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有波,唐吉昌,羅正清,王冬藍,董銘書
(臨滄市甘蔗技術推廣站,云南臨滄677000)
甘蔗品種具有較強的地域性,隨著種植地域的改變,可能發(fā)生形態(tài)特征的變化,也可能發(fā)生質和量的改變。為鑒定新品種的豐產(chǎn)性和適應性,根據(jù)國家甘蔗產(chǎn)業(yè)技術體系要求,通過2014年預備擴繁試驗,從中選出在我站表現(xiàn)較好的甘蔗新品種進入2015年全國第 11輪甘蔗區(qū)域化試驗,通過田間對比試驗,觀察分析 10個新引進甘蔗品種的農(nóng)藝性狀、工藝性狀、適應性及綜合表現(xiàn),客觀、公正地評價[1-6]參試品種特性與生產(chǎn)利用價值,為國家甘蔗品種推廣和鑒定提供科學依據(jù)。
試驗地隸屬臨滄市云縣幸福鎮(zhèn)臨滄市甘蔗技術推廣站幸福基地內,位于 99?57′ E,24?05′ N,海拔1030 m,年平均氣溫19.6℃,年降雨量1100~1200 mm,年降雨天數(shù)160.1天,終年無霜。試驗地為旱坡地、土質為紅壤土,pH值 5.3~5.5,速效 N為80.0 mg/kg,速效P為42.0 mg/kg,速效K為135.0 mg/kg,有機質含量28.0 g/kg,開溝前用上海紐荷蘭704型拖拉機深犁細耙1次,可灌溉(用抽水機灌)。
參試品種共計11個,其中粵甘47號、海蔗22號由廣東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廣州甘蔗糖業(yè)研究所)提供;福農(nóng)09-2201、福農(nóng)09-7111由國家甘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提供;閩糖 06-1405由福建省農(nóng)科院亞熱帶農(nóng)業(yè)研究所提供;云蔗 08-1095由云南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甘蔗研究所提供;德蔗 07-36由云南省德宏州甘蔗研究所提供;桂糖06-2081、桂糖08-1180由廣西農(nóng)科院甘蔗研究所提供;柳城07-150由廣西柳州柳城縣甘蔗研究中心提供。以ROC22為對照。
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3次重復,行距1 m,小區(qū)面積33.5 m2,行長8.4 m,4行區(qū),種植溝深0.45 m,溝底寬0.25 m,各重復之間有1.5 m走道,小區(qū)間留0.6 m人行走道,四周設保護行。
1.4.1 種苗處理
供試品種砍倒后剝去葉鞘,剔出無芽節(jié)和蟲害節(jié),用利刀砍成4芽苗,每100個單芽捆成1捆,每個品種捆12捆,然后用50%多菌靈1200倍液加48%樂斯本600倍液浸種15 min,防治鳳梨病和鉆心蟲危害。據(jù)當?shù)氐姆N植習慣和地塊特點,下種芽數(shù)為6萬個/hm2雙芽苗,折合單芽12個/m,每行下種為100個單芽。
1.4.2 底肥和殺蟲劑的用量
新植下種時,用25%的10:10:5的三元復合肥1200 kg/hm2,同時總含量 40%的氯蟲·噻蟲嗪(福戈)0.6 kg/hm2,用于防治蔗龜、白蟻等地下害蟲。宿根基肥施用時,用25%的10:10:5的三元復合肥900 kg/hm2,同時拌施總含量40%的氯蟲·噻蟲嗪(福戈)0.6 kg/hm2,用于防治蔗龜、白蟻等地下害蟲。
1.4.3 下種、灌水和蓋膜
試驗新植于2015年1月26日下種,下種前,清除第1溝的松土,種苗放在板土上,采用雙行接頂擺種,蔗芽向兩側,避免“天地芽”,然后施用底肥和殺蟲劑,覆細潮土8~10 cm,次日用抽水機灌水1次,第3天整墑,進行全地膜覆蓋,新植種植完成。
1.4.4 田間中耕管理
全生育期進行大、小培土各1次,第1次培土是在5月下旬,結合揭膜除草,施用600 kg/hm2尿素進行追肥及小培土。第2次培土在7月中旬甘蔗進入大伸長拔節(jié)期進行,結合除草施用900 kg/hm2尿素拌300 kg/hm2三元素復混肥追肥、大培土。并根據(jù)蟲害發(fā)生情況,及時進行蟲害防治,全生育區(qū)不作病害防治。
宿根全生育期大培土1次,培土時間為7月中旬甘蔗進入大伸長拔節(jié)期進行,結合除草施用 900 kg/hm2尿素拌300 kg/hm2三元素復混肥追肥、大培土。并根據(jù)蟲害發(fā)生情況,及時進行防治,全生育區(qū)不作病害防治。
1.4.5 甘蔗收獲時間及宿根管理
新植收獲時間為2016年4月7日,第一季宿根收獲為2017年4月12日。收獲后蔗葉暴曬5日焚燒還田,隔日進行破壟松蔸,蔗樁暴曬5~7天后灌水,同時追施基肥及小培土,次日全面覆蓋后宿根管理完成。
2.1.1 出苗率與宿根發(fā)株率
2015年5月20日調查結果(表1)表明,出苗率高于對照的有8個品種,其中柳城07-150 (65.17%)、福農(nóng)09-2201 (62.50%)和海蔗22號(60.67%),比對照 ROC22的 48.83%分別高 16.34、13.67和 11.84個百分點。
2年宿根平均發(fā)株率,除閩糖 06-140和福農(nóng)09-7111低于對照,其它品種均高于對照,其中,福農(nóng)09-2201 (198.60%)、柳城07-150 (175.72%),分 別比對照種的130.92%高67.68、44.80個百分點。
表1 甘蔗出苗、發(fā)株、分蘗率調查結果
2.1.2 分蘗率
1新 2宿平均分蘗率較高的為粵甘 47號(60.41%)、桂糖 08-1180 (59.7%),閩糖 06-1405(57.63%)分別比對照高9.07、8.36、6.29個百分點;其余品種低于對照,最低的為德蔗07-36 (27.81%),比對照低23.53個百分點。
2.1.3 各品種農(nóng)藝性狀與實收產(chǎn)量表現(xiàn)
各參試品種的1新2宿農(nóng)藝性狀與實收產(chǎn)量表現(xiàn)見表2。
株高:各參試品種中桂糖 06-2081、云蔗08-1095、福農(nóng) 09-2201、桂糖 08-1180、福農(nóng) 09-7111、德蔗 07-36共計 6個品種比對照組高,其中福農(nóng)09-7111、德蔗07-36、云蔗08-1095表現(xiàn)較為明顯,其他4個品種均低于對照。
莖徑:粵甘47號、海蔗22號、桂糖06-2081、云蔗08-1095、閩糖06-1405莖徑高于對照,其他品種均低于對照組,其中海蔗22號、桂糖08-1180、柳城07-150、德蔗07-36與對照組相當。
單莖重:各參試品種中單莖重比對照組高的品種由高到低排序為粵甘47號、云蔗08-1095、桂糖06-2081、德蔗07-36、福農(nóng)09-7111,其中粵甘47號、云蔗08-1095單莖重均為1.82 kg/條,表現(xiàn)較為明顯,且桂糖08-1180于對照組相同,其他品種均比對照組低。
公頃有效莖數(shù):除桂糖 08-1180和德蔗 07-36低于對照外,其它高于對照,前 3位的是福農(nóng)09-2201 (96665條/hm2)、福農(nóng)09-7111 (88700條/hm2)和閩糖06-1405 (84833條/hm2),分別比對照的73800條/hm2多22865、14900和11033條/hm2。
通過1新2宿實產(chǎn)驗收可知,所有的品種公頃產(chǎn)量都超過對照,由高到低排序為:福農(nóng) 09-2201(110.70 t/hm2)>福農(nóng) 09-7111 (103.80 t/hm2)>桂糖06-2081 (97.95 t/hm2)>粵甘 47號(85.35 t/hm2)>柳城 07-150 (84.30 t/hm2)=德蔗 07-36 (84.30 t/hm2)>云蔗 08-1095 (83.85 t/hm2)>桂糖 08-1180 (77.25 t/hm2)>閩糖 06-1405 (75.15 t/hm2)>海蔗 22號(71.85 t/hm2)>ROC22 (71.55 t/hm2)。其中,前3位分別比對照增產(chǎn) 54.72%、45.07%和 36.90%,其余品種比對照增0.42%~19.29%。
2.2.1 重力純度、出汁率
從3年的平均結果(表3)看出,全期平均重力純度最高的為桂糖 06-2081 (90.84%),比對照種的89.07%高 1.77個百分點,其次為德蔗 07-36(89.71%),比對照種高0.64個百分點;其余品種均低于對照種,最低的為福農(nóng)09-7111 (84.62%),比對照種低4.45個百分點。
從3年的平均結果(表3)看出,全期平均出汁率較對照高的品種有2個:閩糖06-1405 (70.36%)、粵甘47號(70.14%),分別比對照種的69.79%高0.57、0.35個百分點;其它低于對照,最低為福農(nóng)09-7111(65.22%),比對照種低4.57個百分點。
2.2.2 蔗糖分
⑴早期糖分:從3年平均結果(表3)看,早期糖分(11~12月份)高于 14.0%的有 7個品種,分別為德蔗07-36 (15.09%)、柳城07-150 (14.81%)、閩糖06-1405 (14.60%)、海蔗 22 號(14.59%)、桂糖 06-2081(14.33%)、桂糖 08-1180 (14.24%)及對照(14.13%)。
⑵峰值糖分:從3年(3月份)平均峰值糖分結果看,高于對照的有5個品種:閩糖06-1405 (19.08%)、海蔗22號(18.54%)、桂糖06-2081 (18.52%)、桂糖08-1180 (18.42%)和德蔗07-36 (17.73%),分別比對照種的17.68%高1.40、0.86、0.84、0.74和0.05個百分點,其余品種比對照低0.02~1.66個百分點。
表2 各參試品種的農(nóng)藝性狀與實收產(chǎn)量表現(xiàn)
⑶全期糖分:11月至次年3月全期平均糖分高于對照的有6個:閩糖06-1405 (16.47%)、海蔗22號(16.31%)、桂糖 06-2081 (16.29%)、德蔗 07-36(16.16%)、柳城 07-150 (16.12%)和桂糖 08-1180(16.06%),分別比對照種高 0.49、0.33、0.31、0.18、0.14和0.08個百分點;其余品種比對照種低1.04~2.12個百分點。
表3 甘蔗工藝性狀測定結果
2.2.3 公頃含糖量
所有參試品種公頃含糖量都高于對照,比對照高2.54%~39.63%,高低順序依次為:桂糖06-2081(15.96 t/hm2)>福農(nóng) 09-2201 (15.34 t/hm2)>福農(nóng)09-7111 (14.43 t/hm2)>德蔗 07-36 (13.62 t/hm2)>柳城07-150 (13.59 t/hm2)>云蔗08-1095 (12.53 t/hm2)>桂糖08-1180 (12.41 t/hm2)>閩糖06-1405 (12.38 t/hm2)>粵甘 47號(11.85 t/hm2)>海蔗 22號(11.72 t/hm2)>ROC22(CK) (11.43 t/hm2)。前5位分別比對照種增糖 39.63%、34.21%、26.25%、19.16%、18.90%。
所有品種未發(fā)生枯心、空心和風折,花葉病僅對照組重度發(fā)生,參試品種未發(fā)生。
2.3.1 抗病性
調查結果(表4)表明,黑穗病輕度感病的品種有4個:海蔗22號、桂糖06-2081、福農(nóng)09-7111及對照;中度感病的有 2個:云蔗 08-1095及福農(nóng)09-2201;其它品種未感此病。
粵甘47號未感梢腐病,輕度感梢腐病的品種有6個:桂糖06-2081、桂糖08-1180、福農(nóng)09-2201、福農(nóng)09-7111、對照07-36及閩糖06-1405;其它品種中度感此病。
黃葉綜合病輕度感病的品種有 3個:粵甘 47號、桂糖06-2081及福農(nóng)09-2201;其它品種未感此病。
2.3.2 綿心及孕穗、開花情況
表4 試驗甘蔗感病及空心、綿心調查結果
調查表明,蔗莖充實品種有2個:海蔗22號及福農(nóng)09-7111;輕度綿心品種有4個:桂糖06-2081、福農(nóng)09-2201、桂糖08-1180及柳城07-150;中度綿心品種有 4個:云蔗 08-1509、對照 07-36、閩糖06-1405及對照;其中粵甘47號為重度綿心。
調查表明,桂糖08-1180為11月上旬孕穗、12月中旬開花,閩糖 06-1405為 11月下旬孕穗、12月中旬開花,福農(nóng)09-7111為1月下旬孕穗,德蔗07-36為2月中旬孕穗。
通過試驗數(shù)據(jù)分析,在該試驗中,各參試品種綜合表現(xiàn)為:
粵甘47號:中莖、中產(chǎn)、低糖、晚熟品種。新植出苗一般,宿根發(fā)株較好,分蘗一般,輕度感病,重度綿心,抗倒伏性均較強,重力純度低,臨滄試驗點表現(xiàn)一般。
海蔗22號:中小莖、中產(chǎn)、低糖、早熟品種。新植出苗、宿根性發(fā)株較好,分蘗差,輕感黑穗病,中度梢腐病,抗倒伏性均較強,重力純度低,臨滄試驗點表現(xiàn)一般。
桂糖06-2081:中大莖、高產(chǎn)、中糖、早熟種。出苗好,分蘗強,宿根性較好,抗花葉病、不孕穗開花,抗旱、抗倒伏性均較強,重力純度高,臨滄試驗點表現(xiàn)較好。
云蔗08-1095:中莖、中產(chǎn)、低糖、晚熟品種。新植出苗一般,宿根發(fā)株較好,分蘗一般,中度感病,中度綿心,不抗倒伏,重力純度低,臨滄試驗點表現(xiàn)一般。
福農(nóng) 09-2201:中小莖、高產(chǎn)、低糖、晚熟品種。新植出苗好,宿根發(fā)株強,分蘗差,宿根性較好,中度感黑穗病,輕感梢腐病及黃葉綜合病,輕度綿心,不抗倒伏,重力純度低,臨滄試驗點表現(xiàn)一般。
桂糖08-1180:中莖、中產(chǎn)、中糖、早中熟品種。新植出苗一般,宿根發(fā)株較好,分蘗一般,輕感梢腐病,11月上旬孕穗、12月中旬開花,中度綿心,不抗倒伏,重力純度低,臨滄試驗點表現(xiàn)一般。
福農(nóng)09-7111:中莖、高產(chǎn)、低糖、晚熟種。新植出苗一般,宿根發(fā)株低、分蘗一般,輕感黑穗病及梢腐病,1月下旬孕穗,蔗莖充實,不抗倒伏,重力純度低,臨滄試驗點表現(xiàn)一般。
柳城07-150:中大莖、高產(chǎn)、中糖、早熟品種。出苗好,分蘗強,宿根較好,抗花葉病、不孕穗開花,抗旱、抗倒伏性均較強,臨滄試驗點表現(xiàn)較好。
德蔗 07-36:中莖、中產(chǎn)、中糖、早熟種。新植出苗一般,宿根發(fā)株一般、分蘗一般,輕感梢腐病,2月中旬孕穗,中度綿心,重力純度高,不抗倒伏,臨滄試驗點表現(xiàn)一般。
閩糖06-1405:中莖、中產(chǎn)、中糖、早熟品種,新植出苗一般,宿根發(fā)株一般、分蘗較低,輕感梢腐病,11月下旬孕穗,12月中旬開花,中度綿心,重力純度高,抗倒伏性均較強,臨滄試驗點表現(xiàn)一般。
綜上所述,工、農(nóng)藝性狀除少部分甘蔗品種部分數(shù)據(jù)低于對照外,其余都表現(xiàn)較好,特別是實收產(chǎn)量及含糖量都超過對照,但全期平均蔗糖分只有桂糖 06-2081、柳城 07-150、桂糖 08-1180、德蔗07-36、閩糖06-1405、海蔗22號6個品種超過對照,且5個月平均糖分最高的為閩糖06-1405(16.47%)。從結果上看,綜合性狀較好的 2個品種為桂糖06-2081、柳城07-150,桂糖06-2081表現(xiàn)為中大莖、高產(chǎn)、中糖,產(chǎn)量達97.95 t/hm2,比對照增36.90%,平均蔗糖分16.29%(絕對值,下同),比對照種高0.31個百分點,含糖量15.96 t/hm2,比對照增糖39.63%。柳城07-150表現(xiàn)為中大莖、高產(chǎn)、中糖,產(chǎn)量達84.3 t/hm2,比對照種增產(chǎn)17.82%,平均蔗糖分16.12%,比對照高0.14個百分點,含糖量13.59 t/hm2,比對照增糖18.90%。同上2個品種出苗好,分蘗強,宿根性較好,抗花葉病、不孕穗開花,抗旱、抗倒伏性均較強,公頃產(chǎn)量、蔗糖分及含糖量高于對照,性能穩(wěn)定,適宜在臨滄市蔗區(qū)推廣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