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運環(huán)
湖北簡稱“鄂”,人們耳熟能詳,但湖北省正式建省在何時?湖北何時簡稱鄂?湖北的簡稱為什么選中鄂字?它與鄂州的“鄂”又有何淵源?
“鄂”字初文作“噩”,是鱷魚的本字。
其實,“鄂”字用為湖北地名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周早期。2007年11月,隨州安居鎮(zhèn)羊子山第四號墓多件有“鄂侯”銘文的青銅器出土。這是我省最早以“鄂”命名的政治單位名稱和地名,時代當在西周早期的周成王時代。
而鄂州之“鄂”,初見于《世本》及《史記》。時間在西周中期偏后,楚君熊渠之時?!妒辣尽こV》相關內(nèi)容僅一句,即:熊渠有三子,“其中之名為紅,為鄂王”。
如果說西周時代熊渠中子紅的“鄂王城”,奠定了湖北地名“鄂”字響亮度高起點的話,東周時代楚國的兩首詩歌則極大地提高了“鄂”字的響亮度:鄂君子皙有關的著名的《鄂君歌》,屈原的《九章·涉江》里那句“乘鄂渚而反顧兮,欸秋冬之緒風?!?/p>
三國魏黃初二年(221年)四月,孫權自公安(今湖北公安)遷都鄂。以鄂縣城(今鄂州)為都城,改名為武昌。這是“鄂”字用作湖北地名首次被淡出。到西晉時期,“鄂”字又開始被啟用為縣名。
“鄂”作為政區(qū)名稱,開始與湖北省的簡稱“鄂”及省會(今武漢市)直接發(fā)生關系,是在隋朝開始之年。據(jù)《隋書·地理志》載,這一年,隋滅陳,廢郢州,“改置鄂州?!毕螺犓目h,即:江夏(治所在今武漢市武昌區(qū))、武昌(治所在今鄂州市)、永興(治所在今陽新縣)、蒲圻(治所在赤壁市)。其范圍相當于現(xiàn)今的鄂東南。這是“鄂”字首次用為高級政區(qū)州名之始。
省制始于元代。元朝時,今湖北境內(nèi)主要分屬三大行省,長江以北大多屬河南江北行?。ㄊ阢炅海耖_封市)、今恩施等地屬四川行?。ㄊ诮癯啥际校┖烷L江以南大多屬湖廣行?。ㄊ诮裎錆h市武昌區(qū))。元朝時期,始建荊湖等路行中書省,省會在鄂州(今武漢市武昌區(qū)),又稱“鄂州行省”,簡稱則為“鄂省”。
元成宗時省會改名武昌,“鄂”字在湖北地名用字中再度淡出。
“湖北”之名得于宋代。北宋初,始以洞庭為界,分荊湖南、北路。荊湖北路,簡稱湖北路,為湖北省省名的端緒。
而湖北與湖南區(qū)分開,則是在康熙時期。只是清代咸豐以前,湖北、湖南依然共一個“省簡稱”,即“楚省”。這種現(xiàn)象直到咸豐、同治年間才有改變。據(jù)《清實錄》記載,最早是在咸豐四年一道咸豐帝手諭中,首次提到湖北省的簡稱,即“鄂省”。
專一性是一切命名的重要原則。在湖北省簡稱名用字的競爭中,“鄂”字之所以能擊敗“楚”字而獲勝,最主要的原因,在清代湖南也在“楚省”范圍之內(nèi)。由此,湖北省的簡稱“鄂”不是一個單純的文字符號,而有其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湖北省的簡稱用“鄂”不用“楚”是一種歷史的自然選擇。
(作者系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中國先秦史學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