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棘
3月28日,距離第一屆新概念大賽頒獎,整整20年。當年韓寒參加首屆大賽決賽,以一篇《杯中窺人》,“一賽封神”。20年后,曾鋒利如一桿槍的少年,擔心起了啤酒肚,試圖站著掙錢。也有人說,中年韓寒活成了他曾經最討厭的模樣?
曾經鮮衣怒馬,人到中年選擇性閉嘴
1999年,上海金山一位少年橫空出道,一舉拿下首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
作文大賽很戲劇化,考官出的題也充滿了隨機性。金山少年看著考官拿來一只裝滿水的杯子,然后再把揉成團的紙丟進去。
考官對這個少年說,“就這個題目,你寫吧?!?/p>
一個小時后,一篇《杯中窺人》浮出水面。少年開篇口氣就很大,“我想到的是人性,尤其是中國的民族劣根性。魯迅先生闡之未盡。我有我的看法?!?/p>
評委看完,無一不被少年的銳氣和才華震驚,連出題者都想不到,像這樣一個求職者看到倒地的拖把,撿還是不撿的題目,還能這么寫。
這位十七歲的少年,叫韓寒,知道他的人不多。
等到他第一本小說《三重門》出版,很多人就知道韓寒是誰了。人們把他比作中國的凱魯亞克,于是他像凱魯亞克一樣代表了“80后”整整一代人。
2012年,杠精方舟子挑起“微博第一大仗”,直指韓寒作品均有代筆。甚至跟韓寒八竿子打不著的作家馮唐,也發(fā)文攻擊韓寒,并拋出著名的“金線論”,暗指不是每個人都夠格當作家。
馮唐這樣寫:
是否代筆且不論,我個人覺得,更可怕的是,因為你的“神話”,這個現世認為不讀書、不用功寫作、下筆就能有如神助,不調查、不研究、大拇指夾著筆就能輕松論革命、論民主、論自由、出書無數,千萬雙手就在面前歡呼,捷徑就在眼前,輕松出門,大道如青天。
這次的炮火比以往來得更猛烈一些,顯然上了年齡的韓寒發(fā)揮也遠不如從前。不僅如此,他還陷入“韓寒是韓寒”的自證問題。
拿證據、講道理,通通都沒用,質疑韓寒的人依然大有人在,韓寒百口莫辯。
風水輪流轉,多年前“韓白之爭”的悲劇,發(fā)生在韓寒身上。韓寒都能想象,被他罵過的那些人在背后跳起來,“韓寒你也有今天?!?/p>
經此一役,韓寒發(fā)現生活的種種不易,比起在網上進行無意義罵戰(zhàn),韓寒選擇性閉嘴,“繳械”不罵了。
在這一年前,韓寒當了爸爸。把女兒韓小野寵上了天,Instagram上面常常放上他跟女兒的照片,男粉絲們排著隊留言叫韓寒“岳父”。
趁女兒還小,韓寒就把慈父生涯安排得明明白白。
“就算哪天賺不到錢了,我就是給李彥宏開車也要讓她過得好?!痹傧胂肱畠阂院笳覍ο?, “當她確認她有男朋友的時候,我保證在72個小時之內,男朋友會被我查個底朝天。”
不罵人的韓寒,也暫時不寫書了。他跟老冤家郭敬明一樣當起了導演,畢竟當年他也說過“中國電影比中國足球好看?!?/p>
2014年,韓寒電影《后會無期》上映,豆瓣評分7.1,還拉來了樸樹唱主題曲《平凡之路》。2015年,韓寒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亭東影業(yè),融資后,公司估值20億。2017年,韓寒的第二部電影《乘風破浪》趕在了賀歲檔,最終豆瓣評分6.8。打著懷舊旗號,包裹著文藝外殼的商業(yè)片或已成為韓寒電影的風格。2019年,第三部電影《飛馳人生》上映。
有人說,韓寒本質上跟死對頭郭敬明是一樣的,文學造詣半桶水,經商倒是一把好手。
也有人說,中年韓寒活成了他曾經最討厭的模樣;還有人說,韓寒這是真的聰明,在哪個年齡就做那個年齡該做的事。
所以韓寒罵夠了,書暫時不寫了,身材走樣也不賽車了,甚至飯館“很高興遇見你”都接連倒閉。現在的韓寒,職業(yè)是慈祥的老父親和拍片“還行吧”的導演。
生活推著每個人往前走,磨平棱角,斬斷逆鱗
如今打開韓寒的微博,滿屏一種心平氣和、歲月靜好的畫風,他談電影、談過去、談人生,也在不斷反思過去的自己。如果只是看他的微博,我們很難跟20年前那個寫《杯中窺人》、怒懟教育制度的青澀少年聯系起來了。
他的反思,似乎象征著放棄了抵抗——或者更確切地說,是抵抗的姿態(tài)。
同樣是去虎撲賣片,韓寒受到了來自虎撲直男們給予的熱情奔放的歡迎,包貝爾卻被黑成了鍋底。提到電影的投資人,他發(fā)自真心地感謝金主爸爸們的信任,“不是嘴上說說,他們是用真金白銀支持你”。
這話從韓寒嘴里說出來,好像有什么不對勁,但仔細想想也沒什么不對。
總之從前鮮衣怒馬的少年,如今一副看透人間的模樣,溫和不油膩,讓人找不到什么詞罵他,總覺得韓寒變了。
叛逆半生的他似乎已經邁向與世界和解的道路,先是回應自己的退學是錯誤的。
再是近兩年的電影選角,也逐漸從文藝咖變的更加商業(yè)化,更傾向選擇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員。韓寒做電影不再是玩票,他把文學作品轉化為IP,試圖站著掙錢。
所以很多人說在這個消費社會中,韓寒也變成了物質的囚徒?但這種轉變,其實很多老炮都干過。放棄抵抗,IP化的韓寒不能冒任何風險,他只能更安全、更正確、更主流。換句話說,韓寒在成為一個“大人”。
《后會無期》里有這么一句臺詞,“小孩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
“小孩”可以只看對錯,無畏無懼,無問西東;“大人”則意味著必須計算利弊和投入產出,并盡量讓自己和他人的利益最大化。長大的我們似乎都會一步步活成自己小時候所討厭的樣子,韓寒也不例外。
但我們始終沒有羞愧分毫,其實就是因為小時候的我們與長大的自己,對待人生的訴求已經不再相同。
年少時的韓寒勇敢無畏,莽撞任性,純粹直接,怒懟這個世界不公正之事,敢說敢為,活在當下。就如同《后會無期》中,試圖對抗世界,卻被現實打擊的遍體鱗傷的浩漢和江河。
而人到中年的韓寒要想從年少的盛名里全身而退,體面地走入人生下一個階段。
向主流靠攏的選擇也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F在選擇與世界和解的韓寒,如同《乘風破浪》中,選擇去理解父親(代表“社會權威”)的阿良。他也正在學著尊重游戲規(guī)則,與社會和解。
我們懷念年少的韓寒,不僅僅是追憶那段青蔥歲月,更因他寄托著我們年少的熱血。我們也理解現在的韓寒,不僅僅是寬宥長大的自己,更因他是那個同我們一起成長的偶像。
還記得《乘風破浪》里那句經典臺詞嗎?
“陽光燦爛的日子都過得飛快,隨之而來的是更長久的沉默。經歷越多的人越沉默,沉默著失去,沉默著懷念。物是人皆非,所幸我們花了一大把力氣,終于跟過去的自己,達成了和解?!?/p>
生活就是如此,它推著每個人往前走,磨不磨平棱角,斬不斬斷逆鱗,很多時候都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