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前瞻性護理干預措施在老年呼吸疾病患者臨床護理過程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選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84老年呼吸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數(shù)字隨機表法將所有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措施,觀察組患者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次采用前瞻性護理干預措施,比較兩組研究對象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和感染率。結果:經(jīng)組間比較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的感染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研究對象(P﹤0.05);且觀察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的生活質量評分也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較大,且該差異經(jīng)統(tǒng)計學軟件驗證存在意義,P﹤0.05。結論:利用前瞻性護理干預措施對老年呼吸疾病患者進行臨床護理干預,能夠顯著降低患者的感染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且護理效果較高,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前瞻性護理;老年;呼吸疾病;生活質量評分;感染率;護理效果
呼吸系統(tǒng)疾病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疾病。在臨床上,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會出現(xiàn)咳嗽、痰多和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嚴重者會因呼吸衰竭而導致死亡,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1]。在本研究中,將通過組間比較的方式探究前瞻性護理干預措施在老年呼吸疾病患者傳染率和生活質量的影響,具體研究內容請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84老年呼吸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研究對象均經(jīng)臨床檢測確診為呼吸系統(tǒng)疾病。采用數(shù)字隨機表法將所有研究對象分為兩組,分別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選取42例研究對象。在對照組中,男22例,占比52.38%,女20例,占比47.62%;年齡64-79歲,平均年齡(71.82±4.46)歲;其中肺心病患者6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18例、支氣管哮喘患者15例、其他疾病患者3例。觀察組中,男21例,占比50.00%,女21例,占比50.00%;年齡53-79歲,平均年齡(72.37±4.39)歲;其中肺心病患者5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18例、支氣管哮喘患者13例、其他疾病患者6例。兩組研究對象在一般資料方面無顯著差異,且組間差異經(jīng)統(tǒng)計學軟件驗證無意義(P﹥0.05),可以進行本研究中各項觀察指標的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患者常規(guī)護理干預措施,其中包括生活護理、環(huán)境護理和心理護理等。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予以患者前瞻性護理干預措施,具體護理內容如下。
首先,護理人員應當根據(jù)患者臨床檢測結果和臨床癥狀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初步評估,并通過簡單的交流拉近護患間的關系,并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根據(jù)評估結果和患者一般資料為所有研究對象制定出相應的護理方案,在護理方案制定完成后還應當交于醫(yī)生進行評估完善,以保障護理工作的有序進行[2]。其次,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當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了解患者的一般資料,并向患者進行病因、病情和治療手段的宣教,提高患者對于疾病的了解程度,在提高患者對于疾病重視程度的同時提升患者的治療信心,增強患者的依從性,為臨床護理和治療提供方便。同時,護理人員在于患者進行交流的過程中還應當有意識的對患者的負面心理進行疏導,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治療心態(tài)[3]。再次,護理人員應當做好隔離工作,應當重視病房內的清潔,注意開窗通風和消毒,患者換下的被褥要嚴格進行消毒,避免感染?;颊哂H朋好友在進行探視時要嚴格對探視時間進行控制,并在出入病房時做好消毒工作,避免傳染。最后,護理人員應當幫助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并幫助患者制定適量的鍛煉計劃,幫助患者保持良好的身體素質,加快患者的身體恢復速度。
1.3 評定標準
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生活質量自評量表》對所有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定,該表采用百分制,分數(shù)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
記錄所有研究對象的感染例數(shù),并在整理歸納后進行組間比較。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所有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和感染率數(shù)據(jù)輸入SPSS 21.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以(`x±s)表示平均分數(shù),計數(shù)資料采用例(n)、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或X2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P﹤0.05代表數(shù)據(jù)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經(jīng)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的生活質量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觀察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感染率比較
經(jīng)比較,觀察組感染2例,占比4.76%,對照組感染11例,占比26.19%。觀察組患者感染率顯著低于對照組(X2=5.8245,p=0.0158)。
3 討論
在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感染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研究對象(P﹤0.05);且觀察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的生活質量評分也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得出這一結果的原因在于,前瞻性護理干預措施能夠通過提前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為患者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方案,并通過病情評估和抗感染護理等方式降低護理過程中出現(xiàn)意外的概率。并且,前瞻性護理還通過心理護理、健康知識宣教、飲食護理和鍛煉方案制定等方式加快老年患者的身體恢復速度,從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4]。
綜上所述,利用前瞻性護理干預措施對老年呼吸疾病患者進行臨床護理干預,能夠顯著降低患者的感染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且護理效果較高,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畢甜甜.前瞻性護理對老年呼吸疾病患者感染率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保健文匯,2016(5):52.
[2]唐煜.前瞻性護理對老年呼吸疾病患者感染率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8,16(18):254-255.
[3]陳翠霞.前瞻性護理對老年呼吸疾病患者感染率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養(yǎng)生保健指南,2017(21):180.
[4]紀叢,關菲,彭艷華.前瞻性護理對老年呼吸疾病患者感染率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9):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