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雨,崔紅艷,季燕華
(南通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心內科,江蘇 南通 226006)
近年來,老齡化的不斷加劇,老年高血壓發(fā)病率不斷上升,睡眠障礙是高血壓患者常見的臨床主訴,大量數(shù)據(jù)顯示[1],約60%的老年高血壓患者存在睡眠障礙。由于高血壓患者受到情緒等多因素影響,造成病情反復發(fā)作,血壓不穩(wěn)定,在單純藥物治療下無法取得滿意效果,且患者常出現(xiàn)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因此,為促進患者身心健康發(fā)展、改善睡眠質量、提高生活水平,本研究調查老年高血壓患者睡眠質量及焦慮水平,為后期制定相應的干預措施提供參考依據(jù)。
選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壓患者60例作為觀察組,本研究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其中,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齡(69.47±5.29)歲,飲酒史26例,吸煙史34例。另選取同期在我院進行體檢的健康老年人作為對照組,其中,男30例,女30例,平均年齡(49.06±6.09)歲。納入標準:年齡≥65歲;觀察組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高血壓相關診斷標準,舒張壓≥90 mmHg或收縮壓≥140mmHg;意識清晰,可自主交流;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精神障礙,無法自主交流;參與本研究前1個月服用精神類或鎮(zhèn)靜類藥物;存在其他嚴重軀體性疾?。话殡S其他系統(tǒng)嚴重疾病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量表:用于測定老年高血壓患者近1個月內睡眠情況,該量表共由23個條目組成,包括實際睡眠時間、入睡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使用、主觀睡眠質量及日間功能共7個維度,每個維度采用0~3分計分法,7個維度累計得分則為該量表的總分。睡眠質量越差,總評分越高。(2)漢密爾頓焦慮量表:用于測定老年高血壓患者焦慮狀況,該量表由認知功能、緊張、害怕、失眠、焦慮心境、抑郁心境、肌肉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感覺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生殖泌尿系統(tǒng)、胃腸道系統(tǒng)、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與人談話時的表現(xiàn)共14個項目,采用0~4級評分法,0分為無癥狀,1分為癥狀輕微,2分為癥狀中等,3分為癥狀嚴重,4分為癥狀極重。
(1)對比兩組參檢者匹茲堡睡眠質量各維度評分,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量表對兩組參檢者睡眠質量進行評估,睡眠質量越差,總評分越高;(2)對比睡眠質量不同下老年高血壓患者焦慮水平,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估患者焦慮水平,焦慮程度越嚴重,總評分越高。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間催眠藥物使用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其余睡眠質量指標評分比較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睡眠質量評分比較
表1 兩組睡眠質量評分比較
組別 實際睡眠時間 入睡時間 睡眠效率 睡眠障礙 催眠藥物使用 主觀睡眠質量 日間功能評分 總評分觀察組(n=60) 2.61±0.62 2.31±0.85 2.58±0.86 1.23±0.47 0.50±0.15 2.03±0.55 1.36±0.92 10.45±2.12對照組(n=60) 0.71±0.52 0.70±0.53 0.47±0.15 0.91±0.43 0.48±0.14 0.68±0.42 0.84±0.71 3.89±1.24 t 18.188 12.450 18.722 3.891 0.755 15.111 3.466 20.689 P 0.000 0.000 0.000 0.000 0.452 0.000 0.001 0.000
6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睡眠質量好共26例,存在焦慮共2例,焦慮發(fā)生率為7.69%;睡眠質量差34例,存在焦慮共21例,焦慮發(fā)生率為61.76%。睡眠質量好焦慮發(fā)生率低于睡眠質量差焦慮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18.223,P=0.000)。
高血壓是屬慢性疾病的一種,也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但高血壓屬可防可控行疾病,對高血壓患者給予關注,有助于血壓的及時控制[2]。大部分老年高血壓患者易出現(xiàn)自主神經(jīng)功能紊亂,在血管老化的過程中將會影響血壓的穩(wěn)定性,導致患者出現(xiàn)血壓波動、心悸、頭暈、氣短等不適癥狀,難以入睡,隨著病情發(fā)展,產(chǎn)生睡眠障礙[3-4]。
老年高血壓患者由于對疾病認知不足,或過度擔心病情發(fā)展、預后效果,或經(jīng)濟負擔等,在疾病治療中易產(chǎn)生悲觀、絕望等情緒,且在長時間的不良睡眠狀況下又會加重患者焦慮等不良情緒[5]。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實際睡眠時間、入睡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主觀睡眠質量、日間功能評分及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且睡眠質量好焦慮發(fā)生率低于睡眠質量差焦慮患者,兩組間催眠藥物使用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老年高血壓患者在改善睡眠質量中具有較強的渴望,但并不完全依賴于睡眠藥物,由于影響睡眠質量的因素較多,對于入睡困難及睡眠時間較少的患者,可通過睡前放松及睡眠限制的方法改善睡眠質量。此外,睡眠質量較差的患者焦慮發(fā)生率較高,說明在關心老年高血壓患者軀體癥狀同時還需對其心理變化進行關注,有助于減輕或消除負性情緒的影響,提高睡眠質量。
綜上,老年高血壓病患者睡眠質量差的同時易并發(fā)焦慮等負性情緒,在實際生活中需給予積極的干預,方可改善或減輕負性情緒對患者的影響,利于睡眠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