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思政課堂”到“課堂思政”,要讓思政教育在群舞中領舞,就要在各學科教學中運用豐富的教學語言內涵,在課堂德育實踐中切實轉變話風,糾正傳統(tǒng)專業(yè)課課堂遇到思想政治教育就板起面孔講理的陋習。以“習近平總書記話語風格”為研究和實踐方向,構建起與新時代大學生心理相符合相適應的語言體系,是各學科教學中可以借鑒的教學語言方法。
【關鍵詞】“習式風格” 課堂德育 語言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0-0083-01
“習式風格”簡單來講就是善于用大白話和大實話以淺顯具體的說理展開,用深入淺出的群眾語言解疑釋惑。相比起華而不實,虛浮佞巧的說教,口語化接地氣的實事求是更加能打動人心。語言是思想的外衣,習總書記在各種場合都用有生活氣息的話來表達思想,讓聽慣了大話、套話、空話和“官話”的普通百姓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覺,深邃的思想有了更為流暢有力的載體,思想的傳播和傳唱就更加深入人心。我們教育工作者要將這種可親可近的語言方式貫穿到我們工作的立場、觀點、看法中去,將這種可學可用的好方法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做好“課堂思政”德育教學工作,就要注重學習習總書記平實質樸、清新自然的語言風格
在習總書記在各個場合的論述中,我們經常能夠聽到他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灌輸”和“說教”變成生動有趣的闡述。習總書記用人生的第一顆扣子來比喻青年人價值觀;用“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來闡明個人的前途命運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的關系;像海綿汲水一樣汲取知識來提醒青年人惜時如金;用“缺鈣”“軟骨病”來形容理想信念的缺失;用保持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來告誡青年人不可做時代的看客和過客,這都源于習近平總書記有著長期基層工作的經驗。梁家河歲月讓他與人民群眾有著密切聯(lián)系;常年的心系百姓,使得他充分調研了社情民情,這些都為他生動的語言提供了有效的來源。我們的專業(yè)課里也有大量鮮活生動的案例,可以在舉例的時候緊貼德育教育,達到親切樸實的教學效果。
二、做好“課堂思政”德育教學工作,就要注重靈活運用習總書記精彩的“金句”
對于大學生而言,“習式金句”是習總書記在各個重要場合引經據典、言簡意賅、生動風趣又意蘊深遠的表達,由于媒體的關注和報道,在學生群體里傳播力強說服力高,是很好的德育教材。同時“習式金句”語義明確,通俗易懂,不但告訴了學生專業(yè)學習中如何堅持不懈攻堅克難,而且告訴了學生通過找尋人生坐標探尋人生意義的具體方法?!安煌跣模降檬冀K”是十九大以來習總書記傳播度最高的金句,這句話原本來源于佛經,但是今天當我們提到這句話首先想到的是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想到的理想和信念的堅持和堅守?!罢业阶畲蠊s數,畫出最大同心圓?!笔橇暱倳浽诮y(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中提到的“金句”,今天在做學生德育工作時,在團結民族學生、做好特殊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的時候,我們最愛說的就是“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睂W習習總書記的“金句”、用好習總書記的“金句”就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只有這樣我們的語言和運用才能有底氣、有擔當、有分量。
三、做好“課堂思政”德育教學工作,就要注重用具有青春特點,時代氣息的話語展開敘述
研究青年一代的心理特點,講些貼近青年人的話是我們從習總書記講話中得到的最大的啟示。2013年5月,習近平同各界優(yōu)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時指出:“現(xiàn)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在提到年青人應當樹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時他又強調:“青年時代,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獲,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青年時期多經歷一點摔打、挫折、考驗,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要歷練寵辱不驚的心理素質,堅定百折不撓的進取意志,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變挫折為動力,用從挫折中吸取的教訓啟迪人生,使人生獲得升華和超越?!崩硐牒托拍钍乔啻鹤蠲利惖囊荒辽彩悄昵嗳诵牡讑^斗的源泉,習總書記用青春的語言鼓勵青春的一代,把話說到了年青問的心坎上。怎么奮斗呢?2014年5月,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又提到:“青年有著大好機遇,關鍵是要邁穩(wěn)步子、夯實根基、久久為功?!苯又钟面告傅纴淼恼Z氣對青年人說:“心浮氣躁,朝三暮四,學一門丟一門,干一行棄一行,無論為學還是創(chuàng)業(yè),都是最忌諱的。“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薄俺晒Φ谋澈?,永遠是艱辛努力。青年要把艱苦環(huán)境作為磨煉自己的機遇,把小事當作大事干,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只要堅韌不拔、百折不撓,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溫和、平實的話語讓青年人倍感親切,一下子就拉近了與青年人之間心的距離,青年人能很輕易感受到字里行間話里話外的真誠和情感。
四、做好“課堂思政”德育教學工作,就要注重挖掘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經典言論
習總書記說,他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這就是為何他在各種場合能夠將古今文化優(yōu)秀成果信手拈來、得心應手運用自如的原因。王國維關于治學的三種境界被習總書記用來告誡我們不懈追求理論學習時,顯得恰如其分,他提醒我們要堅持理論學習:“要有‘望盡天涯路的追求”,有耐得住‘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清冷和‘獨上高樓的寂寞;也要有‘衣帶漸寬終不悔‘人憔悴的心甘情愿;更要有‘眾里尋他千百度,最后在‘燈火闌珊處去領悟真諦。”形象生動意味深長。我們能看到習總書記在告誡我們讀書的時候自己也身體力行,經典的學習讓他的豐富的語言和思辨能力上升到了哲學思考的境界,在講話的時候往往能一言概之畫龍點睛。在鼓勵年青人不可因循守舊而要積極創(chuàng)新時,習總書記用“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來闡述時代對年青人的召喚。在對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青年學子回信時習總書記說:“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這是要告訴年青人要學會從大處、根本處著眼,只有學會了根本的大道理,方可兼顧旁枝末節(jié)和其他細微處;只有把個人的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偉大事業(yè)中,個體才能成就一番事業(yè)。
說話是溝通的載體,它不僅僅是一種能力素養(yǎng)和具體觀點的展現(xiàn),也是一種教育藝術和技巧的反映,更加是教育工作者立場、觀點、態(tài)度、感情和方法的表達。要能夠在大德育領域凝聚共識獲得同頻共振,就要學習習總書記沉穩(wěn)大氣又親切自然的話風,展示真性情抒發(fā)真情感,切實觸及心靈觸及靈魂,這對糾正和改變德育空洞乏味的積弊有著重要的意義,也對新時代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加強經典著作學習,加強對習近平新時代思想的學習,邊學邊用學以致用,構建起屬于德育工作者自己的,符合新時代特點,契合新時代思想的話語體系。
作者簡介:
楊娜(1982.10.14-),女,白族,云南洱源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