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是臨床常見的病理狀態(tài),可見于各種疾病。貧血狀態(tài)提示疾病存在或提示某種疾病的嚴重程度,嚴重貧血可以是使某些患者致死性危險因素之一,臨床貧血主要通過實驗室檢查Hb水平診斷貧血程度。有研究表明血紅蛋白的濃度與血液的CT密度呈正相關(guān)性,當出現(xiàn)貧血時,血紅蛋白濃度會降低,血液CT值隨之降低,而室間隔的CT值是不變的,在平常工作中,我們常??吹阶笮氖已好芏冉档汀⑹议g隔及左心室壁密度增高,往往證實為貧血,在胸部平掃CT上通過測量室隔差值(室隔差值=室間隔CT值-左心室CT值)診斷貧血程度,利用簡單快速的CT檢查為臨床提供有力的預判。
1" 材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回顧性分析近5年來在本院行CT檢查的貧血及同期非貧血患者共106人,其中男54例,女42例,平均年齡66歲,經(jīng)本院臨床及實驗室檢查診斷為輕度貧血患者26例,中度貧血患者40例,重度貧血19例,作為研究組,同期在本院選取無貧血健康者21例,作為對照組。診斷貧血標準:成年男性Hb < 120 g /L,成年女性( 非妊娠) Hb < 110 g /L。貧血程度測量標準: Hb 水平( 90 ~ 120) g /L 為輕度貧血,女性為( 90 ~ 110) g /L;( 60 ~ 90) g /L 為中度貧血;( 30 ~ 60) g /L 為重度貧血,低于30 g /L 為極重度貧血( 本組樣本中未涉及) 。
1.2 儀器與方法" 使用Philips16層螺旋CT掃描儀,所有病例患者行胸部CT平掃。掃描參數(shù):螺距0.75 mm,矩陣512×512,管電壓120kV,有效管電流200 mAs,掃描層厚5mm,層距5mm?;颊呷⊙雠P位;掃描范圍:常規(guī)從肺尖掃至膈面,全部病例均做2 mm及0.5mm薄層重建。
納入條件:①年齡≥18歲;②臨床未輸入影響血液CT值的高蛋白和血制品等。排除影響CT檢查結(jié)果的其它因素:①植入有心臟起搏器,體內(nèi)外金屬異物患者;②血管炎性病變,糖原聚集癥等影響心肌心腔密度的疾病患者;③明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及瓣膜鈣化者。
1.3 影像測量分析" 在標準縱隔窗(窗寬250HU,窗位40HU)圖像上分析,選擇圖像中心層面畫感興趣區(qū),測量患者左心室、右心室、室間隔CT值及計算出室隔差值。對所有樣本進行分組測量。
1.4 統(tǒng)計分析" 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利用SPSS21.0 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取%表示, 計量資料采用x±s 表示, 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85 例不同程度貧血患者及21例非貧血患者的Hb水平,右心室CT值、左心室CT值、室間隔CT值及室隔差值的均數(shù)、標準差見表1。P值均< 0.00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由此得出左心室、右心室及室間隔CT值差值與血紅蛋白濃度存在正性相關(guān),且血紅蛋白濃度越低,即貧血程度越大,室間隔差值越大,對診斷貧血的靈敏性越高。
3 討論
貧血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癥狀之一, 臨床貧血的診斷主要通過檢測外周血Hb水平來確定,純水的CT值等于0 Hu, 當水里含有其他成分時, 對X線衰減增加, CT值將會增加, 血液里最主要成分是血紅蛋白, 血紅蛋白濃度對血液的CT值起主要作用[1]。當發(fā)現(xiàn)胸腹部 CT 平掃腹主動脈密度減低, 就可以提示貧血的存在[2]。張在鵬等〔3〕認為腹部采用軟組織窗( 窗寬40 Hu,窗位120~ 200 Hu) 應用“窗技術(shù)”可更好地觀察圖像,心腔低密度更易被發(fā)現(xiàn),以“窄窗”最佳,并提出了左心室舒張期且靠近室間隔時是CT 值測量的最佳位置。國內(nèi)外大量研究表明胸部CT平掃也可提示貧血的存在[4]。Doppman等第一次提出嚴重貧血的患者CT平掃血液密度減低, 可以肉眼分辨出心室腔和室壁形態(tài), 并提出在胸部CT平掃圖像上如果可以分辨出室間隔則提示有嚴重貧血的存在[5]。胸部CT平掃左心室密度減低,肉眼可以區(qū)分室間隔及左心室形態(tài)和密度差的病例可以大致判定患者貧血狀態(tài),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大致判斷貧血患者Hb含量范圍[6]。
參考文獻:
[1]黃海霞,胸部CT平掃在貧血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醫(yī)學影像雜志,2017,3,259-260.
[2]龐永亮,原桂梅,田永開,等.胸腹部CT平掃診斷貧血的臨床價值[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5,3,261-262.
[3]張在鵬,胡浩,廖美焱,等. 心腔低密度———一個有意義的CT 征象〔J〕.放射學實踐,2003; 19( 2) : 98-100.
[4]周清清,呂建林,方思月,等.胸部CT平掃診斷貧血程度最佳閾值的初步研究[J]. 臨床放射學雜志,2017,10,1429-1432.
[5]Doppman JL,Riennmuller R,Lissner J. The visualized interventricular septum on crrdiac computed tomography: a clue to the presence of severe anemia [J]. J Comput Assist Tomogr,1981,5,157-160.
[6]劉藝,劉心,龐崍林,胸部CT平掃在臨床診斷貧血中的應用價值[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29,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