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新玲
【關鍵詞】 跨學科教學;語文;數學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03—0105—01
現代科技不斷得到創(chuàng)新,并且展現出綜合的特點,各門學科出現交叉和相互滲透的關系。初中語文新課標要求,加強聯系社會發(fā)展和科技進步,加強和其他學科進行溝通,這樣可以更好地適應學生自我發(fā)展的需要,提高學生語文交際能力,并且養(yǎng)成科學的學習態(tài)度。本文主要論述了初中語文與數學的跨學科教學方式,對于相關的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一、在語文教學當中利用數學知識
1.有利于分析文章的段落層次。在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通過理解和掌握課文,設計出特定的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的同時,有利益于幫助學生分清課文段落層次,掌握文章的整體布局,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例如,在學習魯迅的《故鄉(xiāng)》的時候,教師可以設計以下題目:在文章當中我們看到幾個時間點,分別是第二日清晨、過了三四天、又過了九日。同學們可以計算作者在故鄉(xiāng)一共待了幾天嗎?學生們通過討論,可以這樣計算:2+3+9=14或者2+4+9=15天,通過設計這個數學問題,學生可以了解作者在故鄉(xiāng)一共待了多少天,可以更好地掌握文章段落層次,第二部分的開始就是“第二日”,結束就是“又過了九日”。
2.突出文章主題思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各種方法挖掘課文主題,包括設計各種數學問題,將文章主題提煉出來。例如,在學習《故鄉(xiāng)》的時候,通過文章我們可以明確,這篇文章寫于1921年1月,作者認識閏土的時候不過十多歲,離現在也有三十年了。教師可以讓學生算閏土今年多少歲,明確作者認識閏土到底在哪一年。10+30=40歲,1921-30=1891年。學生通過朗讀,可以了解中年閏土的外貌描寫,可以看出來年僅40歲的閏土就像一個和藹的老人,這主要是因為那個時代的各種原因,導致老百姓生活貧苦。1891年的農村,雖然農民生活也比較貧苦,但是可以利用自己的勞動獲得余錢,因此閏土他爸爸可以花錢給他買銀項圈。但是到了1919年之后,帝國主義勢力已經滲透到農村,再加上地主階級軍閥統(tǒng)治,閏土已經無法為他的兒子買銀項圈了,這就說明在這個時期農民生活非常貧窮,經歷了辛亥革命,農民的生活根本沒有得到改善。
3.體現文章語文的準確性。在語文教材當中出現的數字并不是無中生有的,通過前后聯系,可以體現出語言的準確性。例如,在學習《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的時候,通過閱讀可以明確在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當中,中路軍渡過30萬人,西路軍包括35萬人民解放軍,東路35萬大軍。有的學生就問,真的有百萬大軍?通過計算:35萬+30萬+35萬=1百萬,因此課文中說的百萬大軍就是真的。我們可以明確本文的標題體現出新聞語言的準確性。
4.有利于了解文章的背景。在一些課文當中存在時間提示,教師需要充分利用時間提示,引導學生明確課文寫的是哪個朝代的事情,從而了解作者的社會背景。例如,在學習《紫藤蘿瀑布》的時候,寫作時間是1982年,文章還提到了“十年前”這一時間點,而十年前就是1982-10=1972年。1972年正值我國文革時期,學生明確這一特殊年代,就可以更好地掌握作者的寫作背景。
二、 數學正負關系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1.修改病句。例題,這次會議是否能取得圓滿成功,主要取決于代表們的意見。在講述這類病句修改題型的過程中,一般是讓學生記憶,或者利用“二對一”,也就是是否屬于一個概念。這種方式學生不容易記憶,也無法充分理解。如果運用數學正負數的概念理解這個知識點,是屬于正號,否屬于負號,正負數相乘得到的是負號,但是后邊的能屬于正的,因此就無法達成一致。
2.貶官和升遷。左遷代表的就是降低官職,左遷也就是下遷,在漢代講究貴右賤左,因此貶官通常都被稱作是左遷。但是在初中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總是記不住左遷的概念,那么可以利用數學正負數的坐標軸表示出“左遷”,這樣就會變得更加清晰、簡單。0點向左就是負數,那么就很容易聯想到貶官,而右遷也可以利用同樣的道理。
通過以上綜合論述,在語文教學當中,存在很多知識點緊密聯系著數學學科的情況,在實際教學當中引入相關的知識點,可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數學和語文學科屬于平行不相交的狀態(tài),只有通過整合,才可以在基礎性課程當中滲透研究性學習,促進初中語文和數學學科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避免發(fā)生偏科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