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興 胡嘉穎 彭 丹 鄧玉華 馮祝華
廣東省珠海市婦幼保健院,廣東珠海519001
地中海貧血(地貧)是一種以珠蛋白生成障礙為特征的遺傳性疾病,輕、中型主要表現(xiàn)為貧血,通常不會影響生命安全,但對于重型地貧,會危及生命,或者在出生后面臨終生輸血,造成嚴重家庭負擔和社會負擔[1]。因此產(chǎn)前篩查地貧對預防重型地貧胎兒出生有重要意義,目前基因診斷為此疾病診斷的金標準,其能有效檢測出胎兒的地貧基因為純合子、雜合子等[2]。但此種檢查方式檢查時間較長,檢測成本較高,還對檢查設備、檢查人員技術要求高,故無法大規(guī)模進行篩查。因此臨床一直在尋求一種簡便、經(jīng)濟、診斷準確度高的篩查手段用于產(chǎn)前孕檢的地貧篩查,地貧屬于小細胞低色素貧血,患者的平均紅細胞體積(MCV)、平均血紅蛋白量(MCH)會降低,故MCV、MCH檢測對疾病診斷具有一定價值[3]。本研究觀察2017年6月~2018年3月地貧及正常孕婦的MCV、MCH水平差異,分析MCV、MCH用于產(chǎn)前地貧篩查的價值,旨在為今后預防地貧患兒出生提供依據(jù)。
以2017年6月~2018年3月在我院行產(chǎn)前孕檢者為研究對象,取基因診斷結果為地貧的90例孕婦為觀察組,年齡20~40歲,平均(29.4±2.1)歲,體質(zhì)量 49~ 70kg,平均(61.9±4.3)kg,孕次1~3次,平均(1.6±0.3)次,初產(chǎn)婦58例,經(jīng)產(chǎn)婦32例,基因分型:α-地貧56例、β-地貧30例、αβ復合地貧4例;挑選同期孕檢地貧基因診斷為正常的97例孕婦為正常組,年齡19~41歲,平均(30.1±2.3)歲,體質(zhì)量46~72kg,平均(61.7±4.5)kg,孕次1~3次,平均(1.6±0.3)次,初產(chǎn)婦61例,經(jīng)產(chǎn)婦36例,年齡、孕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4]:試驗均得到孕婦及其家屬知情同意,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孕婦未合并嚴重心血管疾病、器質(zhì)性疾病,均為單胎,無言語、精神障礙。排除標準:孕婦合并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臨床資料不全,配合度差。
所有孕檢者均在入院前1晚8點后禁水、禁食,次日清晨空腹取肘靜脈血,取血4mL(2管各2mL),同時加EDTA-K2抗凝,取樣半小時以內(nèi)采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型號LH780美國貝克曼庫爾特)行MCV、MCH檢測,所有操作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組間比較受檢者MCV、MCH水平差異,對比單獨指標及聯(lián)合用于地貧篩選的價值。本次篩查陽性標準[4]:MCV值82fl以下;MCH值27pg以下,本次應用價值觀察:陰性預測值、敏感度、陽性預測值、特異度、診斷準確率,以基因診斷為金標準,本次應用價值中診斷準確率=(真陰性+真陽性)/總例數(shù)×100%;敏感度=真陽性/(真陽性+假陰性)×100%;陰性預測值=真陰性/(真陰性+假陰性)×100%;特異性=真陰性/(假陽性+真陰性)×100%;陽性預測值=真陽性/(真陽性+假陽性)×100%。
多組間MCV、MCH值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類型地貧者MCV、MCH值兩兩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孕婦MCV、MCH值差異比較(±s)
表1 孕婦MCV、MCH值差異比較(±s)
注:與α-地貧比較*P<0.05;與β-地貧比較#P<0.05;與αβ復合地貧比較&P<0.05
組別MCV(fL) MCH(pg)觀察組(n=90) α-地貧(n=56) 66.37±5.94 20.51±4.86 β-地貧(n=30) 66.52±6.07 19.83±5.02 αβ復合地貧(n=4) 65.48±5.73 19.18±4.79正常組(n=97) 88.36±7.25*#& 30.56±0.84*#&F 168.760 140.810 P<0.05 <0.05
多組間比較準確率、靈敏度、陰性預測值、陽性預測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特異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兩兩比較MCH+ MCV準確率、特異度、陽性預測值均高于MCV,MCH+ MCV檢查特異度高于MCH(P<0.05)。見表2。
表2 臨床診斷價值評估[%(n/n)]
地貧是一種遺傳性基因缺陷致珠蛋白合成障礙所引發(fā)的貧血性疾病,根據(jù)缺失、突變基因不同可分為α型、δ型、δβ型、β型,以α型、β型地貧最為常見,有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顯示全球攜帶地貧基因者約占1/60,我國主要發(fā)生在廣東、四川、廣西等地區(qū),其中廣東省、福建省基因攜帶率分別達到11.07%、4.41%[5]。患者由于基因缺陷、Hb組分比例失衡,多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貧血,對于重癥地貧患者,除骨髓移植外,目前無有效治療手段。減少地貧的發(fā)生,加強地貧攜帶者篩查、對孕婦進行產(chǎn)前診斷等手段,對預防中型地貧、消滅重型地貧患兒出生,提高人口素質(zhì)有重要意義[6]。
臨床用于產(chǎn)前地貧篩查手段較多,其中以基因診斷為金標準,但受多種條件限制,其無法適用于大規(guī)模篩查,血細胞分析、血紅蛋白電泳是目前地貧篩查的常用方法。其中后者受血紅蛋白A2限制,對于部分特定地貧無法有效檢出,只能篩出β-地貧,故臨床多以血細胞分析用以疾病篩查[7]。血常規(guī)檢查具有耗時短、操作簡便、敏感度高及費用低等優(yōu)點,本次檢查結果顯示不同類型地貧者MCV、MCH值兩兩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MCV、MCH是產(chǎn)前地貧篩查的重要檢測指標。地貧屬于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其中地貧雜合子(輕型地貧)一般無明顯臨床表現(xiàn),患兒成年存活率較高,不影響日常生活,僅偶爾出現(xiàn)輕度貧血、疲勞等,但若是地貧純合子或雙重雜合子(重型地貧),α-地貧胎兒不僅易在妊娠中晚期會胎死宮內(nèi),或出生后數(shù)小時內(nèi)死亡,還會存在低體重、心臟肥大、膚色苔白、肝脾腫大、腹腔積液等異常,嚴重者會出現(xiàn)畸形[8-9]。β-地貧胎兒出生時無明顯異常,多在3~9個月后出現(xiàn)進行性黃疸、貧血、肝脾腫大、生長發(fā)育遲緩、納差、表情呆滯、智力遲純等表現(xiàn),同時患兒全身性骨髓細胞異常增生,由于肋骨、顱骨、骨盆骨、肩胛骨改變,從而表現(xiàn)為骨小梁呈網(wǎng)狀、骨髓梁增寬、骨質(zhì)疏松等情況[10]。加之骨髓擴張壓迫、鐵沉積、缺氧等因素作用,還會引發(fā)患兒外周、中樞神經(jīng)病變,嚴重者有截癱風險,而對于孕婦由于貧血、紅細胞變形能力差,可造成巨大胎盤、產(chǎn)后出血、水腫、早產(chǎn)、死產(chǎn)等并發(fā)癥。鑒于重型地貧可危及母嬰安全,產(chǎn)前檢查有利于地貧早發(fā)現(xiàn),從而有助于臨床及時采用有效措施[11-12]。
本研究MCH檢查診斷準確率、α-地貧靈敏度、β-地貧靈敏度、αβ復合地貧靈敏度、陰性預測值、特異度、陽性預測值依次為78.07%、87.50%、96.67%、100.00%、88.89%、65.98%、71.30%;MCV檢 查 為 76.47%、92.86%、96.67%、100.00%、92.06%、59.79%、72.81%,組間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提示MCV、MCH在地貧篩查中具有良好靈敏度、準確率。在鄭琳等學者研究中MCV用于α-地貧組、β-地貧組、αβ復合型地貧組的靈敏度分別為 87.80%、98.47%、 100.00%,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診斷準確度分別為65.17%、67.32%、90.79% 、76.77%;MCH 上 述 值 分 別 為93.50%、98.85%、92.31%、54.75%、62.27%、93.66%、72.56%,MCV特異度高于MCH(P<0.05),其他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本次研究結果大致一樣[13]。本文中特異度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可能與選取例數(shù)較少、臨床指標檢查操作等有關,本次MCV、MCH檢測采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進行,使檢測均質(zhì)性提高,人工操作誤差減少,有利于提高檢測特異度,為地貧篩查提供依據(jù)。本次MCV、MCH檢查特異度較低,提示兩種指標假陽性較高,但多組間特異度存在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兩兩比較聯(lián)合檢查準確率、特異度、陽性預測值均高于MCV,特異度高于MCH,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聯(lián)合檢查能在一定程度減少假陽性發(fā)生,避免漏診發(fā)生,提高診斷準確度。然而聯(lián)合檢查特異度仍在80%以下,這可能與低色素性貧血、小細胞有關,如缺鐵性貧血(IDA)一種因體內(nèi)鐵儲量不足引發(fā)紅細胞生成障礙所致貧血疾病,屬小細胞性貧血癥狀,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IDAMCV、MCH值與正常者有顯著差異,但與地貧者無明顯差異,故而臨床在以MCV、MCH檢測時,無將兩種疾病良好區(qū)分鑒別,會存在漏診、誤診情況[14-15]。在孫秀山等[16]研究中采用血常規(guī)指標檢查,IDA組與地貧組在RBC、RDW上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在以MCV、MCH檢測篩查出地貧時,為鑒別診斷地貧、IDA時可加查RDW、RBC,通過多種檢查聯(lián)合篩查來提高篩查準確度。
綜上所述,MCV、MCH是產(chǎn)前地貧篩查靈敏度較高的指標,用于檢測診斷準確度良好,但特異度較差,兩種聯(lián)合檢查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特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