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懷亭
摘要:與自然呼吸有很大不同,嗩吶演奏中的呼吸需要一定的主動性和技巧性,演奏者需要掌握一定的呼吸技巧及訓練方法才能有效把握節(jié)奏,避免呼吸不當出現(xiàn)的不良后果,從而確保演奏的科學性及合理性,達到良好的演奏效果。
關鍵詞:嗩吶演奏;呼吸技巧;訓練方法
前言
作為一種民族樂器,嗩吶在演奏時相對復雜,需要掌握一定的演奏方法才能靈活掌握,進而發(fā)揮嗩吶良好的演奏效果。呼吸技巧和訓練方法作為嗩吶演奏重要的基本功,在呼吸時應合理控制發(fā)聲,確保演奏時音色、音準、音質(zhì)的力度的變化。從呼吸類型上來看,嗩吶演奏主要包括三種,分別是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呼吸。在演奏時,這三種呼吸方式都可以單獨使用,可以對這三個方面進行逐一研究,找到它們之間優(yōu)缺點,從而在演奏時合理應用,提升呼吸訓練的效果。
1嗩吶演奏中呼吸的特點
嗩吶演奏中,呼吸具有其自身的特點,這與日常呼吸器官存在較大區(qū)別,具體來說,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呼、吸時間不均等。在進行自然呼吸時,肺部本身起到彈性作用,呼吸動作的進行依靠呼吸肌肉組織來完成相應的動作。從時間上來看,自然呼吸中呼氣和吸氣基本均等。在嗩吶演奏中,吸氣過程時間相對較短,呼氣過程時間較長,這是為了更好地體現(xiàn)演奏效果,減少垃圾時間。其次,有意識的強迫呼吸。在進行自然呼吸時,動作往往是沒有意識的、消極的過程,這種呼吸過程屬于自發(fā)行為,不必進行下意識的控制。在嗩吶演奏時,呼氣和吸氣要根據(jù)樂句的結構來控制,不能隨心所欲地呼吸,這種呼吸屬于一種強迫行為,演奏者需要一定的訓練才能達到整體效果。第三,持久、均勻的肌肉緊張。在自然呼吸的過程中,人體的呼吸肌肉組織主要在吸氣上起到作用,呼氣時幾個不會參與到其中,整個呼吸過程相對舒緩,對肺活量沒有過大的要求。在嗩吶演奏的情況下,由于節(jié)目的需求,演奏者必須在短時間內(nèi)完成吸氣動作,呼吸肌肉組織在活動范圍上會更大,對演奏者的肺活量有較高的要求。在呼氣的過程中,氣流依靠一定的壓力排出,肺活量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jù)呼吸的大小不斷變化,呼吸的肌肉組織一直處于緊張的環(huán)境下。最后,口腔呼吸。在自然呼吸中,人們通常依靠鼻腔來完成相應的動作,嗩吶演奏時對呼吸量有更高的要求,鼻腔呼吸滿足不了演出節(jié)奏,需要借助口腔來完成相應的動作,因此,在循環(huán)換氣時,演奏者往往利用口腔來呼吸。
2嗩吶演奏中正確呼吸的要求
嗩吶演奏對呼吸方法有較高的要求,一般情況下,正確的呼吸可以減少肌肉能耗,身體不會產(chǎn)生緊張和過度疲勞狀態(tài),在呼吸器官的控制上不吃力,能夠自如換氣。呼出的氣流能夠確保樂器發(fā)聲平穩(wěn),身體緊張度較小,不會消耗過多的體力。
2.1吸氣的要求
嗩吶演奏時,對吸氣的要求主要包括速度和氣量兩個方面。從速度上來看,演奏者要在短時間內(nèi)吸入大量的空氣,同時要合理控制停頓時間,不能對演奏產(chǎn)生影響,換氣的時間越短吸氣應當越快,確保整個演出的平穩(wěn)、順暢。從適量上看,吸氣并不是越多越好,關鍵要符合演奏樂句時間的要求,避免因吸氣量控制不足對整個演奏過程產(chǎn)生負面影響。從實際效果來看,不適量的吸氣對持久演奏不利,同時影響演奏人員的情感和身體素質(zhì)。
2.2呼氣的要求
在呼氣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氣息不能全部呼出。假如演奏者呼出全部氣息,會影響正常的呼吸過程,不利于樂句的正??刂?,同時對造成演奏者的疲勞感,且對下個吸氣過程產(chǎn)生一定的阻礙。二是呼出多余空氣。在進行換氣時,演奏者應確保肺部沒有多余的空氣,緊著在吸氣的控制上要合理。從樂器特點來看,嗩吶哨片開口較小,在演奏的過程中往往不能將肺部的空氣全部排出,多余的空氣可能會在肺部停留的時間較長,這無疑會減少肺部含氧量,長期下來會對演奏者的身體產(chǎn)生危害。因此,演奏者要把握好呼氣節(jié)奏,適當排完肺部多余的空氣,確保演奏的持續(xù)性和有效性。三是保持吸氣時的狀態(tài)。在呼氣的過程中,胸廓控制應合理,這有助于控制肺部呼氣過程,確保氣流的均勻性,為樂句的演奏提供可靠的基礎。
3瑣吶演奏中呼吸的訓練方式
3.1不持樂器的訓練模式
這種訓練方法以改變演奏者的呼吸習慣為主,初學者對呼氣技巧有一定的了解,合理控制呼吸動作,之后才能進行樂器訓練,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來說,脫離樂器訓練主要包括三個階段。首先,仰臥練習。演奏者全身放松,在平躺的基礎上吸氣,然后屏住吸氣,過一段時間后吸氣。在這個過程中,要以腹部為中心開展相應的動作,呼氣過程要明顯,同時做好胸部動作的控制。呼吸動作的控制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來進行,要讓演奏者清晰的體會呼吸運動。其次,站立練習。通過仰臥練習后,演奏者應強化站立練習,呼吸過程由慢到快,整體呼吸過程要有一定的時間間隔,確保練習者供氧量正常,不會對身體造成維護。最后,行走練習。在行動中進行呼吸訓練,要保障身體自然輕松、充分的放松,自然擺動雙臂,緩慢行走,然后在行走過程中進行呼吸練習。在每一步之中進行快速的深呼吸,屏住氣息在行走,在八步左右緩慢的將氣息在口腔中呼出,然后在進行持續(xù)練習。
3.2結合樂器進行呼氣訓練
一是長音練習。演奏者練習的時候要盡肯能的延長每一個音階的時值,保持音質(zhì)的飽滿,要通過不同的力度練習,增加其力度變化的幅度大小,進而適應作品中的實際需求。這種練習可以提升呼吸技巧,對于演奏者的口型穩(wěn)定以及音質(zhì)改善有著積極的作用。二是連音練習。此種方式就是通過音節(jié)以及練習曲的方式,提升演奏者的呼吸技巧。通過改變演奏者的音高方式,通過呼吸、口形以及手指的三者互相協(xié)調(diào)以及配合,進而提升呼吸技巧。三是音色練習。在進行音色的練習過程中,要應用一些慢速的練習曲開展訓練。在練習中演奏者可以通過完整的練習曲以及慢板樂章開展練習。在進行呼吸技巧的練習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對演奏者的呼吸、口形以及手指配合的重視,通過聽力檢查對其進行檢查,保障練習質(zhì)量。
3.3結合作品進行呼吸技巧訓練
達到一定的境界后,演奏者要根據(jù)作用來進行相應的呼吸訓練,主要根據(jù)樂句的長短、規(guī)律進行相應的操作訓練。在這個過程中,換氣技巧的訓練更為關鍵,演奏者應結合樂句的語氣來進行。在換氣訓練過程中,要在既定知識的基礎上,對換氣位置有深入的研究。一般而言,換氣主要在樂曲中的上下句之間以及樂曲休止期之間、相對的延長音之后、在嗩吶旋律節(jié)奏反復之前以及一些變換相對較為明顯的力度中。這對演奏者的基本音樂知識和經(jīng)驗有更高的要求,在技巧訓練時應根據(jù)自身的特點合理控制,選擇符合自身特點的方式,確保演奏的整體效果。
結語
總而言之,在嗩吶演奏時,演奏人員要掌握基本呼吸技巧及訓練方法,這在提升演奏技術中發(fā)揮著主導作用。如果呼氣技巧和訓練方法不當,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演奏技術的提升,同時對演奏者的身體健康產(chǎn)生不利影響。因此,在嗩吶演奏中,演奏者應強化呼吸的科學性、合理性,在掌握基本的呼氣技巧和訓練方法上不斷提升演奏水平,為人們奉獻精彩的演出。
參考文獻
[1]朱瑞華.淺談嗩吶演奏技術與技巧[J]. 戲劇之家,2016(5):80-80.
[2]陳家齊.嗩吶基礎教程 [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0.
[3]陳志偉. 淺談嗩吶、喉管在粵劇中的作用以及呼吸法與氣息的控制[J]. 神州民俗(學術版),2013(2):46-48.
[4]張寧.對"氣沉丹田"的討論--兼談氣沉丹田在嗩吶吹奏中的生理基礎[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02(4):53-58.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豐縣小鳳凰梆子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