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趙月,蘇楠,楊樂,李英杰,婁秀娟,李建梅
秦皇島市第四醫(yī)院1乳腺腫瘤科,2綜合腫瘤科,4中西醫(yī)結(jié)合科,5質(zhì)控辦,河北秦皇島066000
3秦皇島市委宣傳部,河北秦皇島066000 0
乳腺癌作為女性較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目前發(fā)病率已位居中國女性惡性腫瘤首位,嚴重威脅女性健康[1-2]。乳腺癌發(fā)病與心理社會因素的相關性,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并得到相關證據(jù)的證實,但尚缺乏乳腺腫瘤專業(yè)與心理學專業(yè)的深入研究[3-4]。乳腺癌的分子分型,能更精確地反映腫瘤的生物學行為,有利于判斷預后,根據(jù)乳腺癌的分子分型選擇個體化、系統(tǒng)性的治療方法,已被廣泛認可并應用于臨床,對臨床診斷、治療起到重要的指導及推動作用。但是較少有研究報道乳腺癌分子分型與心理因素的關系[5-6]。近年來,大五人格(OCEAN)理論,也被稱為人格的海洋,已成為人格描述模式的共識,并被稱為人格心理學中的一場革命,可以通過中國大五人格問卷簡版(Chinese big five personality inventory brief version,CBF-PI-B)進行評估[7-8]。本研究分析了124例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的人格特征,現(xiàn)報道如下。
以秦皇島市第四醫(yī)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24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為研究組。納入標:女性患者;年齡﹥18歲;經(jīng)病理檢查證實為乳腺癌;具有一定的溝通能力。排除標準:精神障礙患者;合并其他類型腫瘤患者;不配合研究者。以同期健康體檢的100例女性人員為對照組,納入人群均未患乳腺癌及其他類型腫瘤,無重要臟器疾病。觀察組124例均為女性;年齡23~68歲,平均(48.65±5.36)歲;長期居住城市64例,長期居住農(nóng)村60例;文化程度:小學17例,初中54例,高中29例,大學及以上24例。對照組100例均為女性;年齡25~72歲,平均(49.6±5.94)歲;長期居住城市54例,長期居住農(nóng)村46例;文化程度:小學15例,初中43例,高中22例,大學及以上20例。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得秦皇島市第四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研究對象均了解本研究過程并愿意配合本研究,且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雌激素受體(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體(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3種人抗兔抗體均購自上海艾博抗體有限公司;即用型高效免疫組化二抗試劑盒購自上海愛必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免疫組織化學(immunohistochemistry,IHC)方法:取研究組患者腫瘤組織,4%多聚甲醛固定后,石蠟包埋;切成厚度為4 μm的石蠟切片,烘干備用;石蠟切片于二甲苯內(nèi)脫水,不同梯度乙醇內(nèi)水化后,清水沖洗;使用檸檬酸抗原修復液將組織完全浸沒后,微波爐內(nèi)6 min×4次修復;自然降至室溫后,先使用清水沖洗,然后使用磷酸鹽緩沖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沖洗;將抗體稀釋至所需比例,孵育在組織區(qū)域;放于4℃冰箱內(nèi)過夜;第2天,將切片取出,室溫下放置1 h后,將一抗洗去;內(nèi)源性過氧化物酶封閉后,孵育二抗;PBS沖洗剩余二抗,二氨基聯(lián)苯胺(diaminobenzidine,DAB)室溫孵育,鏡下觀察適度顯色后,中止反應;蘇木精內(nèi)復染;清水沖洗后,于鹽酸乙醇內(nèi)分化,氨水內(nèi)反藍;清水沖洗后,于無水乙醇內(nèi)脫水,二甲苯透明后,中性樹膠封片。
IHC陽性表達判斷方法:ER、PR染色定位于細胞核,HER2染色定位于細胞膜。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陽性細胞染色情況,根據(jù)細胞染色情況及陽性細胞百分比評估。陽性細胞百分比:0~10%為0分,11%~25%為1分,26%~50%為2分,51%~100%為3分。細胞染色情況:未染色為0分,淡黃色為1分,棕黃色為2分,棕色為3分。細胞染色情況及陽性細胞百分比評分相加,0分表示陰性,1~2分表示弱陽性(+),3~4分表示中度陽性(++),5~6分表示強陽性(+++)。以上結(jié)果均由兩位經(jīng)驗較豐富的醫(yī)師共同判定,以減少主觀因素造成的誤差。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①HER2過表達型,ER和PR均為陰性,HER2陽性;②Luminal A型,ER和(或)PR為陽性,HER2陰性;③Luminal B型,ER和(或)PR為陽性,HER2為陽性;④三陰性,ER、PR和HER2均為陰性。
CBF-PI-B包括5個維度,40個條目,每個條目包含6個評分等級,每個維度總分均為48分。分值最高的維度即代表被測試人傾向的性格特征。該量表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02,具有較高的信度。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24例乳腺癌患者IHC結(jié)果顯示,Luminal A型40例,Luminal B型38例,HER2過表達型24例,三陰性22例。
各乳腺癌分子分型患者CBF-PI-B中神經(jīng)質(zhì)、宜人性方面評分均高于對照組,開放性方面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乳腺癌各分子分型間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及對照組人群CBF-PI-B評分的比較(±s)
表1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及對照組人群CBF-PI-B評分的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Luminal A型(n=40)Luminal B型(n=38)HER2過表達型(n=24)三陰性(n=22)對照組(n=100)F值P值神經(jīng)質(zhì)25.16±9.87*25.79±9.02*25.63±5.57*26.07±10.12*20.78±5.34 5.709 0.000嚴謹性35.01±7.63 34.89±7.55 35.06±7.32 34.56±6.87 34.62±6.82 0.039 0.997宜人性37.94±6.21*38.02±5.86*37.79±6.02*37.83±6.07*33.56±5.36 7.966 0.000開放性21.67±8.14*22.73±8.27*21.83±7.95*22.94±6.83*29.24±5.87 7.966 0.000外向性31.24±6.12 30.76±5.84 31.02±6.46 31.27±6.53 29.87±5.43 0.610 0.656
目前,國內(nèi)外有關乳腺癌與人格特征的研究,大多是有關乳腺癌與“內(nèi)向”性格、焦慮、抑郁以及不良事件、心理創(chuàng)傷等相關的研究,傾向于護理方面的研究,缺少深入的分子層面及心理學專業(yè)等醫(yī)療領域的報道,且心理干預治療相對不足。乳腺癌的全程管理包括化療、放療、靶向治療、生物免疫治療以及心理社會支持,其中化療、放療、靶向治療以及免疫治療近年來得到迅速發(fā)展,但是也到達了一定的瓶頸狀態(tài),故心理社會支持必將成為未來乳腺癌診治的發(fā)展重點[9-11]。研究乳腺癌分子分型與人格特征的關系,有利于開拓乳腺癌診治范圍,深入探討乳腺癌的成因,挖掘心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的治療價值,以期最終攻克乳腺癌,改寫人類疾病治療史,必然推動乳腺癌專業(yè)的發(fā)展及加重心理學對乳腺癌領域的關注[12-13]。乳腺癌通常分為4型,Luminal A型是乳腺癌最常見的分子亞型,發(fā)病率為44.5%~69.0%,Ki-67<20%,預后良好;Luminal B型發(fā)病率為7.8%,Ki-67≥20%,預后較好;HER2過表達型,發(fā)病率為14.7%,預后較差;三陰性,發(fā)病率為17.1%,預后最差[2,14-15]。
本研究對124例乳腺癌患者進行了分子分型與人格調(diào)查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共有4個分型,與文獻報道基本一致[1],證明了本研究分類的可靠性。各乳腺癌分子分型患者CBF-PI-B中神經(jīng)質(zhì)、宜人性方面評分均高于正常人群,開放性方面評分均低于正常人群,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乳腺癌各分子分型間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乳腺癌患者在性格特征方面具有神經(jīng)質(zhì)性、宜人性,且開放性較差,推測可能是由于患者個性問題,導致了患者心理狀態(tài)不佳,從而造成患者出現(xiàn)乳腺增生等,長期的心理原因最終導致乳腺疾病進展為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發(fā)病可能與患者的性格有關,改變性格,保持良好的情緒,有可能會降低女性人群乳腺癌的發(fā)病率。
本研究對乳腺癌的分子分型與人格特征的關系進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為乳腺癌的預防及治療提供了依據(jù)。同時,由于技術水平、研究時間的限制等,本研究可能會存在部分不足,研究小組將會持續(xù)改進研究方案、研究方法等,為乳腺癌的預防、治療等提供更多的可靠依據(jù)。
綜上所述,乳腺癌分子分型與人格特征具有一定的關系,改變性格有可能降低乳腺癌的發(fā)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