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社會主義學院工作條例》·
貫徹落實《社會主義學院工作條例》 ? ? 推動社會主義學院創(chuàng)新發(fā)展【盧能干】2019.2.P5
學習貫徹落實《條例》精神 ?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專職教師隊伍【王遠啟】2019.2.P10
新時代社會主義學院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的探索與思考
【王俊華】2019.2.P16
以《社會主義學院工作條例》指導中華文化對外交流創(chuàng)新發(fā)展【高燈明】2019.2.P20
·學習貫徹《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委員會貫徹
〈社會主義學院工作條例〉實施辦法》·
一個根本 ?雙線并舉 ?多元聯動——奮力開創(chuàng)新時代全區(qū)社會主義學院教學工作新局面
【何文鉅】2019.6.P5
認真貫徹《實施辦法》 ? ?切實提高學員管理水平
【何桂端】2019.6.P9
把握新要求 ? ?提升新能力——學習《實施辦法》關于社會主義學院科研工作的新精神
【吳紅博】2019.6.P13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專欄·
中國進入國家治理現代化新時代
【胡鞍鋼】2019.4.P5
新中國成立70年我國農村民生改善的寶貴經驗
【劉良軍】2019.4.P1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特征
【崔治忠】2019.1.P5
新時代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辯證發(fā)展
【付賢會】2019.1.P1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性的新發(fā)展
【郭亞軍】2019.2.P24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重要論述的邏輯理路【洪明星】2019.3.P5
習仲勛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貢獻
【羅慶宏】2019.4.P16
習近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歷史淵源與現實意蘊【黃東桂,陳 ? 幻】2019.5.P5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傳播話語研究
【盛 ? 馨,黃婉嬋】2019.5.P11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踐的目標導向與經驗研究
【孫秀玲】2019.6.P18
·統(tǒng)戰(zhàn)理論與實踐·
國家治理現代化視域下提高人民政協民主監(jiān)督有效性的思考【任振宇】2019.1.P16
我國新的社會階層政治效能感的現狀及提升路徑
【吳雪燕,盧 ? 勇,繆聽雨】2019.1.P21
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tǒng)戰(zhàn)工作模式研究——以廣西梧州市“同心圓模式”為例
【鐘碧珍,石樹才】2019.1.P27
習近平關于統(tǒng)一戰(zhàn)線重要論述的文化透析
【陽沐乎韌】2019.2.P29
新思路·新內涵·新使命——論新時代人民政協性質定位的新特點【光雅芹】2019.2.P34
新媒體代表性人士政治參與問題探析——以廣西南寧市為例【張淑瑛】2019.2.P38
新時代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問題研究——基于安徽省的調查與思考
【夏紅莉,張建國,黃亞萍】2019.2.P44
統(tǒng)一戰(zhàn)線助推廣西東融先行示范區(qū)建設探析
【龔 ? 晨】2019.3.P11
新時代高校基層黨組織統(tǒng)戰(zhàn)工作創(chuàng)新研究
【葉 ?昊,葉進杰】2019.3.P16
民營企業(y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法律風險管理
【袁春紅】2019.3.P19
關于加強民營企業(yè)品牌建設的幾點思考
【唐小翠】2019.3.P23
新時代統(tǒng)一戰(zhàn)線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方式與路徑
【張鵬立】2019.4.P24
新媒體時代下網絡統(tǒng)戰(zhàn)工作路徑構建——基于統(tǒng)戰(zhàn)部官微的內容分析【吳 ? 凡】2019.4.P29
新時代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兩個健康”發(fā)展機制研究
【房 ? 建】2019.4.P35
構建新時代“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的路徑選擇——基于重慶市南岸區(qū)建立“雙向評價”機制的調研與思考
【駱 ? 平,周巧生】2019.5.P15
新時代加強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tǒng)戰(zhàn)工作的思考
【祝遠娟】2019.5.P21
論習近平關于加強和改進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法治思維【朱小寶】2019.6.P23
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組織化:新時代黨的建設全新課題
【楊衛(wèi)敏】2019.6.P29
畫好最大“同心圓”——毛澤東廣交朋友對新時代統(tǒng)戰(zhàn)干部聯誼交友工作的啟示
【楊公銀】2019.6.P37
·協商民主研究·
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理論考察
【辛藝萱】2019.1.P32
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價值功能的三維探析
【馮敬鴻】2019.2.P49
我國協商民主制度體系的構建研究
【張欣然】2019.3.P27
人民政協協商民主機制創(chuàng)新的基層經驗與啟發(fā)思考
【王 ? 珊】2019.5.P26
·政黨制度研究·
改革開放四十年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實踐
【朱 ? 虹】2019.1.P38
新加坡小黨生存的原因及其對國家治理的啟示
【劉 ? 媛,古洪能】2019.1.P45
多黨合作政治格局形成的歷史契機 ——“五一口號”的歷史作用及當代價值
【海 ? 群】2019.2.P55
參政黨協商能力建設研究
【陳杏梅】2019.3.P36
對民主黨派參與人民政協工作機制創(chuàng)新的幾點思考
【劉君】2019.4.P42
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內生動力與外延張力
【敖永春,陳 ? 猛】2019.4.P48
新時代加強參政黨政治建設的思考
【謝煥權】2019.5.P32
新時代民主黨派提升多黨合作制度效能研究
【李志輝】2019.5.P36
發(fā)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在國家治理中的作用
【王東勤】2019.6.P42
·民族研究·
唐宋時期廣西的開發(fā)——廣西開發(fā)史研究系列之三
【覃彩鑾】2019.1.P50
論民族文化與社交媒體的互動發(fā)展——以西藏地區(qū)微信使用的個案研究為例
【侯 ? 琳,黃秋秋,張 ? 聰】2019.1.P58
少數民族博物館“非遺”展覽的問題與對策
【王星星】2019.1.P63
把邊疆民族地區(qū)的發(fā)展與國家命運緊密融為一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成立60周年的重要題詞
【羅樹杰,劉 ? ?波】2019.2.P60
元明時期廣西的開發(fā)——廣西開發(fā)史研究之四
【覃彩鑾】2019.2.P68
以“五大發(fā)展理念”引領民族地區(qū)科學發(fā)展探索
【李 ? 贄,金炳鎬】2019.2.P75
少數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當代社會價值及傳承路徑分析——以黔東南侗族為例
【王 ? 軍,趙 ? 燕】2019.3.P40
多模態(tài)隱喻視閾下黑衣壯文化的認知構建研究——以紀錄片《那坡那坡》為例
【鐘蕘鍵】2019.3.P44
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助力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研究——以廣西蒙山縣為例
【祝遠娟,劉 ? 念,陳愛良】2019.3.P50
新中國成立以來廣西民族團結的基本經驗——以瑤族為視角【許立坤】2019.4.P55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價值邏輯、現實困境與鑄牢路徑
【李 ? 娜,趙金科】2019.4.P61
西學東漸 ? 博采眾長——《認同與互動:防城港的族群關系》評述【黃浩洋】2019.4.P67
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的城市適應 ——基于廣西北部灣經濟區(qū)的調查【黃 ? 駿,吳高杰】2019.5.P40
推動少數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研究——基于廣西河池市的調研
【覃如洋】2019.5.P45
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視角下民族地區(qū)大學生法律素養(yǎng)提升
【張志巧,黃寬勇】2019.6.P47
分級分類開展民族團結教育的有益探索——評《心連心 一家親——廣西民族團結知識讀本》叢書
【許立坤】2019.6.P53
·宗教問題研究·
新時代宗教事務管理法治化研究
【王瑩瀅】2019.1.P68
廣西左江流域民間文獻所見佛道及民間信仰探微
【楊文定】2019.1.P72
新時代大學生宗教信仰引導機制與路徑探究
【苗汝昌,耿 ? 倩,林美玫,樊玉華】2019.1.P76
裕固族信仰的演變與道德生活變遷
【王雄剛】2019.2.P83
新時代網絡宗教發(fā)展態(tài)勢與治理機制研究
【王玲霞,楊 ? 菲】2019.3.P55
恩格斯的宗教觀及其現代價值
【李 ? 梅】2019.5.P51
做好新時代宗教工作 ? ?扎實推進邊疆穩(wěn)固——以內蒙古為考察中心
【馬 ? 寧】2019.5.P56
新中國70年宗教工作理論建樹與實踐創(chuàng)新成就回顧
【張煥金】2019.6.P56
廣西龍州民間信仰與邊境文化建構
【葉建芳,陸進強】2019.6.P61
·中華文化研究·
習近平廉政思想中的傳統(tǒng)廉政文化意蘊探析
【黃瀟瀟】2019.1.P81
從“道德的政治”視角看《中庸》的政治哲學
【趙哲軒】2019.1.P85
孔子“有教無類”的民主價值探析
【肖淑萍】2019.3.P60
建構主義在臺灣青年文化認同中的實踐路徑——臺灣問題研究系列之一
【鄭 ? 好】2019.4.P74
新民主主義文化的傳承性及其時代價值
【王雄剛,李長安,溫起秀】2019.5.P61
和合文化:助推“一帶一路”建設的智慧基因
【車慶芳】2019.5.P66
先秦時期的“大一統(tǒng)”思想論析
【陳振波】2019.6.P67
儒家文化與東盟方式的契合論析
【賴征世,吳世韶】2019.6.P72
駱越文化研究專欄
駱越舞蹈文化——駱越文化研究系列之一
【覃彩鑾】2019.3.P66
簡論古駱越地區(qū)的官印與官制——駱越文化研究系列之二【謝崇安】2019.3.P77
大石鏟文化與駱越文明的發(fā)生——駱越文化研究系列之三【鄭超雄,鄭海寧】2019.3.P84
駱越文化數字化傳播探析——駱越文化研究系列之四
【易奇志,粟鈺琪】2019.3.P88
駱越工藝文化——駱越文化研究系列之五【覃彩鑾】2019.4.P81
先秦玉石禮器中所見之駱越與巴蜀的文化交流——駱越文化研究系列之六【謝崇安】2019.4.P87
越南京族的起源與形成——駱越文化研究系列之七
【趙明龍】2019.4.P93
駱越喪葬文化——駱越文化研究系列之八
【覃彩鑾】2019.5.P70
新時期左江花山巖畫的保護發(fā)展研究——駱越文化研究系列之九【易奇志,廖方潔】2019.5.P78
句町國是維護我國西南地區(qū)社會穩(wěn)定的歷史功臣——駱越文化研究系列之十
【鄭超雄,鄭海寧】2019.5.P83
駱越起源與發(fā)展——駱越文化研究系列之十一
【覃彩鑾】2019.6.P79
從新石器時代中晚期至漢初的考古發(fā)現看駱越與南越的關系
——駱越文化研究系列之十二
【謝崇安】2019.6.P86
論壯族天琴藝術的起源——駱越文化研究系列之十三
【趙明龍】2019.6.P93
·觀察與思考·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中小企業(yè)快速發(fā)展的障礙與破解【梁冰倩,趙 ? 首】2019.1.P90
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下廣西邊境民族地區(qū)實現鄉(xiāng)村治理有效研究【朱華麗】2019.1.P94
廣西融入粵港澳大灣區(qū)建設的思考
【黃 ? 飛】2019.2.P91
中央紅軍長征途中開展宣傳工作的形式、效果及現實啟示【劉超偉】2019.2.P96
紅旗渠精神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fā)展思想的價值啟示
【李 ? 妲,張 ? 衡】2019.3.P93
新一代信息技術助力智慧社會建設研究
【陳 ? 靜】2019.3.P98
人工智能時代下司法裁判的機遇與挑戰(zhàn)
【黃 ? 瑋】2019.4.P102
社會科學成果轉化之思考
【張 ? 斌】2019.5.P90
發(fā)揮新鄉(xiāng)賢作用推進廣西鄉(xiāng)村振興對策研究
【黃玉嬌,李 ? 亮】2019.5.P95
智能革命視域下的共產主義生產力研究
【農華西】2019.6.P102
·法律與經濟問題研究·
檢察改革視闕下行政強制措施檢察監(jiān)督問題研究
【林金詠】2019.1.P100
完善法律顧問制度輔助決策的法治價值
【石東洋】2019.2.P103
國際合作原則與我國反腐敗立法完善
【童德華,王一冰】2019.3.P102
論事業(yè)組織的法律地位【何崢嶸】2019.5.P100
·干部培訓研究·
網絡化治理視域下互聯網+微黨課的有效供給研究
【謝時研,郭洪濤】2019.1.P108
黨外代表人士培訓需求的精準對接機制研究
【勞 ? ?玲,黃新鋒,李 ? ?鑫,覃清蓓】2019.2.P107
守正創(chuàng)新育英才 ?攜手共進鑄精品——廣西社會主義學院舉辦黨外中青年干部培訓班20年基本經驗
【廣西社會主義學院課題組】2019.3.P108
以行動學習助力提升黨外代表人士參政議政能力——以廣西社會主義學院黨外中青班為例
【任淮南】2019.4.P108
對加強新時代黨外政協委員教育培養(yǎng)的思考
【侯名芬】2019.5.P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