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宗杰
我國常見的教育教學組織形式是班級授課制。班級學生之間的認知能力差異較大,往往難以統(tǒng)籌所有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情況并予以針對性的指導和培養(yǎng)。為了更好地實現因材施教,可以采取分層教學策略,對學生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從而起到更好的培養(yǎng)效果。
一、分層教學方法
1.教學目標分層
在教學目標的設定上,教師要針對學生的認知現狀和認知能力進行分層。根據學生的認知現狀和認知能力,將學生分為優(yōu)等生、中等生和后進生。其中,優(yōu)等生注重拓展和延伸,中等生注重基礎鞏固和拔高,后進生注重基礎的夯實和習慣的養(yǎng)成。因此采取這種教學目標分層的教學方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課堂中掌握相應的知識,獲得不同程度的提升。例如,在“整式”這一節(jié)內容的教學中,對于后進生的學習目標可以設定為掌握單項式及單項式的系數和次數的概念。對于中等生的教學目標,可以設定為掌握單項式及單項式的系數和次數的概念并學會運用整式描述情境中的數學模型。對于優(yōu)等生的學習目標便可以設定為在中等生的基礎上讓學生結合整式的相關概念,化解復雜情境中的問題描述和表達情境中的數學模型。
2.課堂教學分層
在課堂教學中,優(yōu)等生總是更容易獲取教師更多的關注。作為教師應當關注到學生發(fā)展的整體性,給予不同層次的學生以機會并在學生能力的范圍內給予其相應的探索機會和展現平臺,從而體現學生的主體性,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分層教學要求教師不再以統(tǒng)一的標準衡量學生的學習及表現,而是通過縱向對比進行分析,對優(yōu)等生、中等生和后進生有不同的能力要求和認知要求。另外,在課堂評價上,教師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其不同的教學評價,充分認可學生的進步和提升,讓不同學生在教師個性化的評價中,獲得針對性的指導,從而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努力方向。
3.課后作業(yè)分層
由于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設定不同,對于課后作業(yè)也需要通過分層的方式,幫助學生強化和鞏固,所以在課后作業(yè)分層上可以采用星級的方式讓學生獲得針對性的強化和鞏固,避免優(yōu)等生吃不飽、后進生壓力大的情況。在作業(yè)量上,優(yōu)等生做題速度快,知識結構完善,可以給其提供更多可供選擇的題目。中等生注重基礎知識的鞏固,并適當對其進行拔高,但是避免過度的作業(yè)量帶來的壓力。而對于后進生,可以采用基礎習題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循序漸進認識新知的能力。
二、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策略
1.先行組織策略
分層教學的實施,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預習。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導學案的形式,采用先行組織策略,讓學生提前認識本節(jié)內容中的重點難點,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堂學習。例如在相似三角形這一節(jié)內容的教學中,教師便可以應用導學案的方式,通過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重難點的呈現,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在導學案的設計上,可以分別設置預習學案模塊、探究學案模塊和綜合提升訓練模塊。對于預習學案模塊,教師設置相似三角形的定義和表示方法等基礎性的知識點并通過簡單的習題進行強化。在探究學案環(huán)節(jié),注重過程性訓練,引導學生通過相似三角形的求證過程,強化學生對相似三角形證明過程的理解,進一步鞏固相似三角形的應用和提升。在綜合提升學案模塊,教師可以結合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呈現一到兩個綜合拔高題,讓學有余力的同學提前嘗試,在自學的基礎上進行應用拓展。
2.學習小組策略
僅依賴教師的教學方式顯然難以滿足所有學生個體個性化的需求,并且多數學生難以在短暫的課堂時間獲得教師針對性的解答,因此教師還需要發(fā)揮學生群體的作用,通過小組內分層的教學策略,開展數學教學。在數學小組中教師可以設置四人組,其中學生分為A、B、C、D四個層次。其中,A層次的學生作為小組的組長,負責整個小組的學習活動的組織和輔導。B層次輔助A層次學生對小組成員進行管理。C、D兩個層次的學生在存在問題時,可以向A、B兩個層次的學生進行詢問。另外,在小組活動方式上,教師可以通過小組競賽的方式增強學生團體的凝聚力,讓外部競賽的緊張感彌漫在每個小組中,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產生為小組爭得榮譽的動力。在競賽的評比方式上,教師可以采用加分制的方式,給能夠全體參與的小組進行雙倍加分,鼓勵學生發(fā)揮團隊的作用,讓學生集體參與進來,從而實現分層教學互補的最佳效果。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這一節(jié)內容的教學中,C、D層次的學生完全可以通過小組的幫助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學會判斷一元二次方程,并通過習題的方式得知一元二次方程的特點和一般形式;B層次的學生則可以通過小組討論掌握和應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A層次的學生則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情景抽象成數學模型,并應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決相應的問題。因此,以上問題的設置,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團體內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達成教學目標,在學生小組和教師的幫助下獲得針對性的指導和相應的提升。
分層教學的方式更能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更便于教師因材施教。因此,合理運用分層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能夠幫助教師提升教學效率,強化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通過教學目標分層、課堂教學分層、課后作業(yè)分層等方法開展分層教學,也可以通過先行組織策略和學習小組策略幫助學生獲得系統(tǒng)性、針對性的指導,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實現自己力所能及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李瑞.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8(32):107,109.
[2]王崇河.初中數學教學中分層式教學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9):85.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