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本剛 駱方明
摘? 要:通過開展水稻施用鋅肥對比試驗,綜合分析水稻產量、產量構成性狀以及經濟效益,研究鋅肥在水稻上的肥料效應。結果表明:當土壤有效鋅含量低于1mg/kg時,常規(guī)施肥水平的基礎上施硫酸鋅15kg/hm2,能更好地促進水稻生長,使水稻長勢穩(wěn)健,有效分蘗增加8.74%,實粒數增加2.3%;增產805.56kg/hm2,增幅達9.91%,增收1321.93元/hm2;應用效果明顯,推廣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水稻;鋅肥;應用效果;無為縣紅廟鎮(zhèn)
中圖分類號 S51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06-0072-02
紅廟鎮(zhèn)位于無為縣中部,耕地面積4300hm2,其中水稻常年種植面積3600hm2,產量78000kg/hm2。屬江淮波狀平原未稍,土壤母質為下蜀系黃土[1};土體爽水,水、肥、土易通過不同形式流失[1}。調查表明:紅廟鎮(zhèn)農民長期重視大量元素氮、磷、鉀的施用,而忽視了中微量元素的補充,導致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逐年減少。鋅是植物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對于提高作物產量和改善作物品質有著重要作用[2]。施用鋅肥是平衡土壤養(yǎng)分、提高植物鋅元素含量的重要措施[3]。為此,筆者于2018年5—11月在紅廟鎮(zhèn)閘北行政村開展了水稻施用鋅肥對比試驗,了解鋅肥的施用方法及經濟效益,為紅廟鎮(zhèn)水稻生產中鋅肥的推廣使用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田基本情況 2018年5—11月在紅廟鎮(zhèn)閘北行政村畢崗自然村夏菊元戶安排了水稻鋅肥對比試驗。試驗田面積2.13hm2,屬丘陵崗地中部,灌溉能力較強,排水能力較好,肥力均勻,一年一熟,澄白土田,通常地下水位80cm,耕層厚度20cm。土壤有機質16g/kg、堿解氮112g/kg、有效磷14.9mg/kg、速效鉀60mg/kg,有效鋅0.89mg/kg,pH5.4。
1.2 供試材料 供試水稻品種為鎮(zhèn)糯19號,前茬為空閑田,5月29日播種,6月24日移栽,11月11日收獲,手栽密度21.65萬穴/hm2。供試肥料為鋅肥(合肥產),含ZnSO4·H2O33%,價格22.5元/kg;尿素(安慶產),含46%,價格2.2元/kg;過磷酸鈣(銅陵產),含P2O512%,價格0.74元/kg;氯化鉀(加拿大產)含K2O60%),價格3元/kg。
1.3 試驗設計 共設置3個處理,3次重復,隨機區(qū)組排列,小區(qū)長10m、寬3.6m,面積36m2,試驗地塊長方形,四周設保護行,雙膜覆蓋小區(qū)小埂,防止肥水互相滲透。各處理設置如下:處理1:基施常規(guī)肥+鋅肥;處理2:基施與處理1等養(yǎng)分氮磷鉀肥;處理3:空白對照(不施肥)。
1.3.2 施用方法 6月22—25日劃小區(qū)、做埂覆膜,施用基肥;6月25日人工手插移栽,密度21.65萬穴/hm2;7月1日化學除草,施分蘗肥;8月2日施穗肥;8月27日施粒肥;8月30日抽穗揚花;9月3日齊穗;11月11日收獲。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對水稻農藝性狀的影響 通過農藝狀性的調查:處理1長勢較為穩(wěn)健,處理2株型相對偏矮,處理3營養(yǎng)生長不足,提前黃熟。從表2中可知:水稻株高、穗長、有效分蘗、每穗總粒數、實粒數、理論產量的變異系數分別為8.53%、7.35%、26.29%、6.87%、3.65%、28.92%;處理1較處理2分別增加2.64%、2.56%、8.74%、2.30、2.3%、11.67%,說明施用鋅肥對水稻株高、穗長、有效分蘗、實粒數和理論產量的影響較大;處理2較處理3的增幅均大于5%以上,說明常規(guī)施肥對水稻株高、穗長、有效分蘗、穗粒數、理論產量也有較大的影響。
2.2 不同處理對水稻產量的影響 由表3可知:處理1、處理2較處理3有明顯的增產效果,分別增產4016.67、3211.11kg/hm2,增幅分別為81.73%、65.34%;處理1較處理2增產805.56kg/hm2,增幅達9.91%。說明常規(guī)施肥具有明顯的增產效果,在缺鋅土壤上增施一定量的鋅肥,水稻增產效果更加明顯。
2.3 經濟效益分析 從表6可以看出,扣除肥料投入成本以后,處理1的經濟效益最高,其次是處理2,處理3最低;處理1比處理2增收1321.93元/hm2,說明增施鋅肥對提高水稻經濟效益具有明顯作用。
3 結論與討論
(1)本試驗結果表明,在土壤有效鋅含量低于1mg/kg時,常規(guī)施肥基礎上基施硫酸鋅15kg/hm2,可促進水稻穩(wěn)健生長,水稻有效分蘗增加8.74%、實粒數2.3%;增產805.56kg/hm2,增幅達9.91%,增收1321.93元/hm2,增產增收效果顯著。
(2)根據無為縣土肥站對紅廟鎮(zhèn)669個樣本化驗結果看,土壤有效鋅含量低于1mg/kg有306個,占總樣本的45.74%,有效鋅含量偏低的土壤占比較大。因此,根據本次試驗結果,水稻上推廣基施鋅肥15kg/hm2,在紅廟鎮(zhèn)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3)本次試驗僅在有效鋅含量極低水平的土壤開展鋅肥的施用效果,還需針對不同的地力水平、施肥水平、鋅肥用量及施用方式等方面進行進一步試驗。
參考文獻
[1]無為縣土壤普查辦公室.無為縣土壤[Z].無為縣土壤肥料工作站,1985:131.
[2]郭九信,廖文強,孫玉明,等.鋅肥施用方法對水稻產量及籽粒氮鋅含量的影響[J].中國水稻科學,2014,28(2):185-192.
[3]楊波,靳輝勇,屠乃美,等.鋅肥在水稻上的應用研究進展[J].天津農業(yè)科學,2018,24(3):47-50,58.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