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亞玲
(大理州云龍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云南 大理 672700)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DUB),又稱之為“功血”,屬于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因為婦女生殖系統(tǒng)內分泌H-P-O調節(jié)機制異常導致子宮異常出血,對女性的健康和生活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必須對該疾病患者進行診斷和治療[1]。本研究探討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診斷特征與治療方法?,F(xiàn)報告如下。
2017年10月~2018年10月,選擇我院150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進行分組,各組為75例,觀察組年齡為16~60歲,平均年齡為38.38±10.21歲,病程為3個月~5年,平均病程為1.53±0.55年,其中無排卵性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60例,排卵性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15例。對照組年齡為16~60歲,平均年齡為38.65±10.19歲,病程為3個月~5年,平均病程為1.55±0.63年,其中無排卵性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62例,排卵性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13例。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無差異,P>0.05。
對照組:肌肉注射丙酸睪丸酮25~50 mg/d、共用3天+舌下含服甲基睪丸素5 mg/次、2次/d、共用20天。療程共3個月。
觀察組:清晨空腹口服米非司酮12.50 mg/d,療程為3個月。隨訪3個月。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療效判斷標準:(1)痊愈:癥狀全部消失;(2)有效:癥狀明顯改善;(3)無效:癥狀無好轉,甚至于更嚴重[2]。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P<0.05表示數(shù)據(jù)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功血),屬于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因為婦女生殖系統(tǒng)內分泌調節(jié)機制異常,導致子宮異常出血,與生殖器官的器質性病變無關。其誘發(fā)因素比較復雜,包括:卵巢功能減退、H-P-O軸發(fā)育不良、營養(yǎng)不良、負面情緒等等。根據(jù)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病機,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其一為無排卵性功血,在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中的占比高達80%,以青春期、圍絕經(jīng)期女性為高發(fā)群體;其二為排卵性功血,約占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的20%,多見于育齡期婦女。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對女性的健康和生活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必須盡早對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進行準確的診斷和有效的治療。
表1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n(%)]
對于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因為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病機與生殖器官的器質性病變無關,所以需要先排除生殖器官器質性病變所致的子宮出血,再根據(jù)患者的疾病類型、病史、月經(jīng)史、BBT、超聲等進行診斷。
(1)無排卵性功血
多見于青春期或圍絕經(jīng)期女性,月經(jīng)周期無規(guī)律、經(jīng)量多、經(jīng)期長、或淋漓不盡。BBT正常,無雙向改變,經(jīng)過宮頸黏液超聲檢查確定無排卵,月經(jīng)前3 d內、月經(jīng)后6 h內的內膜活檢顯示內膜呈增生性改變,無分泌。
(2)排卵性功血
多見于育齡期女性,月經(jīng)頻發(fā),卵泡期短,排卵正常;BBT呈不典型的雙相特征,升高不明顯,高相持續(xù)不足10天;內膜活檢顯示分泌反應不足。
現(xiàn)階段,治療更年期功血的主要方法為孕激素、雄激素聯(lián)合孕激素、雄激素聯(lián)合雌激素等激素療法,但是治療效果欠佳。本研究顯示,米非司酮應用于功血的治療中效果確切。米非司酮是一種作用于子宮內膜的孕激素受體拮抗劑,能夠延遲內膜發(fā)育,抑制內膜腺體分泌,減慢子宮的血運,減輕子宮重量,平衡患者雌激素和孕激素,抑制子宮內膜化造成。
綜上所述,米非司酮應用于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治療中效果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