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海情
土耳其語屬于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有著跟漢語完全不同的的語音系統(tǒng).土耳其語使用拉丁字母書寫,一共29個字母,其中21個輔音,8個元音,嚴格遵循讀寫一致的原則,一個字母只表示一個音位,一個音位只用一個字母來表示.土耳其語有著元音和諧和輔音同化等音變規(guī)律,但是當讀音發(fā)生變化時,在書面文字上也會發(fā)生相應的變化.[1]因此,對于初學土耳其語的人來說,要學會讀寫并不困難.可是對于學習漢語的土耳其學生來說,掌握漢語的語音系統(tǒng)卻并非易事.這其中的原因,有的是由于漢語語音本身的特點,也有的是由于母語的負遷移.在世界很多語言中,“漢語”成為“不可理解”“高深莫測”和“困難”的同義詞,這也是由于漢語跟不同語系的語言之間巨大的差別造成的.[2]語音是學習任何一門外語的基礎,如果在入門的時候不能正視這些難點所在,學生養(yǎng)成了錯誤的習慣,對他們以后的學習會造成很壞的影響.有的學生學到高級階段,詞匯和語法的表達都比較流暢,發(fā)音卻讓人覺得很別扭,原因在于初級階段的基礎沒有打好.尤其是在土耳其本國學習漢語的學生,他們沒有更多的機會去聽中國人說話,去模仿,很難形成正確的語感,所以老師的課堂教學在學生正確語感的形成中起著尤為關鍵的作用.筆者曾在土耳其埃爾吉耶斯大學中文系任教兩年,搜集、整理了土耳其學生在學習漢語語音中容易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下面,本文就從元音、輔音、聲調(diào)等幾個方面來分析土耳其學生學習漢語語音的難點,并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
土耳其學生在學習漢語元音的時候最大的問題是后鼻音的發(fā)音.由于土耳其語遵循讀寫一致的原則,而在他們的語言中是沒有后鼻音的,因此,當學生看到ing、ang、eng這些漢語拼音的時候,很自然地就根據(jù)土語中的讀音方法,把最后那個g也非常清晰地單獨發(fā)出來.比如我們聽土耳其人發(fā)“冰”這個音,好像在說“斌哥”,發(fā)“糖”,又好像“譚哥”,非常奇怪.比較好的糾正方法是利用土語中固有的一個音?,也就是軟g,來教他們怎樣發(fā)后鼻音.這個音在土語中單獨不發(fā)音,但是在單詞中,它由k濁化而來,發(fā)音的時候舌頭往后縮,聽感比較模糊.我們利用這個軟g,告訴學生 ing=i?n≠in+g,ang=a?n≠an+g,eng=e?n≠en+g(當然還需要強調(diào)在an和ang中前a、后a的區(qū)別等),這樣學生非常容易掌握.但是會發(fā)了不代表他能夠記住,這個問題需要教師從初級階段開始就一直反復強調(diào),因為他們每天都讀寫的母語對他們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
另外,由于土耳其語是嚴格讀寫一致的,而漢語拼音使用的其實是一種非常寬的音位標音法,很多音位被合并,有的主要元音在書寫中甚至被省略,這樣習慣了讀寫一致的土耳其學生在看到同樣用拉丁字母書寫的漢語拼音時,很容易就按照土耳其語的方法去讀而出錯.比如,在漢語拼音中,un和iu在書寫時省略了主要元音e和o,土耳其學生一般就按照書寫方法直接讀出來,也就是說,他們讀的時候也省略e和o.所以我們聽土耳其學生說“困難”“論文”“留學”等詞語的時候會覺得很別扭.還有就是漢語拼音中的ü和j、q、x、y拼在一起的時候,在書寫中把上面的兩點省略了.而土耳其學生在讀的時候也就會出錯.《新實用漢語課本》中有一個人物叫“陸雨平”,這個名字的發(fā)音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不少障礙.同樣一個u,在lu和yu中發(fā)音不一樣,而“平”又是他們很難發(fā)準的后鼻音.另外,在漢語拼音中,一個a、一個e就代表了發(fā)音部位不同的好幾個音,諸如此類,給習慣了讀寫完全一致的土耳其學生造成了不小的麻煩,他們總是按照土語的方法簡單地把幾個字母拼讀起來,而忽視了漢語拼音的書寫規(guī)則.這些音不是他們不會發(fā),而是他們不習慣漢語拼音的書寫方式,所以需要教師從一開始學習拼音的時候就反復強調(diào),在后繼的學習過程中再多次提醒,甚至有的高年級學生還會犯這樣的錯誤.為了更好地幫助土耳其學生弄清楚漢語拼音中元音的發(fā)音,我們制作了下表.
表1 漢語拼音韻母和土耳其語發(fā)音對照表
表中用黑體標注的,說明土耳其語只是近似讀音,現(xiàn)詳細說明如下:
(1)在 ian,üan,ai,an,a,ia,iao,ang,iang,uang中a的發(fā)音不完全相同.
在ian和üan中,兩個a的發(fā)音一樣,略等于土耳其語的e,但開口比e略大;
在ai和an中,兩個a的發(fā)音一樣,略等于土耳其語的a,但發(fā)音部位比a靠前;
在a和ia中的a等同于土耳其語中的a;
在iao,ang,iang,uang中的a發(fā)音一樣,略等于土耳其語的a,但發(fā)音部位比a靠后.
(2)在üe,ie,en,eng,ei中的e發(fā)音不完全相同.
在üe和ie中的e發(fā)音一樣,略等于土耳其語的e,但開口比e略大,跟ian和üan中的a相同;
在en,uen,eng和ueng中的e,略等于土耳其語的?,但發(fā)音比?靠前;
在ei中的e,等于土耳其語的e.
(3)ong=u?n,可是o比土耳其語的u開口略大.
跟很多其他語言類似,土耳其語的輔音中有清、濁的對立,沒有送氣和不送氣的對立,而漢語中的輔音大都是送氣和不送氣的對立.并且我們在漢語拼音中用來表示不送氣音的一組字母在土耳其語中是用來表示濁輔音的(這個在英語中也一樣),因此學生很自然地就把漢語的不送氣音發(fā)成濁輔音.比如b、d、g等輔音.比如說“郭老師”的“郭”,“爸爸”“弟弟”等發(fā)音,都明顯地帶有濁化的特點.為了讓學生明白這組音的發(fā)音特點,筆者讓一個學生把手放到自己的聲帶的部位,然后發(fā)音,提醒他注意,聲帶沒有震動;然后發(fā)土語的濁輔音,讓他體會聲帶的震動.接著讓大家發(fā)這組音的時候都觸摸自己的聲帶部位,提醒大家發(fā)這組音的時候聲帶不能震動.需要注意的是,教師示范發(fā)音的時候,只發(fā)輔音,而不要帶出后邊的元音,這樣才能做到不振動聲帶,也就是說學生只能聽到氣聲.當學生體會到通過振動口腔而發(fā)出輔音的方法以后,再帶上后面的元音進行練習,如:b-ba,d-de,g-ge.這樣可以比較容易發(fā)出清輔音.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人們在單獨讀土耳其語字母表中的輔音時,都會加上同一個元音e(有別于漢語拼音的e),而漢語拼音的輔音在單獨發(fā)音時,后面加的元音是不一樣的.如:bo、po、mo、fo、de、te、ne……土耳其學生往往習慣用母語中加元音的方法來讀漢語的輔音字母,教師應該予以糾正.
同時送氣音的發(fā)聲也是一個問題,如p、t、k等,因為在土耳其語中,輔音是否送氣是一個自由變體,很多人不能明顯地感覺到這個發(fā)音特征.有的人以為,送氣音就是使勁發(fā)音,并且用一張小紙條來檢驗氣流是否夠強烈.其實不送氣音也可以發(fā)得很使勁,完全可以吹動一張小紙條,而送氣音也可以發(fā)得很輕.送氣和不送氣的質(zhì)的區(qū)別在于,送氣音有一個閉氣的過程,先阻擋住氣流,不讓它發(fā)出來,然后放行,氣流在沖破阻礙的一瞬間就形成了送氣音.因此教師在教送氣音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先屏住氣,停3秒,不發(fā)出來,當氣流積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再讓學生發(fā)音,這樣學生就能體會到這個“送氣”的過程.多練習幾次,就可以熟練地發(fā)出這一類送氣的清輔音.
關于輔音,另一個問題是zh、ch、sh和j、q、x兩組音.zh、ch、sh是卷舌音,在土耳其語中沒有這樣的發(fā)音,他們很容易用土語中類似的舌葉音(在土耳其語中用c、?、?表示)來代替,而二者在聽感上也很容易混淆.教師在教這組音的時候,可以用手勢示意學生,舌尖一定要往上卷,而土語中的舌葉音舌尖是往下的.剛開始的時候,學生一般能夠體會到這個區(qū)別,并且模仿發(fā)音,但覺得有點別扭.只要多次強化練習,形成習慣以后就沒有問題了.但j、q、x會困難一點,土耳其學生很難找到這一組舌面音的發(fā)音部位,而容易用舌尖音或者舌葉音代替.這個需要教師反復強調(diào)和示意這組音的發(fā)音部位在舌面兩側(cè)和牙齒摩擦的地方,讓學生咧嘴微笑,露出牙齒,往后縮舌頭,甚至用牙齒咬住舌頭的兩側(cè)(有點夸張,但是在初級階段也不失為一種訓練的方法).教師需要做的是仔細辨音并持之以恒地糾正,最終讓學生掌握正確的發(fā)音要領并形成習慣.
另外,有的土耳其學生在讀漢語拼音的輔音r的時候會連續(xù)顫動舌尖很多次,尤其是在重讀的時候,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母語的影響.教學生在讀r的時候咧嘴微笑,輕輕吐氣不要顫動舌尖.
總之,在教輔音和元音的時候,合理地運用漢語和土耳其語的對比,以及漢語內(nèi)部的對比,會起到很好的效果.[3]
聲調(diào)可以說是所有母語中沒有聲調(diào)的外國學生學習漢語的一個世界性難題,土耳其學生也不例外.有的學生已經(jīng)學到相當好的程度了,可以自由地交流,但是說出來的話仍然是找不著調(diào).關于聲調(diào)的教學,前人已有過很詳細的闡述,那些方法對于土耳其學生也同樣適用.但需要強調(diào)的是,既然聲調(diào)教學是一個世界性難題,那么在初級的語音階段就完全攻克它基本上是很難的,因此它需要貫穿從初級到高級教學的始終.在初級階段雖然需要強調(diào),但如果教師因為學生掌握不了,就長期停滯不前,會造成學生的厭倦和畏難心理.而在中、高級階段,學生在語流中獲得了更多的語感,同時也體會到聲調(diào)在辨義方面的重要性以后,聲調(diào)的學習也可能會有一個突破.
土耳其學生在初級階段學習漢語語音的時會遇到各種困難,需要我們教師認真辨音,分析偏誤的原因,并對癥下藥.通過上面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到,在教學中,我們不但要克服母語負遷移,還要通過比較兩種語言中語音的相似之處,利用母語正遷移的作用.在講解過程中,不要糾結于語音學上的專業(yè)術語,而是要更多地帶領學生親身體會發(fā)音特點,通過對比、夸張等手段,讓學生準確地掌握漢語的發(fā)音.作為對外漢語教師,雖然不可能通曉世界上所有的語言,但是如果能夠了解學生母語的發(fā)音特點,對于掌握高超的漢語教學能力和教學技巧是很有幫助的.[4]
土耳其學生性格活潑外向,能歌善舞,教師也應該利用這些優(yōu)點.比如教一些學生喜歡的歌曲讓學生模仿漢語的發(fā)音特點.在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這是個不錯的辦法.單純的拼音教學畢竟是枯燥的,而初級階段學生也不可能接觸內(nèi)容較復雜的課文,但學生可以學唱中文歌.即使他們不懂歌詞的具體含義,但優(yōu)美的旋律也會吸引他們?nèi)ツ7?,這種感性認識再加上教師對語音的講解,會起到很好的效果.
語音教學雖然集中在初級階段,但它是一個貫穿始終的主題.作為教師,不但要做到在初級階段給學生打好基礎,在中、高級階段還要不斷地鞏固、強化,做到短期集中訓練與長期嚴格要求相結合,通過對比分析突出重點、難點,才能更好地幫助土耳其學生克服在漢語語音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5]
對比分析對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意義雖然是有爭議的[6],但是我們認為學習者的母語背景在對外漢語教學中仍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目前來說,英漢對比做得比較全面透徹,而其他小語種如土耳其語、西班牙語、俄語、法語、德語、日語等語言跟漢語的對比仍需加強,才能更好地適應目前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掀起的“漢語熱”.[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