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浩宇
“清明忙種麥”。每年到了這個時節(jié),地處北大荒的松嫩平原上,機械轟鳴,人歡馬叫,種田人開始播種小麥了。
“種在冰上,收在火上”。這是東北大糧倉——黑龍江一帶對小麥播種與收獲的一句最恰當不過的描述。在那攥一把都流油的黑黝黝的土地上,種田人頂著乍暖還寒的春風,把金燦燦的麥種下播到翻耕時還帶有冰碴的農田里。待到三個多月生長期之后的赤日炎炎下,種田人開始揮鐮收割,在過去的那個貧瘠的年代那是東北農家最企盼的光陰!家家的餐桌上開始擺上新麥制作的面食了。
還記得孩提時代,到了麥播時節(jié),我和幾個小伙伴往麥田里跑,到了地邊假裝無事閑玩,趁著種田人扶著馬拉的犁杖播種離我們漸行漸遠時,偷偷地把地邊裝著麥種的麻袋解開,往衣兜里裝上三把五把麥種然后跑回學校,中午放學時在給學生熱飯的火爐上烤著吃。在那個生活困難的年代,糧食異常緊張,添飽肚子都成問題,偶爾吃到細糧對小孩子那就是過年一般。那會兒正當我們狼吞虎咽地吃著這偷來的半生不熟的火烤麥粒時,不巧被老師發(fā)現了,他知道麥子是我們偷來的之后,掀開爐蓋把麥粒倒進爐膛,還狠狠地訓斥了我們一番。望著爐膛里燃燒的香香的麥粒,忍著肚子里的饞蟲在爬,我們的眼淚奪眶而出,到不是悔之做錯了事,而是覺得好不容易偷來的幾把麥粒還沒吃完就被老師燒掉了,真的是可惜啊!
每年麥播時,是鳥兒遷徙北方的季節(jié),小孩子們都愿到剛剛播種過的麥田里用鐵夾子打鳥。新翻耕過的麥田蟲兒特別多,很多很多的鳥兒都撲到麥田里覓食小蟲和麥粒,我們把鐵夾子用蟲兒做誘餌埋在地上,一天下來就能打死好多鳥兒,在野地里撿把干柴燒著吃,余下的拿回家里改善伙食。童年時那感覺就是現在燈紅酒綠下的燒烤大餐也無法與之媲美!一次遇上一個種田人,說我們打鳥把麥田踩板結了,鐵夾子埋在地上還把麥田破壞了,踢了我們幾腳不罷休,還把我們打的鳥兒都搶了去,所有的鐵夾子都被奪過去扔到了溝渠里。
追昔扶今,今天的人們不再為解決溫飽發(fā)愁了,也不可能發(fā)生小孩子偷食小麥充饑解饞了。我深知愛護土地就要像愛護我們的母親一樣,人都說大地是母親,親親的大地年復一年永不衰竭地生長著糧食等作物,如果沒有大地,人類將何以生存?就像是沒有母親乳汁的喂養(yǎng),絕大多數襁褓中的嬰兒怎能健康地成長!
民以食為天,人活著離不開吃飯,每當我一日三餐坐在飯桌前,吃著勞動人民用汗水換來的糧食時,總是情不自禁浮想起那辛勞的種田人在春寒凜凜里辛勤地耕作,那歲月留痕中的汗滴禾下揮鐮收割的艱辛,那為了充饑偷食麥種忍辱受屈的辛酸,一幕幕的總是難以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