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
【摘要】完善的心理危機防范體系,對于大學生健康成長、社會化及校園和諧具有重要作用;有效的心理危機快速反應機制,對于大學生及時解困、恢復心理穩(wěn)定狀態(tài)和解決大學生的實際問題意義非凡。心理危機的快速反應機制包括危機預警、處理原則、處理計劃、事后干預及對潛在危險復發(fā)性進行評估。
【關鍵詞】心理危機干預;快速反應機制;輔導員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18年度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思政專項課題研究成果,課題名稱為“大學生心理危機防范和快速反應機制研究”,編號為SZTS201807。
一、快速反應機制對于處理心理危機事件的意義
心理危機是由失調的應激反應所引發(fā),當個體缺乏適當?shù)那榫w疏導和應對策略時,負面情緒將會累積,直至心理或行為危機事件顯現(xiàn)。心理危機發(fā)生前,輔導員們需要用自身貼近學生的優(yōu)勢及時進行防范和預警,盡可能地將危害減輕;當心理危機事件發(fā)生后,輔導員們需要掌握一套系統(tǒng)且普遍使用的危機處理快速反應機制,減少事件的負面影響及在學生群體中造成的恐慌。
大學生在發(fā)生心理危機事件后,如果得不到及時、準確的社會支持和疏導,原有的心理平衡水平得不到恢復,則可能導致各類心理和精神問題,進而產生自殺或暴力沖突事件。因此,在學生工作中建立有效的心理危機干預與快速反應機制對于盡可能減少心理危機對學生的傷害意義重大。心理危機的快速反應機制需要包括危機預警、應急策略、處理計劃、干預方法及危機事件中大學生的自我成長等方面。
二、大學生心理危機防范及問題解決組織構成
處理心理危機事件的快速反應機制是危機干預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心理危機的預防和干預過程中,首先應明確大學生心理危機工作各組織機構的職責、權利和義務,以心理危機干預全過程為主線,明確危機預防、預警、應急響應、善后處置等環(huán)節(jié)的主管部門與協(xié)作部門。危機干預工作小組,應當包括校級危機管理領導小組、二級學院危機預警小組、學生自我管理及危機監(jiān)察小組三個層級。在突發(fā)心理危機事件發(fā)生后,三個層級保證渠道通暢,互相反饋信息,保障能及時提供切實可靠的支持。
應建立主管領導負責的學校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領導小組,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領導小組應成為學校的常態(tài)部門。第二領導層次為學院相關思政工作者構成的危機預警級干預小組,成員包括學院領導班子、心理輔導員、輔導員、班主任等。在心理輔導中心專門的心理危機干預部門的指導下,對學生個體或群體的危機做出反應,制定危機干預措施,與有關的機構或部門加強廣泛的聯(lián)系和溝通,集中調動和使用資源做好充分準備。第三級心理危機監(jiān)測主干力量為學生干部群體,包括班級心理觀察員、寢室長、學生黨員等各干部,發(fā)揮朋輩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能力,在日常心理健康宣傳中起到促進作用,在突發(fā)心理危機出現(xiàn)時能夠協(xié)助老師們進行危機干預。
三、大學生心理危機的快速反應機制
(一)處理原則
心理危機事件發(fā)生后,堅持生命第一、全面掌握、積極研判、妥善處理的指導思想和處理原則。心理危機干預是危機救援工作的一部分,人身安全的防護是危機處理快速反應機制的第一要務。當心理危機事件發(fā)生后,對有效信息的迅速搜集是問題解決的基礎,輔導員需要充分調動資源,全面掌握相關信息,為危機事件的研究判斷做好準備。心理危機的處理需要具有專業(yè)知識的心理咨詢師、精神衛(wèi)生中心進行援助,為了提升處理的有效性,需要爭取多部門的配合。
(二)快速反應機制
1.生命第一,積極傾聽。在心理危機事件出現(xiàn)時,如何使學生擺脫危險境遇是當務之急。輔導員需要第一時間到達現(xiàn)場,避免給當事學生過度的刺激,充分傾聽、尊重和認可他的感受。對于無法趕到現(xiàn)場的危機情況,應由具有相同資質的老師前往進行緊急干預。
2.控制局面,減小危害。全面掌握危機事件產生原因及事件影響,控制局面避免次生傷害。在場的人員需要使用有效的保護性約束手段對心理危機學生進行約束,并采取必要的保護性措施。
3.家屬到場,醫(yī)教結合。當出現(xiàn)需要就醫(yī)情況時,要緊急聯(lián)系監(jiān)護人進行送醫(yī),若監(jiān)護人無法及時到達,在獲得授權后學校及時送醫(yī);當監(jiān)護人不配合且學生情況危急有自傷或傷害他人的傾向時,撥打110、120強制送醫(yī);若學生出現(xiàn)情緒失控、思維混亂、知情意不協(xié)調等情況,需要聯(lián)系精神衛(wèi)生中心送醫(yī)治療。
4.及時通報,全程監(jiān)護。根據(jù)情況的嚴重程度,輔導員盡快將危機事件以書面形式報送給危機干預領導小組,獲得上級工作小組的意見指導。同時通報心理輔導中心,進行緊急心理干預。對于有傷人或自殺意向的危機學生,需要派專人進行24小時看護,以免危機事件反復。
5.部門合作,準確研判。盡可能地尋求各個部門的援助,聯(lián)系學校保衛(wèi)處、醫(yī)務室獲得有效資源。二級學院領導小組召開聯(lián)席工作會議,邀請當事學生監(jiān)護人到校共同干預,必要時候尋求110、120幫助,對于有嚴重心理問題或精神問題的學生進行轉介治療。
6.輿情指導,全面掌握。輔導員對心理危機事件造成的網(wǎng)絡輿情進行積極引導,避免事件被謠傳造成學生中的恐慌和對當事人造成精神壓力。
7.準確評估,重點關注。心理危機學生的同學、室友、朋友等介紹當事人近期的反常表現(xiàn),輔導員進行分析并撰寫危機事件情況說明。分析危機事件發(fā)生的原因,進行心理評估,給予支持性心理輔導和治療,必要時協(xié)調安排專家組成員參與危機干預。對當事學生進行危險性評估,并加入重點關注學生名單。
四、后期跟蹤干預方法
(一)預后情況其后期事務性管理
若心理危機學生情況嚴重需要休、退學,輔導員應協(xié)助家長盡快辦理休、退學手續(xù)或由家屬撰寫委托書,委托學院相關老師全權辦理學生休學的相關手續(xù),并制定在家中的康復方案。如對學生的評估結果表明可繼續(xù)留校學習,則學院需將潛在風險以及家長需要注意的事項一一告知,并在書面意見上做清晰表述。
(二)對心理危機事件進行翔實記錄
在事件處理過程中,輔導員需做好資料收集與保存工作,以便歸類存檔和工作參考。對于涉及法律規(guī)范的權益相關事宜,需要對家長進行準確告知,并闡述后續(xù)學生潛在危機,家長簽署告知書并由學院存檔。其他書面材料包括個案情況表、重要通話及短信記錄、照片材料及事情經(jīng)過等原始材料。
(三)對危機事件學生進行重點關注
學院心理輔導員對學生進行定期心理約談,跟蹤其心理動態(tài),幫助其加強心理建設。必要時與醫(yī)教結合的精神衛(wèi)生中心等,合作建立危機學生的重點關注檔案,獲得專業(yè)的精神科醫(yī)生指導,幫助學生改善心理危機狀況。幫助其建立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引導周圍同學對其進行觀察和幫助,及時向輔導員反饋其學習、生活和心理情況。通過心理危機快速反應機制的跟蹤環(huán)節(jié),提升學生逆境適應能力,重視其在心理危機中的自我成長。
(四)對心理危機事件涉及團體進行干預
了解心理危機事件對當事學生周圍同學的影響,進行團體危機干預,對現(xiàn)場其他人的焦慮、恐慌情緒給予必要的安慰性疏導,提升學生自愈力。強調事件中能獲得的正向力量,為團體提供舒緩心理壓力的資源,幫助學生構建社會支持系統(tǒng)。
(五)加強普適性心理健康宣傳教育
通過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講座、團輔活動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矯正不良的認知及行為,提高應對及環(huán)境適應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建立一支有效且專業(yè)的心理朋輩互助站,掌握幫助和關懷出現(xiàn)心理危機的同學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學會自助與助人。
五、危機解除,總結反思
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包括防范和危機事件處理兩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危機事件干預重在防范。完善的危機防范、預警及快速準確的反應機制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對大學生的傷害。
(一)加強心理危機防范,提升學生抗挫折能力
將心理危機控制在萌芽狀態(tài),要求學校建立完備的危機防范、預警系統(tǒng)。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完善的心理咨詢制度、心理普測、重點關注排摸、心理輔導員技能培訓等,都屬于提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危機防范內容。心理危機防范能夠幫助大學生面對各種社會突發(fā)事件,正確對待各種心理危機,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適時克服心理障礙,最終在危機中獲得成長。
(二)提升輔導員工作細致度,不斷總結有效工作經(jīng)驗
對學生情況了解得越透徹,對心理危機事件的解決幫助就越大,輔導員要充分利用學生心理觀察員及各類班干部獲得潛在心理危機學生的最新信息,及時跟進,防微杜漸。輔導員對于不同原因引起的心理危機,防范及處理方式會有很大的差別,機制研究需要探尋出具有普適性的方法流程,這需要學生工作者互相學習交流,總結大量的案例處理經(jīng)驗,提煉輔導員實際工作中的有效危機防范和快速處理方法。
當心理危機事件發(fā)生后,學生工作隊伍必須要掌握快速、有效的干預技術和方法,充分整合資源,進行積極研判,妥善處理??焖俜磻獧C制的建立有利于使心理危機學生重建心理平衡,減輕危機的傷害。心理危機的干預是一個長期性的工作,學生工作隊伍不僅要重視緊急事件的快速反應,而且要加強危機后的追蹤干預和評估,確保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程婧,孟莉.近十年國內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研究述評[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5(03):80.
[2]甄治國.關于校園管理建立預警機制的探討[J].人力資源管理,2010(1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