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碧凡
摘 要:基于分層理念的教學方法是當前備受關注的一種教學方法,而且已經(jīng)在教育教學領域得到了推廣應用。在分層理念下展開教學,主要是立足于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生個體方面的差異,采用相適應的指導方法,滿足學生的不同層次學習需求,從整體上實現(xiàn)學生共同進步。因此,這一教學法具有良好的實踐價值。主要在分層理念的指導下,針對高中物理《功》這一課的教學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中物理;分層理念;教學方法;學習需求
高中階段的學生面臨著難度更高的知識學習,會遇到不同程度的學習障礙。學生的物理基礎水平本就參差不齊,若是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長期得不到提升,就很容易導致這部分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嚴重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可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
一、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學生分層
高中階段的學生都處于身心快速發(fā)展的階段,不僅是學生個人的學習興趣方面,還是物理基礎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異。為了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學情,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分層。Ⅰ層是物理基礎好、學習能力佳的學生;Ⅱ?qū)邮俏锢砘A和學習能力都中等的學生,Ⅲ層是物理知識水平較低,而且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對學生劃分層次,并非是為了讓學生感到教師的不平等待遇,而是為了照顧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讓學生在與自己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相適合的教學方法指導下,彌補自己在學習方面的漏洞,利于增強學生對物理學習的積極性。
二、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教學目標分層
合理的教學目標能夠指導教師更好地開展分層教學,而且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應該要有相適應的學習目標,能夠讓學生在明確的學習目標之下找準學習方向,提高學習效率。在高中物理《功》這個部分的教學中,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功的概念、功的要素、功的計算等內(nèi)容。教師應該結(jié)合分層學生的實際情況,對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劃分合理的教學目標。首先,對于Ⅰ層的學生,教師可為其制訂教學目標,即要求學生除了掌握教材要求的知識點,還要掌握分力做功、變力做功、總功等一系列問題的解決方法,并且深入掌握微元法的解題思想。其次,對于Ⅱ?qū)拥膶W生,其教學目標為:除了要掌握好功的基本概念和功的要素,還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功的計算公式的推導,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最后,對于Ⅲ層的學生,其教學目標則是讓學生基本理解做功和能量變化之間的關系,理解功的概念及功的要素,也就是要讓學生學會鞏固自己的基礎知識。
三、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教學問題分層
課堂提問始終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該掌握好課堂提問藝術,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提出相適應的問題。
首先,對Ⅰ層的學生提出可以促進其深入思考的問題。如:教師給出了一幅犁田的圖,讓學生進行觀察,然后思考怎樣才能計算牛拉犁的功?實際上這一道問題可以轉(zhuǎn)化成為自己熟悉的模型,如:物體在與水平方向產(chǎn)生了夾角的恒力作用下,沿著水平的方向進行移動,怎么計算它的做功?在這個問題的基礎上,學生也可以自主去思考,是否可以將不同方向、互不垂直的力與位移轉(zhuǎn)變成為相同方向或者互相垂直的情況?這些問題可充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促使學生展開深度學習。
其次,對Ⅱ?qū)拥膶W生要提出比較靈活的物理問題,在適當降低難度的情況下,引導學生產(chǎn)生學習驅(qū)動力,帶著問題去探究,然后結(jié)合有關知識推導公式,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導能力。比如,教師可提出以下問題:“若是有兩個力的作用,一個是力和物體的方向相同,另一個是力和物體方向不同,在這兩種情況下,如何去計算其做功的多少?”教師在提出這一問題時,可為學生呈現(xiàn)如圖的圖形:
學生根據(jù)這一圖形,結(jié)合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展開相應的探究,就有了明確的方向。當學生結(jié)合第一個圖來思考教師的問題,可結(jié)合概念就推導出力和物體方向一致時的求功計算公式。而結(jié)合第二個圖來推導力和物體方向不同時的求功公式,學生則要去思考力的方向與物體的方向之間的夾角這一因素,這個問題相對有一定的難度,能夠引導學生更透徹地理解相關知識,推導出相應的求功計算公式,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解題能力。
最后,對于Ⅲ層的學生則可提出一些較為基礎的問題。比如,在列車啟動、籃球高處下落、起重機提起箱子等現(xiàn)象中,請問它們的重力是否有做功?在力做功這一方面,有哪些要素?在學習了位移的情況下,要怎樣去精確描述功的要素?是否可以站在能量變化這個角度來對其進行分析?通過這些教學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能力,自主探究相適應的課堂問題,有針對性地提高分層學習的效果。
總而言之,基于分層理念的教學方法是比較受重視的教學手段,能夠推進高中物理教學的高效開展。尤其是在學生的物理基礎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下,教師要實現(xiàn)學生的共同進步,滿足其各自的學習需求,就應該貫徹落實分層教學。當學生解決了在自己認知范圍內(nèi)的物理問題,就容易產(chǎn)生學習自信心,對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力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此,教師還應該積極引入更多的分層教學方法,豐富分層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學
內(nèi)容。
參考文獻:
[1]侯立建.《功》教學案例[J].理科考試研究,2016,23(14):72.
[2]張安保.高中物理分層教學的實踐研究[J].神州,2017(11):154.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