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錦
摘 要:高三學生迫于應試化教育的壓力,為了增加高考中的語文成績,通常都是把語文這門課的復習重點放在古詩文閱讀題上,但是現階段的大部分高中生在初中時期沒有受到良好的語文語法指導,使得語文基礎薄弱,不利于高三學生進行古詩文閱讀題的復習。所以就需要高三語文教師發(fā)揮自己引領者的身份,幫助高三學生提升語法知識,進而有效地幫助高三學生完成語文古詩文閱讀題的復習。就此提出幾點運用的建議。
關鍵詞:語法;文言文;高考古詩文閱讀
高三學生在復習語文古詩文閱讀題時必須要會靈活地運用語文的語法知識,才能更加高效地完成語文復習。由于學生有關語文語法知識的學習是在初中階段,并且因為中考的語文試題不考查這方面的知識,導致一些初中語文教師在教授語文知識時對語法知識的重視度不夠,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意無意地忽略了語文語法知識的講解,使得學生的語法知識基礎薄弱,也就導致了學生在高中學習語文知識時受到了阻礙。但是只要在高三的復習期間,語文教師和高三學子一起勤奮努力,積極汲取語文語法知識,就可以有效地幫助到高三學生語文古詩文閱讀題的復習。
一、語文語法教學現狀和學生語法知識學情
因為現階段我國的高考制度,使得中國的整個教育體系都是應試化教育,所有的教學方式的最終目標就是提高學生的高考成績,并且在高考試題進行變動的同時,作為最重要的高中時期的教學內容也會跟著改變。在這種應試化教育體系下,中考作為一個初中高中的分水嶺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考試,因為中考進行了一些考試內容的改革,使得初中語法知識的有關考試題目不會出現在中考的語文試卷上,再加上初中學生還處在心理成長階段,古詩和文言文等方面的講解又過于復雜難懂,超出了初中生的理解范圍,導致初中生感受不到語文的古詩詞漢字之美,也降低了初中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所以大部分初中的語文教師都放棄了語文語法知識的講解。但是這種錯誤的初中教學方式造成的嚴重后果在學生的高中時期體現出來,使得大部分的高中學生的語文語法知識基礎十分薄弱,往往出現高中生不會區(qū)分語句的主謂賓,名詞動詞的概念也不清楚的現象。這種嚴重的語文語法知識淺薄的現象不利于高三學生進行語文古詩文閱讀題的復習。所以在高三的復習期間抓緊時間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語文語法知識,幫助他們對語文古詩詞閱讀題擁有更好的理解是高中語文教師迫在眉睫的第一目標。
二、有關古詩文閱讀題的語法知識
(一)文言文閱讀
1.文言實詞
文言文中的文言實詞多數具有一詞多義的特性,所以要想理解整篇文言文的大意,并且做對題目,就需要高三學生盡最大限度掌握實詞的各個意思,而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高三學生應該具有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在高三復習期間把握住每一次考試中的文言文,及時根據教師的講解了解每個字詞的多種意思,積累起來為高考語文做足準備。并且在高三復習時期,語文教師應該盡自己的最大能力幫助學生了解文言文句式的語法結構,并且從中指導學生正確找出各個實詞的多種意思以及用法,教會高三學生通過找出各個名詞、動詞或者形容詞的位置推理出文言實詞所處的位置,從而能讓學生更加通暢地翻譯出文言文,更有效地找出題目的答案。
2.文言虛詞
在文言文中文言虛詞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不同的語句環(huán)境中,虛詞所處位置的不同,也體現出不同的意思,并且虛詞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含義是相輔相成的,用法不同含義也不同。語文教師對高三學生進行虛詞知識方面的講解時一定要盡最大可能地將各個虛詞不同用法、含義講解通透,并且積極鼓勵高三學生進行這方面知識點的練習和積累。
3.文言翻譯
在文言文的翻譯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一些規(guī)定的用法,例如定語后置、謂語前置等。并且在文言文中還大量存在著單音詞,在翻譯的過程中,單音詞因為處于主導位置還具有一定重要性,高三學生應該有意識地將它們進行正確的對應翻譯。
4.文言斷句
因為古代和現代對文章斷句的規(guī)定不一致,現代文學依靠標點符號進行清晰的斷句,但是古代文言文往往不依靠于標點符號,所以需要高三學生在閱讀文言文時按照古代的斷句方法進行正確的斷句。高三語文教師應該幫助學生通過正確的判斷句式結構來分辨界限模糊的詞的定位,從而完成有關斷句的考題。
(二)古詩詞閱讀
古詩詞閱讀有別于文言文閱讀,需要通過了解古詩詞的意境進行鑒賞,對古詩詞的語言技巧、表達方式或者其他描寫方式進行正確的賞析。高三學生進行古詩詞方面的復習時應該把讀懂詩詞的意思放在第一位,才能對此進行正確的賞析,而為了完成這一目標就需要學生積累有關古詩詞的語法特征。
三、結束語
在高三急迫的復習時間中,高三學生應該保持一種堅持的心態(tài)去學習語文古詩詞閱讀中的語法知識,要明確地了解到語法知識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一次次的做題中積累出來的。語文教師也應該明白,作為一名引領者,要以一種沉著冷靜的態(tài)度帶領學生進行復習,積極了解學生復習古詩詞閱讀題的進度,并進行有效的調整。
參考文獻:
何書芹.也談新課改下的語文教學誤區(qū)[J].學苑教育,2015 (21).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