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琛 黃勇 薛建帥
摘要:本文通過總結在赴藏車輛維修保障工作實際中的經驗,淺要分析了赴藏車輛維修保障特點;針對整建制師長途機動赴藏演訓實際,著眼提升車輛維修保障能力建設,提出幾點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藏區(qū);維修特點;保障決策;革新建議
引言
西藏,世界屋脊,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形復雜,高原高寒低氣壓,有綿延數(shù)千公里的邊界線。車輛裝備在上述地區(qū)運行面臨嚴酷的挑戰(zhàn),也對車輛裝備維修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結合高原寒區(qū)氣候特點,自己實際保障經驗,探索赴藏車輛維修保障對策,力求形成“應急快修”保障能力。下面,本文著重對赴藏車輛維修保障談幾點淺薄看法
1.赴藏車輛維修保障特點
1、1 機動距離遠,故障車輛多,維修保障任務重
由于部隊車輛使用特點,平時處于封存狀態(tài),短距離試用狀態(tài)良好,但在青藏地區(qū)遠程機動,隨著海拔升高,空氣密度減小,大氣壓力降低,含氧量逐步減少。加之晝夜溫差大,車輛運行條件差、使用強度大,,致使車輛普遍出現(xiàn)動力性能下降、冷啟動困難、行駛過程中發(fā)動機易高溫(開鍋),油液滲漏等現(xiàn)象。復雜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使得車輛維修保障矛盾突出。
1、2 機動有時限,搶修時間急,維修保障時效性強
組織遠程機動,通常是在上級的統(tǒng)一指揮下行動。在行動的各個階段,明確有相應的環(huán)節(jié)要求,各項標準要求嚴格,時間有限,如鐵路裝卸載、摩托化機動等。這是對多方式裝備機動性能的檢驗,也是對裝備保障能力的考驗。搶修時間的快與慢,有可能影響遠程機動的全過程。車輛維修必須有針對性的制定保障措施,確保車輛時刻保持性能完好。
1、3 機動車型多,器材儲備難,維修保障矛盾顯
隨著國家加大對軍隊建設的投入,大量新式車輛裝備配發(fā)部隊,從保障任務看,普遍存在新車型與舊車型、柴油車與汽油車、通用車輛與專用車輛并存的現(xiàn)象,給部隊遠程機動車輛保障帶來很多矛盾。一方面,新車型器材消耗規(guī)律不易掌握。另一方面,部隊車輛裝備車型種類繁多,難以形成通用化、標準化、系列化,器材籌措困難,給車輛維修保障帶來一定難度。
(一)赴藏之前要充分準備,把握客觀規(guī)律
青藏地區(qū)地理環(huán)境和自然條件極為特殊復雜,把握好其特點規(guī)律,有針對性地做好赴藏前各項準備工作,是完成好車輛維修保障的前提。
要充分做好維修設備的配備。
維修機工具要做到便攜化,如便攜式萬能工具箱,微型電動扳手、電動螺絲刀,微型打氣泵,快速拆裝機具等。為搶救搶修提供精確、輕便、快捷的工作條件,盡最大可能降低人員體能消耗;檢測、維修設備要做到智能化,改進維修手段,提高判斷故障的時效性。配備先進的檢測儀、不解體清洗機等,加強不解體診斷檢測手段,從而達到快速判斷快速維修的需要;搶修裝備要小型化,配備體積小、質量輕、具有良好越野性能的搶修車和多功能搶救車,提高裝備搶救搶修能力。
2、要切實做好維修器材的籌措。
器材是實施技術保障的基礎。器材不足,維修人員就難為“無米之炊”。青藏地區(qū)路況差、運距長,工業(yè)落后,器材現(xiàn)地籌措難。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環(huán)境,決定了應急條件下的車輛技術保障完全依賴后方。修理分隊要加大器材儲備量,部隊要適時補充消耗器材,增加通用器材、易損器材數(shù)量,同時要加強部隊內部器材供應互通、資源互補,確保器材供應渠道暢通。
(二)赴藏途中要統(tǒng)籌協(xié)調,完善保障模式
部隊在高原高寒地區(qū)進行遠程摩托化機動,動用車輛裝備多,點多、線長、面廣,車輛裝備保障難度較大,必須堅持科學籌劃,多措并舉,聯(lián)合保障,確保實現(xiàn)車輛裝備的全時多點保障。
構建通信網絡,加強協(xié)同指揮,確保指揮順暢。
要確保車輛裝備保障指揮順暢、及時高效,必須建立可靠的指揮網絡,改進通聯(lián)手段,明確指揮關系,加強協(xié)同保障。一是建立指揮通信網。車輛裝備機關與保障力量編組間形成溝通順暢的指揮通信網。要利用現(xiàn)有裝備指揮中心、用車分隊和保障分隊的指揮通聯(lián)設備,建立反應靈敏、上下貫通、高效順暢的車輛裝備保障指揮網。二是采用委托式指揮。機動過程中,伴隨保障力量應委托梯隊指揮員統(tǒng)一指揮,機動保障力量、定點保障力量應由群隊指揮員統(tǒng)一指揮,待完成任務后,重新由裝備指揮中心進行指揮。三是改進通聯(lián)要在利用修理工程車、輕型搶修車車載電臺等現(xiàn)有通信設備的基礎上,為單車配備北斗一號、加密手機、加密對講機等終端通信設備,與裝備機關實現(xiàn)互聯(lián)互通,使指揮機關能夠隨時掌握車輛保障編組力量的動態(tài)位置及保障信息。
2、維修編組務實,靈活機動編組,提高搶修能力。
高原寒區(qū)遠程機動,車輛維修保障任務重,協(xié)同難,只有科學務實、靈活編組保障力量,合理高效運用保障模式,按照“突出伴隨、預留機動、定點修理、快速搶修”的要求,才能確保機動途中的車輛裝備維修保障快速高效。一是建立定位保障員。以營為單位,根據(jù)編配的裝備特點,選1—2名技術全面、素質過硬的修理工責任定位保障。受理緊急任務,即可將定位保障員接送至責任保障單位,負責車輛的啟封、檢修和機動途中的隨隊保障,確保車輛技術狀況良好,行駛安全。二是建立伴隨保障組。旅團級修理分隊應主要以伴隨保障為主,形成梯隊式的伴隨保障組。一般由2—4人組成,由修理工和專工混合編組,配備常用檢測、拆裝等野戰(zhàn)搶修工具和常用維修器材,伴隨各車輛梯隊,完成機動過程中的小修任務。三是建立機動保障隊。車輛保障分隊應形成具有一定修理規(guī)模、具有較強機動能力和保障能力的機動支援保障力量。保障隊應編成10—12人,主要以修理工程車、輕型搶修車為主要保障裝備,配備戰(zhàn)術器材支援保障單元,完成中修以下的車輛修理任務。同時,每個機動保障隊應配備一個車輛收容組,由1—2臺多功能牽引車組成,執(zhí)行車輛搶救和牽引任務。四是建立綜合搶修群。由車輛保障分隊50%的保障力量編成。各工種修理工混合編組,具備“修、救、供、管”等多種功能,配套維修搶修箱組專用設備和吊車、修理工程車、搶修車等大型設備,攜帶發(fā)動機總成等大件器材和戰(zhàn)術儲備,具備規(guī)模修理能力,能完成車輛中修和總成大修任務。五是建立定點保障站。將部分保障力量事先配置在藏區(qū)兵站,實施定點輻射保障。主要完成拖救車輛的集中修理任務,確保車輛保障行動不間斷。
(作者單位:71352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