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孝敏,韓麗萍,孫嘉敏,鐘 云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婦科,河南 鄭州 450052)
據(jù)報道,2018年宮頸癌占女性全部惡性腫瘤的6.6%,死亡率約7.5%,僅次于乳腺癌和肺癌[1],其中85%的宮頸癌發(fā)生在發(fā)展中國家,中國每年新發(fā)病例約75 500例[2]。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持續(xù)感染是導致正常宮頸上皮惡變的重要因素[3],這個過程需要10~15 a的時間,絕大部分病例可通過常規(guī)篩查及癌前病變的治療避免癌變發(fā)生,良好的篩查策略是降低宮頸癌發(fā)病率的關鍵。目前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HPV DNA、HPV E6/E7 mRNA檢測已廣泛應用于宮頸癌的篩查中,篩查效果需要進一步臨床驗證。本研究基于以上情況比較不同篩查方法的效能,為臨床宮頸癌篩查方法的選擇提供理論依據(jù)。
1.1 資料來源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行病理組織學檢查且同時具有TCT檢測、HPV DNA檢測、HPV E6/E7 mRNA檢測結果的814例患者,年齡20~75 (41.10±10.61)歲。納入標準:有性生活史的非妊娠非哺乳期女性,無惡性腫瘤病史,無免疫系統(tǒng)疾病,無宮頸病變史,無宮頸手術史。
1.2 方法
1.2.1 HPV DNA、TCT檢測 一次取樣行TCT及HPV等2項檢查。所有標本采集均在非經(jīng)期進行,且取樣前3 d內(nèi)無陰道用藥、陰道沖洗及性生活,取樣時充分暴露宮頸,一次性宮頸采樣拭子刷頭抵住宮頸管口,同一方向旋轉5圈,將樣本保存于細胞保存液中。TCT結果由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病理科專業(yè)醫(yī)師按照Bethesda系統(tǒng)分類法進行細胞學診斷:分為正常宮頸組織、不能明確意義的非典型鱗狀細胞(ASCUS)、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不除外高度病變、低級別宮頸上皮內(nèi)病變(LSIL)、高級別宮頸上皮內(nèi)病變(HSIL)、鱗癌、不能明確意義的非典型腺細胞和腺癌。HPV DNA檢測采用羅氏Cobas HPV試劑盒,檢測16、18及12種高危HPV DNA,嚴格依據(jù)說明書進行操作和結果判讀。
1.2.2 HPV E6/E7 mRNA檢測 取樣方法同1.21,采用鄭州科蒂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HPV E6/E7 mRNA檢測試劑盒進行檢測,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和結果判讀。
1.2.3 組織病理學檢查 所有病理組織均由2位經(jīng)驗豐富的病理醫(yī)師進行獨立閱片和診斷,參照2014年WHO分類標準結果分為正常、LSIL[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1(CIN1)]、HSIL(CIN2、CIN3)、宮頸癌,以HSIL+(包括HSIL和宮頸癌)為陽性,診斷不統(tǒng)一需要第3位病理科醫(yī)師診斷。
1.3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22.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數(shù)表示,比較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篩查結果814例患者中,組織病理檢查示炎癥456例(56.02%),低級別宮頸上皮內(nèi)病變(LSIL)145例(17.81%),高級別宮頸上皮內(nèi)病變(HSIL)184例(22.60%),宮頸浸潤癌29(3.57%),其中包括鱗癌23例(2.83%)、腺癌6例(0.74%)。
2.2 不同檢測方法在各級宮頸病變中的陽性率比較TCT、HPV E6/E7 mRNA的陽性率隨病變程度升級而升高(P<0.05)。見表1。
表1 不同檢測方法在各級宮頸病變中的陽性率比較
注:1)與炎癥同一指標比較,χ2=75.808、124.967,P<0. 05;2)與炎癥同一指標比較,χ2=2.242,P=0.134;3)與炎癥同一指標比較,χ2= 27.812,P<0.05;4)與LSIL同一指標比較,χ2=32.356、24.364,P<0. 05
2.3 不同檢測方法對宮頸病變的診斷價值將TCT、HPV DNA、HPV E6/E7 mRNA、TCT+ HPV DNA、TCT+ HPV E6/E7 mRNA與診斷目標疾病的宮頸病理學檢查(金標準)對比,評估不同檢測方法對宮頸病變的診斷價值。見表2、3。
表2 TCT、HPV DNA、HPV E6/E7mRNA篩檢宮頸病變的價值
表3 TCT+HPV DNA、TCT+HPVE6/E7 mRNA篩檢宮頸病變的價值
2.4 不同檢查方法診斷價值比較TCT、HPV DNA、HPV E6/E7 mRNA、TCT+HPV DNA、TCT+ HPV E6/E7 mRNA等5種篩查方法中,聯(lián)合篩查優(yōu)于單獨篩查,HPV DNA敏感性最高(93.43%)、特異性最低(9.15%),TCT+HPV DNA與TCT+HPV E6/E7 mRNA敏感性一致(71.83%),但TCT+HPV E6/E7 mRNA篩查特異性更高(75.87% vs 63.39%)。所有篩查方法中TCT+ HPV E6/E7 mRNA約登指數(shù)最高(0.48)。見表4。
表4 不同檢查方法診斷價值比較
宮頸癌是較為常見的女性惡性腫瘤,全球約85%的宮頸癌及87%宮頸癌導致的死亡發(fā)生在中低收入國家,大規(guī)模篩查和一級預防普及程度不同是造成宮頸癌的發(fā)生率和病死率存在區(qū)域差異的重要原因[4]。雖然接種HPV疫苗可以預防70%的宮頸癌,但是接種疫苗后仍然需要接受常規(guī)宮頸癌篩查[5],宮頸癌篩查是目前降低宮頸癌發(fā)病率的關鍵策略[6]。
目前發(fā)現(xiàn)110種HPV類型,根據(jù)其與腫瘤的相關性分為低危型及高危型,低危型主要引起外生殖器濕疣,高危型則與生殖系統(tǒng)腫瘤相關[7]。幾乎所有的宮頸癌都與HPV感染有關。HPV DNA檢測是臨床工作中最常用的病原學診斷方法。美國癌癥學會發(fā)布的最新宮頸癌篩查指南指出,HPV DNA檢測可作為宮頸癌篩查的首選方案,HPV 16/18陽性者推薦直接行陰道鏡檢查,HPV其他高危型陽性者需結合細胞學檢測結果,細胞學檢測異常者需轉診陰道鏡。在Duvlis等[8]研究413例女性患者后發(fā)現(xiàn),HPV DNA檢測的特異性為18%,陽性預測值為52%,低于HPV E6/E7 mRNA,本研究與其相符。Dabeski等[9]2019年的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在細胞學檢測異常的人群中HPV DNA特異性及陽性預測值分別為55.56%和84.61%,均低于HPV E6/E7 mRNA(88.89%和93.59%)。一項Meta分析表明在細胞學檢測證實為ASCUS和LSIL的人群中高危型HPV DNA的感染率分別達到43%和76%,而大約91%的HPV陽性患者能夠在6個月至2 a后轉陰,71%的患者細胞學轉至正常[10]。以上研究結果表明HPV DNA 檢測方法在單一篩查和聯(lián)合篩查中均表現(xiàn)出了高敏感性及低特異性的特點。在宮頸癌發(fā)生過程中,持續(xù)的HPV感染會導致正常的宮頸組織向宮頸上皮內(nèi)病變和浸潤癌的方向發(fā)展。但受患者自身免疫系統(tǒng)的影響,也常常發(fā)生HPV感染清除和癌前病變的退行性發(fā)展等事件,因此,大多數(shù)患者宮頸上皮細胞HPV感染具有暫時性和自限性[5]。HPV DNA檢查過高的陽性率增加了不必要的陰道鏡檢查及醫(yī)療資源的浪費[11],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負擔。
在本研究的3種檢測方法單獨應用時,HPV E6/E7 mRNA表現(xiàn)了良好的篩查效能,敏感性90.14%,特異性49.42%,而其約登指數(shù)為0.40,高于TCT(0.34)及HPV DNA(0.026)。與HPV DNA檢測相比,HPV E6/E7 mRNA檢測更能反映HPV持續(xù)感染狀態(tài)。既往研究[12]證實,HPV E6和E7蛋白是維持腫瘤細胞惡性表型的關鍵因素,HPV最主要的致癌機制是E6和E7蛋白分別滅活p53和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抑制蛋白(pRB)抑癌通路。E6與細胞泛素連接酶E6相關蛋白(E6AP)結合,導致E6構像轉移,從而形成三聚體E6/E6AP/p53復合物,最終導致p53蛋白降解[13]。E7蛋白與pRB結合,導致pRB降解和功能失活,使細胞周期的無序進展,促進細胞癌變[12]。持續(xù)HPV感染的特征是病毒基因表達的明顯改變,從而導致基底上皮細胞中HPV癌基因E6和E7表達明顯增強,因而持續(xù)HPV感染又被稱為轉化性HPV感染[14],而轉化感染的檢測要直接或間接基于E6/E7表達的檢測,因此,HPV E6/E7 mRNA陽性反映了HPV持續(xù)感染狀態(tài)。外國學者Bruno等[15]對細胞學檢查結果為ASCUS或LSIL的人群3 a的隨訪研究中,HPV E6/E7 mRNA檢測陽性的女性比HPV E6/E7 mRNA檢測陰性的女性診斷為HSIL+的可能性高6.9倍,Johansson等[16]在對ASCUS患者進行為期4.5 a的隨訪中發(fā)現(xiàn),HPV E6/E7mRNA陽性者進展為HSIL+的風險是HPV E6/E7 mRNA陰性者的4.3倍,這提示HPV E6/E7 mRNA對的預測宮頸病變進展情況有重要意義,但本研究中尚缺乏進一步隨訪數(shù)據(jù)。
在以上5種檢測方式中,TCT聯(lián)合HPV E6/E7 mRNA檢測具有較高的篩查效能。TCT檢查對宮頸細胞進行細胞學分類診斷時,刷取宮頸表面及宮頸脫落細胞,浸泡于細胞保存液中,經(jīng)過濾使細胞隨機均勻分散,并減少了血液、黏液及炎癥組織的殘跡,在光鏡下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清晰薄層細胞[7],與傳統(tǒng)宮頸巴氏涂片檢查比較,能提高宮頸異常細胞檢出率[17]。但細胞學檢查敏感性低,重復性差,且與醫(yī)生取樣及病理科醫(yī)生閱片水平有關[18],TCT與HPV E6/E7 mRNA相結合的檢測方法彌補了細胞學檢測的不足,降低漏診率。在5種檢測方式中,TCT聯(lián)合HPV E6/E7 mRNA具有最高的約登指數(shù)。
TCT聯(lián)合HPV E6/E7 mRNA檢測在減少漏診的同時,能排除一過性HPV 感染以及更多無進展的病變,減少不必要的檢查和治療給患者帶來的經(jīng)濟和心理壓力,具有良好的臨床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