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心理護理在兒科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采用抽簽法隨機分組,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加強心理護理。結果:觀察組患兒焦慮者占2.63%、恐懼者占7.89%、緊張者占5.26%、依從性94.74%、家長環(huán)境、態(tài)度、肢體動作及護理技能滿意度分別(90.56±1.48)分、(92.30±3.84)分、(94.55±1.55)分及(98.70±0.61)分。對照組患兒焦慮者占18.42%、恐懼者占28.95%、緊張者占26.32%、依從性65.79%、家長環(huán)境、態(tài)度、肢體動作及護理技能滿意度分別(76.41±3.82)分、(76.94±2.53)分、(84.83±1.77)分及(85.42±3.55)分。兩組數(shù)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實施心理護理,可減輕負面情緒,提高患兒的依從性,提高家長滿意度。
關鍵詞:心理護理;兒科護理;依從性
前言:兒童機體免疫力低,各類疾病的發(fā)病率高。受醫(yī)院環(huán)境、疾病、護理操作等因素的影響,患兒入院后,多伴有一定的恐懼情緒,治療依從性差,易對病情的康復造成阻礙。有研究指出,將心理護理應用到兒科護理中,對上述問題解決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于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患兒中,隨機選取76例作為樣本,闡述了心理護理的方法,觀察了護理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抽簽法隨機分組,觀察組性別:男/女=21/17,年齡(6.84±3.10)歲。對照組性別:男/女=22/16,年齡(7.00±2.48)歲。兩組患兒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以給藥、病情觀察等為主。觀察組加強心理護理,方法如下:(1)改善環(huán)境:環(huán)境過于陌生,或溫度及濕度不適宜,易導致患兒產生恐懼情緒。護理人員應在調整室內溫度與濕度的同時,保持病房清潔。為吸引患兒的注意力,可于墻壁上粘貼卡通人物的圖片,并設置電視機,為患兒播放動畫片,使其逐漸放松心態(tài),使護理依從性得以提升。(2)改善態(tài)度:與患兒溝通時,護理人員應確保態(tài)度良好,應面帶微笑,語言需輕柔、親切,使患兒感受到護理人員的善意,拉近兩者的距離,減輕患兒的負面情緒。(3)肢體動作:進行護理操作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可利用“撫摸頭部”、“牽手”、“擁抱”等方式,對患兒進行鼓勵及安慰。溝通過程中,護理人員應俯下身,使視線與患兒齊平,避免“居高臨下”,以免增加患兒的恐懼感。(4)樹立榜樣:當某患兒能夠依從護理人員進行護理操作時,護理人員應立即給予鼓勵,利用“你真棒!”、“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真是個小男子漢!”等語言,激勵患兒糾正自身的不依從行為,并為其他患兒樹立榜樣,使患兒的依從性得以提升,減輕恐懼、焦慮等情緒,促使“積極”、“向上”、“樂觀”的情緒產生。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處理數(shù)據,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P<0.05視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兒心理狀態(tài)與依從性
觀察組患兒焦慮者占2.63%、恐懼者占7.89%、緊張者占5.26%、依從性94.74%,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
2.2 家長滿意度
觀察組家長環(huán)境、態(tài)度、肢體動作及護理技能滿意度分別(90.56±1.48)分、(92.30±3.84)分、(94.55±1.55)分及(98.70±0.61)分,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導致兒科患兒存在負面情緒的原因,與環(huán)境陌生、護理人員態(tài)度差等因素有關。兒科患兒數(shù)量多,護理難度大,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往往較大[1]。因此,常規(guī)護理方法往往存在一定的漏洞,護理人員難以全面關注患兒的情緒,家長滿意度有待提升。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實施常規(guī)護理后,患兒焦慮者占18.42%、恐懼者占28.95%、緊張者占26.32%、依從性65.79%。通過以上數(shù)據可以看出,常規(guī)護理方法,難以減輕患兒的負面情緒。
為促進患兒病情康復,改善醫(yī)院的信譽與形象,本院將心理護理作為重點,納入到了兒科的護理內容中,取得了良好的護理效果[2]。護理期間,積極改善病房環(huán)境,可減輕患兒的陌生感,使其逐漸放松。以良好的態(tài)度、親切的姿勢與患兒溝通,可拉近與患兒的距離。通過樹立榜樣的方式進行護理,可實現(xiàn)對患兒的激勵,使其負面情緒得以進一步減輕。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實施上述心理護理措施后,患兒焦慮者占2.63%、恐懼者占7.89%、緊張者占5.26%、依從性94.74%、家長環(huán)境、態(tài)度、肢體動作及護理技能滿意度分別(90.56±1.48)分、(92.30±3.84)分、(94.55±1.55)分及(98.70±0.61)分,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優(yōu)勢顯著(P<0.05)。
綜上所述,實施心理護理,可減輕負面情緒,提高患兒的依從性,提高家長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周楊.心理護理對兒科危重癥患兒心理行為反應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36):129+137.
[2]馮春梅,吳曉珍.家屬安慰和心理護理對兒科急診醫(yī)患糾紛發(fā)生率的作用[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8,26(0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