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瑰芬
1. 近年中考英語聽力試題特點分析
武威市中考英語聽力(以2016年初中畢業(yè)、高中招生考試英語試卷為例)是在試卷開頭,分四小節(jié),共2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20分,約占試卷總分的16.7%。聽力注重面向全體中考學生,突出考查九年級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運用。第一節(jié):聽句子,選擇與所聽內容相符的圖片。本題旨在考查學生通過取材于生活的圖片以及所聽句子觀察、想象、預測、理解、捕捉信息的能力。第二節(jié):聽句子,選擇恰當的應答語。本題旨在考查日常交際話題,將測試與真實生活有機結合,體現出語用的真實價值。第三節(jié):聽對話及問題,選擇能回答所提問題的最佳答案。本題旨在考查學生透過語境體會說話者的情感和意圖從而捕捉答題的關鍵信息的能力。第四節(jié):聽短文,根據其內容選出能回答下列問題的最佳答案。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分析、理解、篩選信息及學生的綜合語用能力。聽力材料直觀、真實,突出了日常生活中交流與交際,所涉及內容多為對話,有人物動作、實物、天氣、時間、建議、興趣愛好、贊揚、個人情況、周末活動及娛樂等,為考生營造了輕松愉快的答題氛圍,可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
2. 目前我校九年級英語聽力教學現狀分析
《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的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及這四種技能的綜合運用。聽居首位,聽是分辨和理解話語的能力,是獲得語言感受的最主要途徑,可見,提升英語聽力是學好英語、提高成績的重要策略。新目標英語人教版教科書每個單元都有三個聽力活動,分別是Section A 1b、2a/2b;Section B 2b/2c/2d;這些聽力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技能:聽要點、細節(jié)、特定的詞、關鍵信息、并分析和處理信息完成特定的任務。遺憾的是:(1) 在目前聽力教學實踐中,教師往往采用傳統的語法教學方法,偏重詞法、句式結構的分析和機械地操練句型,忽視了學生的聽力訓練。(2) 教科書中的聽力材料是根據預設的情景對話錄制而成,學生并沒有接觸到真實的交際語境。部分學生能聽懂教師的口語,但考試時感覺聽力材料語速快,聽不懂,導致聽力失分較多。(3) 還有學生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放棄學英語的念頭強,不重視聽力。聽力得分與學生的語音知識、詞匯量、習語的連續(xù)的密切相關。(4) 學生除教材之外,再無其它學習資源,學生對西方文化了解有限,也阻礙了學生聽力得分。
3. 九年級學生提高中考英語聽力成績的策略
3.1教師觀念轉變化,提高學生聽力成績
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轉變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組織者和管理者,加強自身學習,增強教學能力,優(yōu)化教學方法,著力于通過有效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活動的實施,引導學生積極在聽力理解中獲取信息。教師要盡量用英語組織教學,這是訓練聽力的基本來源,是學生模仿的目標語,好的課堂用語是學生提高聽力成績的助手。
3.2聽力活動語境化,激發(fā)學生聽力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教師設計的聽力活動內容和形式要誘發(fā)學生的聽力興趣,創(chuàng)設與聽力材料相關的情景,以西方國家的歷史、人文、習俗、趣聞等展開話題,介紹有關的背景知識,讓學生積極融入聽力學習氛圍,幫助學生理解聽力內容,是學生提高聽力成績的保證。
3.3聽力活動基礎化,加強學生積累詞匯
詞匯是理解聽力的基礎,通過理解聽力又可積累詞匯。教師設計的聽力活動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呈現話題相關詞匯,是對詞匯進行復習鞏固,是為聽力做好鋪墊。同時,從基本的短語、句型、語法入手,引導學生訓練語音連讀、弱讀及近似音的讀音,詳解語音規(guī)則,帶領學生跟讀、模仿,感受發(fā)音規(guī)律,培養(yǎng)語感,是學生提高聽力成績的基礎。
3.4聽力活動網絡化,提升學生聽力效率
教師設計的聽力活動合理利用網絡世界的海量信息和先進的多媒體技術拓展資源,讓學生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多媒體呈現標準的語音示范幫助學生糾正不正確的語音、語調,學生跟讀、模仿、復述,培養(yǎng)學生短時記憶、捕捉信息的能力,是學生提高聽力成績的保障。
總之 ,在九年級英語聽力教學中,高效的課堂聽力活動設計策略多種多樣,有時可先聽后看,驗證結果;也可先看后聽,減小難度;還可邊聽邊看,記住重點;從中摸索技巧,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點到面、反復循環(huán)、循序漸進地教好聽力,相信九年級學生一定會提高聽力成績。
注:本文為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省級課題:人教版新目標英語九年級中考高效復習策略研究與實踐應用 (網絡初審號:WW2017_2363)課題立項號:GS【2017】GHB3236。
(作者單位:甘肅武威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