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鳴燦
【摘要】詞匯教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顏色詞作為對外漢語教學中重要的詞群,具有常用性、復雜性和豐富性的特點。文章試從中國“五行”中的顏色范疇,即紅、黃、綠、黑、白五種基本顏色詞出發(fā),立足于HSK動態(tài)作文語料庫及對外漢語教學實踐,結合跨文化交際的內(nèi)容,對顏色詞的教學提出一點建議。
【關鍵詞】顏色詞;漢語教學;偏誤分析;教學建議
一、引言
詞匯是語言的建筑材料,所以詞匯教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但是在漢語教學實踐中,我們大多采用重語法輕詞匯的教學方式,使得詞匯教學成為漢語教學中薄弱的一環(huán)。而顏色詞作為有著豐富文化內(nèi)涵的重要的詞群,在漢語教學中也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甚至有很多學者認為顏色詞教學在漢語教學中是微不足道的。但恰恰在這樣的細微之處潛藏著我們教學的盲點。
二、顏色詞使用情況檢索
偏誤分析是對學習者在第二語言習得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偏誤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研究其來源,揭示學習者的中介語體系,從而了解第二語言習得的過程與規(guī)律。偏誤分析法是對外漢語詞匯教學的重要方法?!癏SK動態(tài)作文語料庫”是由外國人參加HSK考試的作文答卷匯集而成的語料庫,具有實時性和真實性,是我們獲得真實語料最直接的手段。通過對“HSK動態(tài)作文語料庫”中漢語學習者對“黑、白、紅、黃、綠”五種基本顏色詞使用情況的檢索,我們可以大體了解學習者可能產(chǎn)生的偏誤,并對偏誤的原因進行分析,從而對教學產(chǎn)生積極的反饋?;凇癏SK動態(tài)作文語料庫”對五種基本顏色詞的檢索結果如下。
(一)黑
“黑”按詞檢索共有89條記錄,沒有出現(xiàn)錯誤。
“黑”按字檢索共有259條記錄,出現(xiàn)6條有錯誤的記錄。其中4條是錯字,2條是錯誤標點。
(二)白
“白”按詞檢索共有62條記錄,出現(xiàn)錯誤的有4條,其中2條是錯詞:
1.所以為人父母都在{CC白}對方提出離婚要求時必須三思。
2.他們實際上常常空口假{CC白}({CC}是錯詞標記,用于標記錯誤的詞和成語;{CD}是多詞標記,用于標記文章中不應有而有的詞;{B}是別字標志,用于標示把甲字寫成乙字的情況)說話。
2條是多詞:
1.我當導游{CD白}一定會發(fā)揮能力的。
2.現(xiàn)在,人們的關系越來越薄{CD白}。
“白”按字檢索共有1252條記錄,出現(xiàn)錯誤的有19條,其中1條是錯字,15條是別字,3條是漏字。
(三)紅
“紅”按詞檢索共有93條記錄,出現(xiàn)2條錯誤,其中2條是錯詞:
1.原因是因為最近幾年中國經(jīng)濟日益發(fā)展,所以漢語就越來越熱{CC紅}。
2.比如說,最近在中國很紅{CC1紅眼}的rain。
“紅”按字檢索共有297條記錄,出現(xiàn)15條錯誤,其中4條錯字,11條是繁體字。
(四)黃
“黃”按詞檢索共有47條記錄,沒有出現(xiàn)錯誤。
“黃”按字檢索共有201條記錄,出現(xiàn)5條錯誤,其中4條為錯字,1條為拼音字。
(五)綠
“綠”按詞檢索共有43條記錄,沒有出現(xiàn)錯誤。
“綠”按字檢索共有5466條記錄,出現(xiàn)431條記錄,其中253條是錯字,129條是別字,1條是漏字,48條是繁體字。
雖然綠字本身沒有出現(xiàn)問題,但是在檢索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有些漢語學習者不大能分清“綠”和“綠色”的使用情境,錯詞2次:
1.對他們來說,不管是化學食品,綠色{CC2綠}食品,都是食品吧。
2.但人們還生產(chǎn)這種綠色{CC2綠}食品的原因是它有益健康。
多詞1次:
1.整個國家和地區(qū)合作生產(chǎn)安全的食品——{CD綠色}綠色食品。
三、顏色詞使用偏誤分析
基于“HSK動態(tài)作文語料庫”的分析和自己的一些實習經(jīng)驗,大致將漢語學習者在顏色詞上出現(xiàn)偏誤歸納為以下4種。
(一)書寫形式的偏誤
此類偏誤在初級階段的漢語學習者中較常見。在筆畫的增減方面很突出,如:
1.她是個自信而又明白{B百}事理的人。
2.最近山、田都變綠{B錄}了,花開了,天氣也越來越暖和了。
到了漢語學習的中高級階段,學生在字形上面的偏誤會減少。
(二)詞義理解的偏誤
一些漢語學習者因為對顏色詞的概念義理解不準確導致偏誤,如:
1.比如說,最近在中國很紅{CC1紅眼}的rain。
漢語學習者不清楚“紅眼”有嫉妒和憤怒的意思,造成了詞語的誤用。
(三)語言運用的偏誤
1.日本的學生造出了這樣的句子:“他們的膚色,一個是黑色,一個是健康的紅桃色。”但是根據(jù)中國的語言習慣,我們形容一個人面若桃花不用紅桃色,而是用桃紅色。說明該生對漢語的詞語搭配不夠了解。
2.泰國的學生寫道:“周圍的環(huán)境也變綠化了?!薄熬G化”這個詞是不能作補語的,應該改為“周圍的環(huán)境也變美了?!边@說明該生對漢語的語法規(guī)則掌握得不夠透徹。
(四)文化背景方面的偏誤
各種語言不僅在外在形式上存在差異,還有其獨特的文化內(nèi)涵。一種語言的發(fā)展和它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密不可分,顏色詞作為表現(xiàn)語言民族性的一個詞群更是如此。一些漢語學習者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響,不能完全理解漢語顏色詞獨特的文化意義。HSK考試出過這樣一道題:“成龍在國外很( )。”選項分別為“紅、藍、白、綠”?!凹t”是正確的,因為“紅”在中國文化里代表“紅火和熱情”并可以引申出“受歡迎”的意思。但是在考試中,許多韓國學生選擇了“白”。因為在韓國素有白衣民族的美稱,“白”在韓國的文化里表示著太陽的光,象征著光明和純潔。而“白”在中國的文化里多為貶義,代表著“孤獨肅殺和悲涼”。這種偏誤體現(xiàn)了漢語學習者的母語文化的負遷移對詞語理解產(chǎn)生的負面影響。
四、顏色詞建議探索
從上文的分析中,我們不難看出在顏色詞的教學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的。筆者僅就自己淺顯的經(jīng)驗和研究提出一些關于漢語顏色詞教學的建議,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注重教學的階段性差異
教師對顏色詞講解的深度要因人而異。面對初級水平的學習者,教師對顏色詞的講解只集中于概念義就可以,適當?shù)財U充用法,但不要過多地講解,以免學生發(fā)生混淆。隨著學習者的水平不斷地向中高級階段過渡,教師也要逐漸增加教學的深度和難度,慢慢地向漢語學習者滲透顏色詞的文化意義,使學習者對顏色詞有一個深入的了解。也就是說,初級階段的教學側重點是基本意義和語法,中高級階段就要逐漸介紹顏色詞背后蘊含的中國文化。
(二)活化詞匯的教學方法
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上對顏色詞的教學多采用直接法,即教師直接出示色卡或圖片,告知學生這個顏色詞是什么。有些教師甚至采用翻譯法,如“紅——red”“黃——yellow”使中文和英文相對應。這樣的教學雖然方便,卻不利于學習者長期地學習。即使是同一個詞,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也會有不同的含義,這樣對應的可能會造成學習者學習的僵化。學習語言的目的是交際,我們不妨在課堂上增加交際的內(nèi)容,這樣既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出現(xiàn)的偏誤,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此外,漢語教學的課堂模式也可以進行調(diào)整。受中國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的影響,有著“課堂應該以教師為中心”的潛意識。這樣的課堂有它的優(yōu)勢,但易造成課堂氛圍的沉悶。漢語的課堂一直在提倡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只是起到輔助和引導的作用。我們認為教師和學生應該是亦師亦友的關系,教師應當努力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勇敢地表達自己。這樣我們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幫助學生提高。
【參考文獻】
[1]李紅印.現(xiàn)代漢語顏色詞語義分析[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1997.
[2]國家漢語水平考試委員會辦公室考試中心.漢語等級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M].北京:經(jīng)濟科學出版社,2001.
[3]趙金銘.對外漢語文化教學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4]畢繼萬.跨文化交際與第二語言教學[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7.
[5]黃伯榮,廖旭東.現(xiàn)代漢語(增訂五版)(下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6]王潔.跨文化視角下的對外漢語顏色詞教學研究[D].西安:西北大學,2010.
[7]邱桂璐.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顏色詞教學[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