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立君
學校與學生的關系向來是一種較為特殊的關系,其中學生是被管理者,而學校是管理者,教育理念向來都是“以人為本”,這又說明二者之間的平等關系。調查發(fā)現,在部分學校,雖然熱愛學生,為學生的健康成長盡心盡力,但有時在教育管理過程中卻可能忽視“平等”二字。在中小學教育管理中,部分學生對教師的態(tài)度竟然是“怕”,一些學生也缺少對學習的興趣和快樂感。當前還存在著一些侵犯學生權利的現象,對于學生的學習甚至身心健康明顯是不利的,這是值得教育管理者思考的問題。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權益,精心營造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更好地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一、中小學教育管理中侵犯學生權利的現象
“以人為本”的民主教育理念,雖然已經積極滲透于各個學校,但有些學校在教育管理過程中仍然存在無意識地侵犯學生權利的問題?,F就其中較為普遍的現象進行以下的探討。
1.體罰,變相體罰,侵犯學生人身權利
隨著時代不斷發(fā)展和進步,原以為不會再出現體罰學生這種事情。然而,卻在網上看見“男老師打女學生”的視頻。這件事情引起了各界關注,多數人不能理解一個教師為何會這樣粗暴地對待學生。最后,教育廳對這個打學生的教師進行了處分并調離工作崗位。對于學生的教育管理,教師應該是循循善誘,充分尊重學生的人身權利,關注學生的心靈成長,和風細雨,以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教育,而不應該用“體罰”。
2.語言傷害,侵犯學生人格尊嚴
由“中國少年兒童平安行動”組委會發(fā)布的“你認為最急切需要解決的校園傷害”專項調查結果顯示,語言傷害成為當前急待解決的校園傷害三大問題(即語言傷害、同伴暴力、運動傷害)之首。語言傷害會對學生精神以及心理帶來潛藏性的損害,對學生今后的健康成長、良好的性格習慣的養(yǎng)成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教師的語言傷害,其實是侵犯了學生的人格尊嚴以及名譽權。
3.差別待遇,侵犯學生平等受教育權
在應試教育背景下,部分教師以考試成績的好壞來判定一個學生的好與壞,忽視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其他方面的長處,甚至有些教師因為學生的考試成績而對學生給予差別性的待遇。這在侵犯學生平等受教育權的同時,也使得學生對學習興趣大大降低。在有差別的待遇中,部分學生感覺自尊心被傷害,從而變得自暴自棄,既影響師生關系的和諧,也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中小學教育管理中侵犯學生權利現象的原因
每個公民在履行自己義務的同時,也有著享受自身權利的保障。在有的學校,學生的一些權利受到一定程度的侵犯。而一些學生權利受到侵犯的本質原因,是因為部分教育管理者民主意識的缺乏以及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匱乏。
1.部分教育管理者的民主意識匱乏
學生的合法權利被侵犯的主要原因,是教育管理者的民主意識缺乏,不懂得學生有哪些權利,不懂得如何尊重學生的權利。部分學校教師對民主意識的缺乏,對法律知識的淡忘,使其不能明確地知道學生擁有哪些權利。這樣,在不知道的情況下任性而為,從而可能在無意識當中侵犯著學生的權利。
2.部分學生對自我權利的保護意識匱乏
中小學生因其年齡和心理的稚嫩,使其自我保護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較為薄弱,導致學生在被人侵犯自身權利時也幾乎毫不察覺。自我權利被侵犯時都感覺不到,也不采取適當的保護措施,則被侵犯的幾率會加大。因此,學生應當學法守法,在被侵犯權利時能及時進行自身保護,采取適當的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三、中小學教育管理中避免學生權利被侵犯的對策
要想減少學生權利被侵犯的現象,離不開中小學教育管理者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及學校相關制度的完善;當然,學生自我保護意識也需要進一步加強,但這也離不開懂法律的教師的精心指導和幫助?,F就怎樣改變教育管理中學生權利被侵犯這一現象進行以下的探討。
1.強化中小學教育管理者的民主思想
中小學應當設置法律方面的培訓課程,讓教師懂得“什么是民主,怎樣做到民主”“什么是權利,權利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只有讓教師知道哪些行為侵犯學生的權利,才能避免今后出現侵犯學生權利的現象,從而使得學生的權利不被侵犯,促使學生在良好的校園氛圍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2.培養(yǎng)中小學生自我權利保護的意識
學生是自我權利的保護者,若學生本身缺乏自我權利保護意識,則會更加容易被人侵犯。所以,學校開設相關課程或組織相關活動,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權利保護意識顯得尤為重要。
3.增強學生和教師的法律意識
法律是自身權利最有效的保障,學生和教師只有增強自身的法律意識,才能營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在管理與被管理中才會有著微妙的化學反應,也只有這樣才不會出現侵犯與被侵犯權利的現象。在中小學教育管理中存在侵犯學生權利的現象,本質原因是部分教師法律意識淡薄。因此,教師必須認真學習相關的法律知識。而學生,則可以通過學習這些法律知識,知道自身所擁有的權利,在自身權利受到侵犯時可以適當地拿起法律武器對自身的權利進行保護。
綜上所述,部分中小學在教育管理過程中,雖然熱愛學生,為學生的健康成長盡心盡力,但有時存在著侵犯學生權利的現象。其根本原因是因為教育管理者民主意識的缺乏,以及學生自我權利保護意識的不足。而要想改變中小學生權利被侵犯的現象,則需要提高教師自身對權利的認識,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得歧視學生,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不得侵犯學生合法權益”,要真正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制止有害于學生的行為或者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于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傊挥辛私獾綑嗬恼嬲饬x,才能減少侵犯學生權利的現象,讓學生的人格得到尊重。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權益,精心營造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理想的人格,更好地促進學生成長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