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陽
摘要:書籍整體設計的概念是指一本完整的書籍設計要求設計師完成裝幀、編排設計和編輯設計三個層面的工作,即“書籍設計”是一個信息視覺化再現的過程。書籍編輯設計是書籍整體設計的核心,是探究文本內涵,并通過完成信息的解構與重組,構建文本傳遞的視覺化系統(tǒng),賦予受眾順暢而有效閱讀的設計過程,構建便于受眾理解的視覺化信息系統(tǒng),演繹出有趣、有益、有效的信息傳達的語言和語境,本文著重探討書籍設計中基于受眾的書籍信息編輯設計。
關鍵詞:書籍設計;書籍信息;編輯設計;受眾
中圖分類號:J5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2-0057-01
一、書籍信息編輯設計的概念
編輯設計不是文字編輯的專利,它是指整個文本傳遞系統(tǒng)的視覺化塑造。編輯設計,是將信息進行有序編織的邏輯思維過程,是掌控視覺化信息在閱讀時空中的流動軌跡,預想呈現給讀者一個既充分還原文本,又提升文本嶄新的閱讀風貌,即構成如何傳達信息的設計與法的確立,并產生多主語的活性化設計過程。按書籍設計程序來說,編輯設計恰恰是首當其沖的首要工作。編輯設計是重要的起始階段,這樣才能進入下一步的編排設計和裝幀階段。這三者須循序漸進、相互交替和完美融合才能完成一本書籍的整體設計。
所謂書籍信息編輯設計就是將原始的文字信息重新編排,并注入一種秩序的存在,同時加上個人主觀的想法,完成邏輯與審美相結合的理性與感性的創(chuàng)作活動。
二、書籍信息編輯設計的基點:受眾
(一)以人為本的書籍信息編輯設計
以人為本的書籍信息編輯設計是指在設計過程中,將人也就是受眾的因素放在主要的基礎位置,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書籍信息受眾參與書籍設計的過程,深入理解書籍信息傳播的機制和受眾的認知心理。編輯設計將根據書的不同內容、題材、文風、受眾方向等作出不同的構想和設計方案。比如書籍文本信息系統(tǒng)的編輯設計、表達書的主題風格或閱讀趣味等等,都需要將文字信息與受眾相結合。
(二)向受眾傳遞書籍信息的原則
1.對受眾及其任務要求的清楚了解
書籍被閱讀的過程中存在不可逆轉的實踐性,而這必然會成為長度不一的時間線,并且只有中邏輯的引導下讀者才能確定閱讀的先后順序并形成這樣的時間線,所以這一時間線就是這邏輯結構下導致的陳述結果。一般情況下讀者群體性質不同,依據所承擔書籍設計活動的不同而不同。編輯設計要跨越二維空間的束縛,要求設計師從信息表面靜態(tài)的空間布局設計思路中跳出來,進入到對書籍信息背后的編輯與梳理工作中去。
2.確定受眾與書籍信息之間的關系
讀者受眾與書籍信息之間的相互關系實質上是關于相關性的原則。在這一原則中需要解決讀者易于發(fā)現的書籍主體傳達;可視性,為讀者一目了然的視覺要素;可讀性,讓讀者便于閱讀、檢索等結構設定;掌握信息傳達的整體演化,就是把握全書信息的節(jié)奏層次,劇情化的時間延展性;掌握信息的單純化,傳達給讀者的正確感受——書籍信息的整體旋律,對于讀者受眾與書籍信息之間相互關系能夠建立起一個具有實際意義的設計框架,當這些關系落實與具體的書籍設計的形式,那么書籍信息也會具有親和力,受眾認知的過程也會顯得輕松而充滿樂趣。
三、以受眾為中心的書籍編輯設計過程
以讀者受眾為中心的設計過程應從書籍信息編輯設計的最初階段就開始,并須不斷完善。以讀者受眾為中心的書籍編輯設計方法,應該仔細研究每一項讀者與書籍信息之間的因素,將讀者的因素的研究真正融入到設計過程中。
(一)以受眾為中心的主調設立
書籍設計的終極目的是傳達信息,確立主調是完成書籍設計邁出關鍵的第一步。將讀者與信息之間的深刻理解主題是信息傳達之本,是設計過程之源頭。將文字融入讀者的情感,并有駕馭編輯信息秩序的能力沒掌握感受至深的書籍設計豐富的元素設立主調。
(二)書籍信息的分解
書籍信息的分解不說簡單的資料整理,而是要賦予文化意義上的理解和之執(zhí)行基礎上展開藝術創(chuàng)作,使主題內容條理化、邏輯化,分解中尋找讀者與信息相互內在的關系,由信息元素變?yōu)橄蜃x者內心的傳達。
(三)以受眾感受為前提的閱讀檢驗
書籍是讓人閱讀的,而不是一件擺設品,所以設計師要懂得中主體與客體之間找到一種平衡關系,設計者無權只顧自我意識的宣泄,要想方設法在內容與讀者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并且以讀者的感受為前提,設計要體現書的閱讀本質,可以從各個書籍設計元素方面去檢驗,如整體性、可讀性、愉悅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