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東
“版本”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宋代文獻記載當中,本義是指雕版印刷的本子,關于版本的研究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漢劉向在《別錄》中記載:“一人持本,一人讀書,若冤家相對如讎。”但版本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發(fā)展卻并不很久。明以前,版本學一直是目錄學和校讎學的附庸,自清以后,才逐漸分離開來,由于歷史等諸多因素,日愈興盛,版本學始于漢,興于宋,大盛于清,可以說清代的版本學發(fā)展有著重要的里程碑意義,這也是本篇文章研究的目的所在。
一、清版本學發(fā)展的歷史背景
清朝是中央集權的頂峰時期,統(tǒng)治者重視程朱理學,加強在思想上的統(tǒng)一,盛行文字獄,這也促使文人們走上了考據(jù)的道路,遠離政治壓迫。他們“排斥理論,提倡實踐”,思想上的高度壓迫使越來越多的文人選擇經(jīng)世致用無關政治的考據(jù)研究。通過古籍???,利用不同的版本進行對校還原古書的原始狀態(tài),利用一定的文學基礎音韻常識查明錯訛等成為學者校讎考據(jù)的重要手段。清代版本學的方法大都是從??惫艜幕顒又挟a生的,清代考據(jù)學的興盛也為版本學提供了契機。
另一方面,清代官私藏書的興盛也是版本學發(fā)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自明始,藏書成為一時的風潮,出現(xiàn)了很多藏書家,清時更盛,藏書家們在收購古籍的同時,也會根據(jù)版本的優(yōu)劣進行分類,鑒別真?zhèn)?。尤其一些比較出名的藏書家,更會根據(jù)自己收錄的書籍進行整理,編寫善本書志,組織人員???,進行編目,以示自己藏書的價值。
藏書家對版本進行比較,選定善本,而刻書家則致力于??惫偶?,提供可靠的讀本。為了一改明人校書不精之風,清代刻書家一開始便著重利用善本進行校勘,比如,阮刻《十三經(jīng)注疏》就是以宋元舊本為底本進行???,選用了大量的善本進行精校,《通志堂經(jīng)解》也是一樣,選用了大量宋元善本進行校對。選取善本進行對照校讎,一方面促進了清代校讎學和刻書業(yè)的發(fā)展,另外一方面,也促進了版本學的發(fā)展。
二、清版本學的發(fā)展過程
清代的版本學發(fā)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順治到乾隆前期,是清版本學發(fā)展的初期。這一時期出現(xiàn)了很多版本學家和版本學的相關著作,如:錢謙益、馮舒、朱彝尊、王士禛等。都在版本學領域有過專門的研究,這一時期的版本學雖然有了一定的發(fā)展,但還不夠成熟,也體現(xiàn)了很多問題,首先這一時期的版本學家大多都不是專門的版本學家,而是音韻學家,文學家又或者是??睂W家,他們的作品所占的比例很小,非常零散。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有《藏書紀要》《讀書敏求記》《汲古閣珍藏秘書書目》等。其次這一時期的版本學家更關注于書的內容,對版本的關注度不高,介紹版本特征的內容很少。再者,版本學家的相關研究方法不夠成熟,對避諱字、行款、字體等的鑒定方法運用較少,序跋是當時主要的鑒定方法。
乾隆中期到道光年間是清版本學發(fā)展的第二個重要階段,此時的版本學較之前一時期取得了重大的進展。這一時期出現(xiàn)了大量的版本學家。也出現(xiàn)了專注于版本研究的學者,如黃丕烈。這些版本學家為后來版本學的發(fā)展開創(chuàng)了不少先例,如《二十四史》《十三經(jīng)注疏》《四書全書總目》等。這一時期的版本學家注重??保ㄟ^??迸c版本學之間的聯(lián)系,揭示版本價值,比較版本優(yōu)劣。
此后的時期是清代版本學發(fā)展的第三個重要的階段。這一時期的版本學第一次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被提出,對后世的版本學發(fā)展影響深遠。這一時期出現(xiàn)了諸如:楊紹和、陸心源、邵懿辰、楊守敬、葉德輝、莫友芝等版本學家。產生了很多注重版本研究的版本學著作。代表作品有《觀古堂書目》《清學部圖書館善本書目》《善本書室藏書志》《箋經(jīng)室所見宋元書題跋》等,進一步豐富了這一時期的版本學著錄形式。這一時期的學者還對各區(qū)域各時代的刻本有了進一步的總結,鑒定方法也更加完備。除了對紙張、刻工等的利用,也增加了對字體的鑒定判斷。以不同時期不同地域所用字體的不同,來判斷書籍的時間。此外,版本學第一次被作為概念提出,葉德輝將版本學與??睂W目錄學看做并列的學科,而且認為版本學是考據(jù)學的重要前提,大大提高了版本學的重要性。同時也對善本概念進行了總結。清后期的版本學研究更加細致,但是對很多版本特征沒有進行總結,在鑒定方面存在很多失誤,總體沒有超過前一時期的水平。
三、清版本學的思想方法
同書異本的研究。校勘是研究同書異本的最好方法,清代的校勘學盛極一時,乾隆年間,官方組織了一大批文人學士,“先列作者之爵里,以論世知人;次考本書之得失,權眾說之異同;以及文字增刪、篇幀分合,皆詳為訂辨,巨細不遺;而人品學術之醇疵,國紀朝章之法戒,亦未嘗不各昭彰癉,用著懲戒?!盵1]《四庫全書》為官方校書之重,耗費大量人力。校勘書籍,需網(wǎng)羅眾本進行對校,如阮校《十三經(jīng)注疏》,校勘《尚書》、《儀禮》、《周易》各選用了十種版本,??薄睹献印?、《春秋左傳》分別選用了十三種版本。同書異本的研究,旨在運用不同版本進行校勘,是校讎和版本學研究的重要內容。
版本源流的研究。陸以湉《冷廬雜識》、王士禎《香祖筆記》、俞樾《茶香室叢鈔》中都對版本的源流進行了研究,書中還有關于抄本的記載。清代還對歷代的刻書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相關著作有俞樾《茶香室叢鈔》、周亮工《書影》等。清代注重對版本源流的研究,對活字印刷、雕版印刷、歷代的刻書風氣等都進行過大量的研究。
版本鑒定也是清代版本學的重要研究方面。孫慶增的《藏書紀要·鑒別》中提到:“夫藏書而不知鑒別,猶瞽之辨色,聾之聽音。雖其心未嘗不好,而才不足以濟之”[2],講了鑒別的重要性。鑒別古籍,必須要熟悉古籍目錄,這也是我們鑒定古籍的重要方法之一。清代通過字體、行款等各種方式途徑來進行版本的鑒定,如宋人刻書每行字數(shù)與行數(shù)相等。清版本鑒定風極一時,各種鑒定方法也層出不窮。
善本觀也是清版本學的重要內容,但是不同的流派對于“善本”的標準莫衷一是,錢謙益注重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他在《中說》題跋:“文中子《中說》,此為宋刻善本。今世行本出安陽崔氏者,經(jīng)其刊定,駁亂失次,不可復觀。今人好以己意改竄古書,雖賢者不免,可嘆也。”[3]可見一斑。
四、清版本學的代表人物及著作
錢曾《讀書敏求記》。錢曾推崇宋刻本,認為要刊刻古書,就必須要精于????!蹲x書敏求記》注重對版本的著錄,其中明確著錄的版本就有近二百種,對于部分刻本,還記敘了刊刻的經(jīng)過,刻書地點、時間、工匠。除此之外,《讀書敏求記》還注重對版本形式的描述,如字體、墨色、紙張、印章、版式、題跋、裝幀等。錢曾常借助題跋來鑒定版本,對于抄本,則依靠字體來鑒定。再者,錢曾藏書豐富,注重進行版本的比較,因此他的《讀書敏求記》也常常羅列各種版本進行比較?!蹲x書敏求記》在清版本學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它是第一部注重版本鑒賞的解題目錄。開創(chuàng)了善本書錄的版本創(chuàng)作方式,后世批??陶弑姸唷?/p>
孫從添《藏書紀要》是其對自己藏書經(jīng)驗的總結,全書一共分為購求、鑒別、抄錄、校讎、裝訂、編目、收藏、曝書八項,是清《書林清話》前我國藏書理論中系統(tǒng)性最強、水平最高的著作。它強調了版本鑒別的重要性,總結了造偽方式和鑒定方法,敘述了各時期的刻本及其優(yōu)劣異同,總結了歷代抄本的特征。
《天祿琳瑯書目》是第一部由官府主持編纂的版本目錄,以版本性質為分類依據(jù),注重鑒賞,總結了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刻書特點研究細密程度遠勝于其他書目。
清代的版本研究為歷代之盛,但版本學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發(fā)展的時間卻很短,研究清的版本學發(fā)展流向,也將為我們日后版本學的發(fā)展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凡例[M].北京:中華書局,1981.
[2]孫慶增.藏書紀要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錢謙益.初學集卷46[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