不足對體育教學帶來的影響。
第二,有計劃地組織教學。學校要合理安排課程表,盡可能減少同一時間上課班級數(shù);教學內容多樣化,學??啥嚅_展一些占地小、對場地要求不高的體育項目,如:健美操、武術等都是很好的選擇。最后要求體育教師在教學安排上盡可能錯開。
六、改革評價,健全和完善考評制度
評價不僅要考慮教學近期顯性效應,更要注意遠期隱性效應。在評價過程中不能把測評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教師也應該考慮學生個體的差異、基礎差異,要重視結果評價和過程評價相結合。比如:在跳高教學中,由于學生身高的差異,個子矮的同學非常努力,技術動作好,但成績不好;而個子高的同學練習不勤快,技術動作差,但是成績較好,如果這個時候我們只根據(jù)考試成績來評定一個學生的最終成績,那顯然是不對的,這樣會打擊部分學生的積極性,反過來卻助長了另一部分同學驕傲自滿的思想。
同時,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參與評價,把學習過程中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學生相互評價結合起來,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評價更加客觀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