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基于聚集解決模式的護理干預預防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再次出血的效果。方法 以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60例(時間所選為2017年1月-2019年1月),為本研究對象,以雙盲法進行隨機分組,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干預,實驗組聚集解決模式護理干預,分析2組護理的結果。結果 2組干預后的SAS評分、SDS評分均較干預前降低,其中實驗組干預后的SAS評分、SDS評分低于對照組,Plt;0.05;實驗組再出血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lt;0.05)。結論 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接受基于聚集解決模式護理干預,可更好改善其不良心理狀態(tài),對再出血的發(fā)生預防控制。
關鍵詞:聚集解決模式;護理干預;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
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可導致患者出現(xiàn)胃出血的情況,不僅可對患者的機體健康造成影響,且會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對患者再出血的發(fā)生,進行預防和控制,十分必要。本研究主要對基于聚集解決模式的護理干預預防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再次出血的效果作觀察,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以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60例(時間所選為2017年1月-2019年1月),為本研究對象,以雙盲法進行隨機分組。
實驗組(n=30)中,其年齡范圍37歲-75歲,年齡均值(59.85±5.10)歲,男17例,女13例。對照組(n=30)中,其年齡范圍36歲-74歲,年齡均值(60.12±4.78)歲,男18例,女12例。對比2組資料,之間差異,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干預,包括飲食護理、心理支持、口腔及皮膚護理等。
實驗組聚集解決模式護理干預,具體為:
1.2.1 加強護理人員的培訓
護理人員工齡均在3年及以上,且可完成聚集解決模式護理干預的內(nèi)容,即a:由心理專家,對護理人員實施聚集解決模式相關知識的培訓;b:對相關文章和書籍閱讀;c:護理人員對聚焦解決模式護理的應用情況探討。
1.2.2 干預實施
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在入院后,護理人員即盡量與其和睦相處,對優(yōu)質(zhì)的信任關系建立,與患者交流時,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即:a:問題描述,對患者解決自身疾病所做出的努力了解,將其個體自信心增強;b:目標構建,與患者之間共同商討,將患者的描述作為其前進的目的,若患者的問題得以解決,則對比其以往狀態(tài)和現(xiàn)狀的差異;c:例外探查,積極引導患者對自身疾病知識了解,使其充分意識到病情對自身以及家庭的影響,與患者共同探討疾病解決時的狀況;d:給予反饋,根據(jù)探討的內(nèi)容,充分挖掘患者的優(yōu)勢,以稱贊、夸獎等的方式,給予其努力有關的反饋,從而將其疑慮消除,增強其自信心;e:進步評價,評價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指導其如何獲得各個方面的支持,患者在原有基礎上有所進步時,護理人員即充分給予其贊揚和肯定,使其不斷根據(jù)自己的目標,來對自身提升[2]。
1.3 觀察指標
對2組干預前后的焦慮(SAS焦慮自評量表評價,分數(shù)越高,即焦慮狀態(tài)越嚴重)、抑郁(SDS抑郁自評量表評價,分數(shù)越高,即抑郁狀態(tài)越嚴重)狀態(tài)作觀察,并分析2組再出血發(fā)生率的差異性。
1.4 數(shù)據(jù)分析
SPSS21.0軟件,作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shù)資料卡方檢驗,計量資料t檢驗。Plt;0.05,統(tǒng)計學有意義。
2結果
2.1 2組焦慮、抑郁狀態(tài)分析
2組干預后的SAS評分、SDS評分均較干預前降低,其中實驗組干預后的SAS評分、SDS評分低于對照組,Plt;0.05。如表1:
2.2 2組再出血發(fā)生情況分析
實驗組中,2例出現(xiàn)再出血的情況,其再出血發(fā)生率為6.67%;對照組中,9例出現(xiàn)再出血的情況,其再出血發(fā)生率為30.00%。實驗組再出血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lt;0.05)。
3討論
聚集解決模式與相較于傳統(tǒng)問題解決模式,其是一種充分相信自身潛能、資源、力量、尊重個體的干預模式,主要是在心理治療和咨詢中應用,其對患者的治療和康復,有著積極的意義[3]。
本研究顯示,2組干預后的SAS評分、SDS評分均較干預前降低,其中實驗組干預后的SAS評分、SDS評分低于對照組;實驗組再出血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聚集解決模式護理干預,不僅可更好對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的再出血率控制,且可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聚集解決模式護理干預,不僅可對問題解決,且可對各種資源調(diào)動來對健康維護,培養(yǎng)患者的想象力以及自身創(chuàng)造力。給予聚集解決模式護理干預,其將解決問題納入護理的內(nèi)容中,強調(diào)對問題解決以及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在要求護理人員能夠重新思考護理的哲理,將護理的重點落實至引導患者對自身資源構建解決方案利用中,從而更好促進患者病情的恢復[4-5]。
綜上所述,給予聚集解決模式護理干預應用于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中,有著較高的價值,可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對其再出血的發(fā)生進行控制,意義重大,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金鳳敏,蘇秀萍,洪彩燕等.循證護理在預防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患者中的應用[J].醫(yī)療裝備,2016,29(5):198-199.
[2]吳小榮.飲食干預對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患者的影響[J].母嬰世界,2016,16(13):238,243.
[3]虞月文,呂敏芳,錢愛娟等.聚集解決護理模式對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再次出血的預防作用[J].中國農(nóng)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16,36(2):246-248.
[4]孫蕊,周麗娟,張鑫彤等.多元化護理干預在內(nèi)鏡治療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實用醫(yī)學,2017,8(3):100-101.
[5]謝梅芳.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臨床護理路徑選擇[J].飲食保健,2017,4(24):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