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騏瑋,孫 濤
(邯鄲市第一中學,河北邯鄲 056006)
目前,慢性腎臟疾?。–hronic Kideny Disease,CKD)已經(jīng)成為全球較為關注的公共健康問題,據(jù)中華醫(yī)學會腎臟病學會統(tǒng)計,2017年我國總患病人數(shù)達到1.33億人,而用于治療慢性腎病的醫(yī)療費用超過6 000億元。除了常規(guī)治療,CKD的飲食護理也很重要,低蛋白飲食(LowProtein Diet,LPD) 是治療CKD的有效方法。姜娜等人[1]研究發(fā)現(xiàn),通過對CKD患者使用低蛋白飲食,可有效緩解CKD的病癥,且對高血壓、尿毒癥、高磷血癥等有一定的減輕作用。大米是我國餐食重要的主食之一,其米粒凱氏蛋白質(zhì)含量在5.5%~8.5%,若CKD患者以普通大米作為主食,將導致體內(nèi)的蛋白質(zhì)含量增加,使病情更加惡化。目前,淀粉塑性再生米是大部分CKD患者低蛋白飲食主食之一,雖然蛋白含量為零,但是存在米粒形狀不規(guī)則、口感皮實、膠質(zhì)感強且略帶有揮發(fā)性酸味等缺點。蛋白酶發(fā)酵脫蛋白法是利用蛋白酶能夠降解大米蛋白,使其轉化為可溶性肽的原理,將大米中的蛋白提取分離出來。日本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酸性蛋白酶水解大米蛋白的分解率達90%以上,并且制成的大米無酸味。而國內(nèi)在酶法脫蛋白米的文獻報道較少,王文高等人[2]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蛋白酶的種類選取對大米蛋白的分解具有很大的影響。周常[3]研究表明,通過優(yōu)化酶解條件,使酸性蛋白酶水解大米蛋白的分解率達73%以上,堿性蛋白酶水解大米蛋白的分解率達76%以上,制成的大米不僅與普通大米具有相同的外觀,而且口感較好。因此,選擇一個優(yōu)良的低蛋白大米加工調(diào)制工藝,將大米脫蛋白,并保持與普通大米有相同的外觀和口感,讓CKD患者無需改變飲食習慣,對延緩慢性腎病、滿足慢性腎病患者的飲食需求具有重大意義。試驗以乳酸菌作為發(fā)酵菌種,通過Placket Burman與正交試驗優(yōu)化酶解和發(fā)酵條件,降低大米中蛋白質(zhì)含量,并保持外觀完整和口感品質(zhì),為工業(yè)化生產(chǎn)低蛋白大米提供參考。
稻花香長粒米(蛋白含量6.8%)、盤錦蟹田大米(蛋白含量7.1%)、金龍魚稻香貢米(蛋白含量7.5%),均為市售;木瓜蛋白酶、風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堿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食品級,活力單位10×109U/g,河南萬邦實業(yè)有限公司提供;乳酸菌,嗜熱鏈球菌,粉末狀固體,活菌量>4×109CFU/g,常州益菌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發(fā)酵袋,具有單向排氣閥裝置,規(guī)格30 cm×20 cm,袋裝容量1 000 g。
全自動凱氏定氮儀,濟南海能儀器股份有限公司產(chǎn)品。
工藝流程:清洗→發(fā)酵→酶解→清洗瀝干水分→干燥。
將大米放入發(fā)酵袋中,加水,調(diào)節(jié)pH值至一定值,加入乳酸菌發(fā)酵一定時間后,將大米與發(fā)酵液分離,大米用水清洗后加入酶,在設定溫度下反應,酶解完成后,將大米清洗干凈,置于60℃下烘箱烘干。
1.4.1 Plackett Burman設計
采用Plackett Burman設計法對影響低蛋白大米制備后蛋白質(zhì)含量影響的10個影響因素進行篩選,采取N=12的試驗設計[4]。
Plackett-Burman設計各因素水平及編碼見表1。
1.4.2 正交試驗設計
正交試驗設計是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一種設計方法,根據(jù)Plackett Burman試驗結果的關鍵因素進行試驗,具有均勻分散、齊整可比的特點,是一種高效、快速、經(jīng)濟的試驗設計方法[5-6]。
表1 Plackett-Burman設計各因素水平及編碼
蛋白質(zhì)含量的測定依據(jù)GB 5009.5—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的蛋白質(zhì)的測定。采用Design Expert軟件進行分析。
試驗以蛋白質(zhì)含量為響應值,選用試驗次數(shù)N=12的試驗設計,對大米種類、乳酸菌與嗜熱菌用量比、菌液接種量、酶制劑種類、酶添加量、袋裝量、初始pH值、濕度、酶解溫度和酶解時間10個因素進行考查。每個因素取高低2個水平,另設2個虛擬變量,考查試驗誤差。
Plackett Burman試驗設計結果見表2。
表2 Plackett Burman試驗設計結果
利用Design Expert 8.0.5對試驗結果進行回歸分析,得到各影響因素的偏回歸系數(shù)及其顯著性。
偏回歸系數(shù)及影響因子的顯著性分析結果見表3,回歸模型方差分析結果見表4。
對表3進行分析可知,以因素B為例,偏回歸系數(shù)為0.32,影響水平E(xi)為1.32,為正效應,應適當增加該因素的水平;因素B對模型的貢獻率為20.21%,較其他因素具有明顯優(yōu)勢,顯著性結果為重要(Significant)。10個因素中菌液接種比、酶制劑種類、酶添加量、酶解時間的貢獻率分別為20.21%,28.43%,15.14%,13.24%,總和為77.02%。
由表 4 可以看出,Prob(p)>F=0.001 9<0.01,表示擬合的線性回歸方程為極顯著。模型確定系數(shù)R2=0.932 1,這表示93.21%試驗數(shù)據(jù)的可變性可用此模型解釋。調(diào)整后的Radj2=0.842 1表示方程模型有很高的可信度。精密度是有效信號與噪聲的比值,大于4.0視為合理,試驗得出的精密度為16.31,說明模型擬合程度較好。模型線性方程:
表3 偏回歸系數(shù)及影響因子的顯著性分析結果
表4 回歸模型方差分析結果
同樣以蛋白質(zhì)為響應值,對Plackett Burman試驗設計篩選出的4個主要影響因子進行正交試驗設計。
正交試驗設計與結果見表5,正交試驗設計方差分析見表6。
表5 正交試驗設計與結果
表6 正交試驗設計方差分析
由表5和表6可以看出,篩選出的4個因素都效果顯著(p<0.05),結果與Plackett Burman試驗設計各因素顯著性一致,因素間具有顯著性(p<0.05)。經(jīng)多重比較,結合各因素差異顯著性,確定最優(yōu)組合為A'2B'3C'1D'2,即乳酸菌與嗜熱菌配比4∶1,酶制劑為復合,酶添加量2%,酶解時間36 h。在此最優(yōu)組合基礎上進行6次平行試驗,測得大米中蛋白質(zhì)平均含量由原來的7%降至0.63%,大米蛋白分解率達91%。結果表明,大米經(jīng)過乳酸菌和嗜熱菌接種發(fā)酵后產(chǎn)生蛋白酶降解大米中的植物蛋白,再次經(jīng)過酶解后,進一步降低其蛋白含量;將其烘干后,大米不僅與普通大米具有相同的外觀,而且口感較好。
試驗通過響應面分析法中Plackett Burman試驗設計,在眾多相關因素中篩選出影響蛋白質(zhì)降解效果的4個主要影響因子,即乳酸菌與嗜熱菌用量比、酶制劑種類、酶添加量和酶解時間。在此基礎上,運用正交試驗設計對大米中蛋白質(zhì)降解的條件進行優(yōu)化,得到最佳制備工藝條件為乳酸菌與嗜熱菌配比4∶1,酶制劑為復合酶制劑,酶添加量2%,酶解時間36 h。在此條件下測得大米中蛋白質(zhì)含量平均為0.63%。低蛋白米能滿足CKD等特殊人群的需求,有利于對蛋白攝入量的控制,讓CKD患者無需改變飲食習慣,對延緩慢性腎病、滿足慢性腎病患者的飲食需求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