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萍
【關(guān)鍵詞】 小學語文;作文;批改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07—0104—01
作文批改教學中,教師建構(gòu)“指導—自主”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良好習慣,盡最大努力提高學生作文水平,培養(yǎng)作文興趣。學生在互改作文中集思廣益,取長補短,擴大了受教育面,更有利于把文章寫好。
一、授之以漁,會改會批,著重培養(yǎng)學生自己批改作文的能力
對于學生來說,自改作文是一件較難的事,要達到訓練的目標,教師不能操之過急,一開始就讓學生自改,他們是改不好的。因此,教師要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和步驟,扶著他們上路,并送上一程。1.指導學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使學生能自改其文”,作文批改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發(fā)展學生的智力、能力。在作文教學中,筆者通過教給學生“三步走”來修改作文:第一步要讓學生通讀作文,對修改的文章要有個總體認識和思路把控。第二步要讓學生在通讀作文的基礎(chǔ)上,對選題、結(jié)構(gòu)層次、詳略等方面作出判斷、圈畫、點批、重組重塑。第三步要讓學生對字、詞、句加以推敲,初步判斷字、詞、句使用的合理性和標點符號運用,并能準確使用修改符號進行修改。2.培養(yǎng)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作者在反復修改中才能領(lǐng)略寫出美文的巧妙之法和樂趣。要讓學生明確作文修改應(yīng)從易到難,教給學生“一判二找三糾四看”來批改作文?!耙慌小保号袛嗑砻媸欠裾麧?,格式是否正確?!岸摇保赫页鲥e別字,在原文處打上標記;找出病句,在下面劃上橫線?!叭m”:糾正錯誤的標點符號;糾正錯別字,在批語欄里寫上正字;糾正病句,寫清病因?!八目础保嚎从迷~是否生動準確,語言是否通順簡練;看中心是否鮮明集中;看首尾是否完整呼應(yīng),段落過渡是否自然流暢,結(jié)構(gòu)層次是否條理清晰;看選材是否符合實際生活具有典型性,是否圍繞中心。這樣,有步驟地反復修改才有章可循,避免了亂改一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放手讓學生自批自改。首先,教師要強調(diào)自改要求,明確批改目標,循序漸進,隨著學生自改經(jīng)驗的積累,由易到難、由少到多地增加自改要求。其次,學生批改作文時,教師要巡回查詢,隨時解決學生批改過程中碰到的難以解決的問題,對于水平較低的學生要進行個別指導。再次,學生修改后的作文,教師要給予客觀公正的評定,有進步的方面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如果修改后的作文仍存在問題,教師要指出其批改不足之處,鼓勵學生繼續(xù)修改。更有益的是,在“指導—自主”的模式中,以生為本,不但提高了學生作文批改能力,達到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目的,還變面面俱到為強化能力,變“授之以魚”為“授之以漁”,為今后“學生互改”打好了基礎(chǔ)。
二、教學相長,合作探究,激發(fā)提升學生互相批改作文的潛能
互改作文既能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可減輕教師的負擔;既可擴大學生的受教育面,又有利于提高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同時,學生在互改中可集思廣益、取長補短,提高修改作文和寫作文的興趣。1.示范引路,集體批改。教師將學生的某一篇帶有共性的作文放在投影屏幕上,組織全班學生以課堂討論的形式,針對“如何改好”,來引導學生按照批改作文的要求、方法和步驟各抒已見,實現(xiàn)信息的全方位流動,發(fā)揮教師的導向、扶助作用。2.學生結(jié)對,互批互改。教學中,教師讓同桌、前后位置或水平差異較大的兩個學生交換批改作文,也就是對批,可鼓勵學生通過交談、征求意見提出異議,討論后修改;作文批改完后,由作者審閱、詢問、交換意見等提高批改質(zhì)量。在這樣一種始終充滿融洽、平等、友好的氣氛中,學生積極大膽地參與,發(fā)揮了自主性,相互學習,共同提高。3.小組合作,共同批改。也就是三人一小組共同批改,每組好、中、差搭配組合,選出組長負責批改全過程。小組建立后,由教師指定文本,提出修改要求,確定批改重點,要多發(fā)現(xiàn)作文中值得肯定的地方,對錯誤和不足之處要提出具體的意見,重在肯定鼓勵,讓學生在鼓勵中接受和改正自己的不足。
學生批改要像一面“鏡子”,讓學生看到自己作文的優(yōu)劣得失;學生批改應(yīng)該是一座“加油站”,給學生補充向前行進的作文“能源”;學生批改應(yīng)該是一座“橋梁”,使學生到達較為理想的作文境地。
(注:本文系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小學中年級作文有效評改策略實踐研究》論文,課題立項號:GS[2017]GHB3364)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