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雅婷
摘 要:《小城三月》是蕭紅于1941年創(chuàng)造的一篇中篇小說。小說中描寫了一個地主階級家的少女翠姨,青春明媚、對愛情充滿憧憬,但卻因為自身、旁人和封建制度、社會的原因,失去了愛情的希望和追求,最終香消玉殞的悲涼故事。翠姨代表了五四運動后處于新舊交替中的女性對于世俗的打破、愛情的向往,同時也真實地反映出大多數(shù)女性的愛情以悲劇結(jié)束的殘酷事實。
關(guān)鍵詞:翠姨;愛情悲?。粌?nèi)部原因;外部原因
指導老師:繆軍榮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06-0-02
《小城三月》中的翠姨,是地主階級家的小姐,她溫婉、善良,在青春明媚的年紀對愛情充滿了希望。但在四十年代,一個正處于新舊交替的時代,女性的自我意識、社會地位仍處于一個萌芽階段,封建制度的殘余仍影響著人們,翠姨在這樣一個時代中,注定是不能收獲所希望的愛情的。導致翠姨愛情悲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對人的毒害與禁錮。
一.內(nèi)部原因
1.翠姨的性格
翠姨的性格是導致其愛情悲劇的一大原因。首先,翠姨是一個青春明媚、不諳世事的少女。翠姨雖然輩份上是“我”姨,但是卻也不過十七八歲,她不知道自己將要面臨的是什么。翠姨訂婚后接受了十多萬的聘禮,竟心安理得地用了起來:穿了兩次的流行市布大衫就不要了;有兩對珍貴的耳墜子,“我”的母親也不過只有兩對。而當三年訂婚期滿后,對方要娶她時,才明白自己是真的要被迫嫁給一個只有過幾面之緣,又小又黑的男人。
其次,翠姨的謹慎的性格,封閉的內(nèi)心也使得在愛情的表達上過于含蓄、委婉。翠姨面對自己喜歡的絨布鞋時,將自己的喜愛藏于心中,不告訴其他人,甚至是與她相親昵的“我”。少女隱藏住自己的小秘密,當面對愛情時,翠姨也同樣將感情內(nèi)化于自己的心中。“哥哥在講故事的時候,翠姨總比我們留心聽些”,這其中透露著少女對于自己傾慕之人的一些小心思。翠姨將自己的小心思埋藏在心中,只可以從她的一些不為人知的細節(jié)中窺探一二,哥哥又怎么會接收到她的好感信息呢?這無疑阻礙了翠姨與哥哥之間感情的發(fā)展。
最后,翠姨性格猶疑不決、膽怯敏感。當面對愛情時,翠姨顯得同樣的膽怯。她沒有將自己對愛情的憧憬告訴祖父母或是“我”的母親;她面對未婚夫家的催婚只默默地糟踐自己的身體,沒有想過去爭取;而當她病得嚴重的時候,哥哥來看她,她也只是像林黛玉般哭了起來,明明想對哥哥訴愁情與感謝,但卻只一個勁地表示對哥哥母親的感謝及愛意。這些都說明了面對愛情時,翠姨的脆弱膽怯,這注定了她愛情的悲劇性結(jié)果。
2.翠姨對于愛情的想法
翠姨對愛情的初衷不純,對愛情的決心不夠。翠姨并沒有見過什么大世面,相比于不堪的又丑又小的訂婚對象,儀表堂堂的哥哥瞬間擄獲了她的心。哥哥長得好看,他還是一個接受過教育的大學生。翠姨覺得“到底是讀大學的人好,不野蠻,不會對女人不客氣,絕不能像她的妹夫常常打她的妹妹”,翠姨想要的是一個文質(zhì)彬彬的大學生,而不是出于真正對哥哥的愛。在擁有對愛情的憧憬與希望后,翠姨也沒能夠像個勇敢的新時代女性一樣去追求愛情,并傾盡全力守護愛情。在她去世后,“我”的母親才明白翠姨不想嫁人的心,并為之嘆息。翠姨若是勇敢地像家庭表示自己對于愛情的希望與決心,她很可能會如愿以償,而不用付出生命的代價了。
二.外部原因
1.封建思想的維護者——長輩們
翠姨的祖父母、“我”的母親都是封建社會的產(chǎn)物。一方面,小城鎮(zhèn)受到了新思潮的影響,這些長輩們也開始慢慢接受這些新的風尚、新的思潮。“我家算是最開通的了。叔叔和哥哥他們都到北京和哈爾濱那些大地方去讀書了,他們開了不少的眼界?;氐郊依飦?,大講他們那里都是男孩子和女孩子同學?!耙虼嗽谖壹依镆磺卸际呛茈S便的,逛公園,正月十五看花燈,都是不分男女,一齊去?!边@些長輩們將自己的孩子送出去接受新式教育,說明他們開始慢慢接受新思想,在男女觀念上不再像過去那樣苛刻。在服飾、教育這些不觸及本質(zhì)問題的事物上,他們顯得和藹可親,但是,另一方面,一旦觸及到有關(guān)于封建倫理道德等一系列封建社會根源思想時,他們變得面目可憎起來。他們始終沒能擺脫壓抑禁錮著他們的封建思想。因此,他們會為自己的子女定下娃娃親,認為女子還是要以家庭為重,封建家庭觀念毒害著他們;毫不關(guān)心子女的內(nèi)心生活,體察不到翠姨內(nèi)心對于婚姻的抗拒,最終還是將其送上了婚姻的刑場,直至將翠姨逼上了死亡的道路。
2.愛情的對象——哥哥
首先,哥哥在《小城三月》中的形象是一個接受了新式教育的見多識廣的新青年,他風度翩翩、儀表堂堂,對于翠姨有著好感,但是這份好感卻沒能發(fā)展成為一種真正牢固的愛情,這也使得翠姨與哥哥之間愛情的根基并不穩(wěn)固。其次,接受新式教育的哥哥也沒能徹底擺脫封建禮法規(guī)范的束縛?!案绺鐩]有準備,就很害怕,不知道說什么,做什么。他不知道現(xiàn)在應(yīng)該是保護翠姨的地位,還是保護自己的地位?!笨梢钥闯?,哥哥雖然接受了新式思想的熏陶,但行為上仍是封建時代男子的作風。他或許是覺得男女授受不親,被即將推門而入的祖父看到不合適;或許是太過于怯懦,不敢光明正大地保護翠姨,訴說所愛,這也是哥哥性格中最致命的一點。
3.封建制度——根本原因
對于《小城三月》,可以肯定的是文中的小城鎮(zhèn)受到了新思想的影響,但正是因為新思潮的涌入不夠徹底、不夠堅決,才導致了翠姨愛情的悲劇。文中的背景是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之后,新風尚、新文化、新思想開始影響國民,但是,思想、習俗的沖突并沒有完全被人們所接受,新舊思想交替的動蕩演繹出翠姨的悲劇愛情。文中的女性開始討論衣服、配飾;笛子、簫、日本琴、風琴、月琴在國民家中出現(xiàn);網(wǎng)球等運動也開始興起。翠姨的家族也受到了運動的沖擊,伯父參加過維新革命,哥哥接受過新式教育。翠姨在小城中渴望讀書,作為一個未曾接受過教育的女子也受到了新思想的影響,這也使得她開始有了對于愛情的意識,這也是她愛情悲劇的起源。在訂婚三年后,翠姨被母親帶去哈爾濱辦嫁妝,哥哥介紹了同學做她們的向?qū)АU沁@樣的一次偶然機會,讓翠姨見識到了接受教育的重要性,激起了她對于知識的渴望,對新世界的向往,這也使得她對于嫁給一個又小又黑的男人感到極度排斥。若是沒有見識到新事物、接受新思想的洗禮,翠姨可能會是一個在小城中聽天由命的傳統(tǒng)封建女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將是她謹遵的訓誡,為愛而死亡的悲劇也就不會發(fā)生在她身上。
追根究底,小城中的人們未能完全接受新思想的洗禮,翠姨這樣一個女性不敢大膽追求愛情,訴說自己的個人意愿,都在于封建思想的頑固性。經(jīng)歷了幾千年封建制度的中國,封建思想早已根深蒂固,不是幾場革命就可以推翻的。“假若有人在她的背后招呼她一聲,她若是正在走路,她就會停下;若是正在吃飯,就要把飯碗放下,而后把頭向著自己的肩膀轉(zhuǎn)過去,而全身并不大轉(zhuǎn),于是她自覺地閉合著嘴唇,像是有什么要說而一時說不出來似的”可以看出翠姨是一個溫婉、謹遵舊社會對女子要求的這樣一個女子。她雖然對新衣服感興趣,對學習知識感到渴望,對愛情的意識開始萌芽,但她始終逃離不出封建制度的禁錮。作為一個傳統(tǒng)女子不敢打破世俗,最終只能以死表達自己對愛情的向往和追求愛情的最后一點執(zhí)拗?!八杂X地覺得自己的命運不會好的?,F(xiàn)在翠姨自己已經(jīng)訂了婚,是一個人的未婚妻;二則是她是出了嫁的寡婦的女兒,她自己一天把這個背了不知多少遍,她記得清清楚楚?!贝湟桃驗橄惹百I絨繩鞋就已經(jīng)感受到自己的命運是不會好的了,而如今更是連同自己是二嫁寡婦女兒的事實一起牢記于心,相信封建迷信、封建倫理說,足以說明封建思想扎根于翠姨心中,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被徹底改變的。周圍的人也深受封建思想的禁錮,祖父母為翠姨包辦婚姻;哥哥在面對翠姨臨終前的“表白”時,手足無措,不知道是要保護翠姨的地位,還是保護自己的地位。封建倫理道德、封建貞操觀念、迷信思想,這一系列的封建思想禁錮了每一類人的腳步,最終導致了翠姨的悲劇。
參考文獻:
[1]蔣祎瑋.女性的愛與絕望——《小城三月》細讀[J].牡丹,2017,(20):41-43.
[2]楊昌俊.《小城三月》中翠姨的悲劇的特點及原因探索——兼議單戀或互戀[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10,29(6):106-107.
[3]鐘茹霞.論蕭紅女性意識的轉(zhuǎn)變——以《生死場》和《小城三月》為例[J].文藝生活,2017(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