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法仁 劉玉紅 薄琳 劉新剛
武警山東省總隊醫(yī)院中國武警外耳再造中心(濟南250014)
在外耳再造手術中,胸部術區(qū)取皮加取肋軟骨,術后遺留創(chuàng)面較大,縫合困難,縫合后切口仍張力大有裂開的風險。因此,我們設計發(fā)明了一種外耳再造手術用縫合裝置[1],取得了較好的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收集我院外耳再造中心2013年12月至2017年12月住院的患者640例,按照患者的手術時間順序編號然后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以上患者均通過胸部取皮加取自體肋軟骨的方法行外耳再造術[2]。其中對照組260例,男202例,女58例,年齡6~35歲,平均年齡11歲,先天性小耳畸形247例,外傷7例,燒傷3例,腫瘤術后3例;實驗組380例,男335例,女45例,年齡6~38歲,平均年齡12歲,先天性小耳畸形352例,外傷16例,燒傷7例,腫瘤術后5例;兩組病例年齡、身高、體重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1 手術方法
對照組:在右季肋部相當于第七肋軟骨的位置做6-8cm的橫梭形切口,取約4*8cm大小皮膚,剪成中厚皮片備用,然后根據健側耳廓的大小,決定取7、8或者6、7、8肋軟骨雕刻耳廓支架用。取皮及肋軟骨后,將切口兩側沿深筋膜作廣泛潛行分離,以使其兩側松弛皮膚縫合張力減小,常規(guī)方法間斷縫合皮下組織及皮膚減張縫線以兩側皮緣能對齊為準打結。實驗組采用實用新型專利的一種外耳再造手術用縫合裝置縫合(見圖1),首先將紐扣2置于切口兩側,每側的紐扣2一一對應平行,用縫合針帶動手術縫合線1依次穿過這些紐扣2的扣眼3,然后收緊手術縫合線1,即可將皮膚及皮下組織層縫合固定,這樣手術縫合線1與皮膚的接觸處變?yōu)榱伺c紐扣2的接觸,張力完全作用于紐扣2上了,在手術縫合線1收緊時的拉力不會損傷皮膚;此外,紐扣2底部通過圓弧凸起4與皮膚接觸,也避免了直角接觸時對皮膚的損傷,縫合后更加舒適??p合后無菌敷貼包扎,腹帶固定。(見圖1、圖2)。
1.2.2 觀察指標
兩組均在7天拆除普通縫線,14天拆除減張縫線。對比各組間切口術后愈合情況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切口甲級愈合例數(shù)及切口裂開例數(shù)。
圖1 外耳再造手術用縫合裝置模式圖Fig.1 Model of the suture device for auricular reconstruction
圖2 用外耳再造手術用縫合裝置縫合后(胸部切口已拆線)Fig.2 After the demolition of stitching from thoracic incision with the suture device for auricular reconstruction(thoracic incision has been removed)
采用SPSS17.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組間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切口甲級愈合率為98.2%,對照組為95%,兩組甲級愈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實驗組患者術后有4例切口裂開,裂開率為1.1%,對照組患者術后有9例切口裂開,裂開率為3.6%,兩組間切口裂開率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 1)。
表1 專用縫合裝置與傳統(tǒng)減張縫合術后恢復情況比較Table 1 The special suture deviceand traditional tension-reduced suture 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recovering conditions after the operations
外耳畸形的原因有先天畸形、創(chuàng)傷、燒傷[3]以及耳部腫瘤[4]等。目前胸部取皮加自體肋軟骨耳廓支架移植耳廓再造術是治療該病的主流方法之一[5]。但是術后胸部切口的愈合質量一直是耳整形外科醫(yī)師關注的問題之一。研究證實切口縫合時皮緣間的張力大小對胸部傷口愈合影響明顯。目前臨床常用的減張縫合法存在一些缺點與不足,如容易切割皮膚及皮下組織張力較大,易造成再次裂開的風險等。我科使用一種外耳再造手術用縫合裝置后,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見表1),隨訪半年至3年,切口愈合好。
胸部切口裂開是胸部手術后的嚴重并發(fā)癥之一,據統(tǒng)計國內外胸部切口的裂開率為0%~3%,國內有報道為0.5%~1%[6]。胸部切口愈合的影響因素主要有患者本身過度肥胖、營養(yǎng)狀況差、切口張力大以及操作者打結過緊致切口血運不良等,都會對切口的愈合產生影響[7-9]。本組病例胸部切口裂開的主要原因是切口張力過大。預防和治療胸部切口張力過大導致切口裂開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是切口減張縫合。傳統(tǒng)減張縫合的張力作用在縫線下小面積的局部組織上,皮膚及皮下組織易被切割而使減張線松動,從而失去了減張作用,影響縫合效果[10]。
本次實驗我們對380例患者采用手術專用縫合裝置,對另外260例患者采用傳統(tǒng)減張縫合。結果發(fā)現(xiàn),不論是在切口甲級愈合還是切口裂開方面,采用專用縫合裝置,切口術后愈合情況均優(yōu)于傳統(tǒng)減張縫合。本研究利用紐扣進行減張縫合,將之前直接作用于皮膚上的張力作用于紐扣上,減小了手術縫合線對皮膚的張力,大大減少了對皮膚的二次損傷;手術專用縫合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為患者的快速恢復提供了便利,減輕了患者的痛苦,適用于先天性小耳畸形需外耳再造胸部取皮的患者,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該專用縫合裝置的使用能有效提升患者傷口愈合的效果,患者術后的愈合時間更短,從而減少感染發(fā)生的風險,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