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建芳
(德陽市人民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四川 德陽 618000)
腦梗死是內科疾病的一種,是以神經功能喪失(局灶性)和意識障礙為主要表現(xiàn)的腦血管疾病,主要在中老年人群中發(fā)生,其有著較高的殘疾率,且死亡率較高[1,2]。目前,臨床主要是采用藥物為腦梗死患者實施治療,雖然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患者仍然存在疾病復發(fā)的情況,從而影響其預后,降低其生活質量[3]。大量研究顯示,在腦梗死患者康復的過程中,同時配合有效護理干預,則能夠更好對其預后改善[4,5]。本研究主要對腦梗死患者康復中接受人性化護理干預的效果作觀察,如下:
以腦梗死康復中患者100 例為此次研究對象,所選時間為2016 年5 月至2018 年5 月,簡單隨機化法分組。
納入標準:a∶經MRI、CT 等檢查確診存在腦梗死,且處于疾病康復中;b∶自愿參與本研究。
排除標準:a∶合并造血系統(tǒng)、腎、肝、心等嚴重疾病者;b∶意識障礙、精神疾病史、血管性癡呆者;c∶疾病進行性加重者;d∶惡性腫瘤;e∶拒絕參與本研究者。
實驗組(n=50)中,年齡均值為(55.41±5.02)歲,病程均值為(5.71±2.13)h,男30 例,女20 例。
對照組(n=50)中,年齡均值為(56.02±4.77)歲,病程均值為(5.87±2.57)h,男28 例,女22 例。
2 組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包括基礎護理、護理評估、康復指導、健康指導等。
實驗組于對照組的基礎上行人性化護理,具體為:
1.2.1 人性化環(huán)境護理
保持病房溫度、濕度在合理的范圍,定時通風換氣,保證病房處于光線自然柔和、空氣清新的狀態(tài),將光線、不良聲音等的刺激消除。合理對病房設施布置,體現(xiàn)家庭式溫馨,放置綠色盆栽、鮮花于病房內,對家屬探視數(shù)控制,在患者活動區(qū)域,對雜志、書刊等放置,供給患者或其家屬使用。
1.2.2 人性化心理護理
積極與患者交流溝通,引導其正確對自身疾病認識,在交流時,耐心對患者的主訴傾聽,以情緒轉移、解釋、鼓勵等方式來實施心理支持,對其自身潛能調動,促進其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組織腦梗死患者之間進行交流溝通,相互分享康復的經驗,邀請康復較好的患者進行說教,對自身經驗介紹,以此提高其康復的自信心。
1.2.3 人性化康復護理
以多媒體、書面、口頭等方式實施疾病知識宣教,指導其自我護理,告知其運動、飲食、用藥等相關的注意事項,并為其講解并發(fā)癥的預防控制措施。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為其制定個體化的康復計劃,充分鼓勵、支持患者,使其能夠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康復鍛煉。
對比2 組康復的依從性(依從性優(yōu):可自覺配合完成康復計劃;依從性良:在家屬、醫(yī)護人員監(jiān)督下完成康復計劃;依從性差:難以完成康復計劃)以及干預前后的ESS評分(對神經功能缺損情況評價,分數(shù)越低,神經功能越好)、BI 指數(shù)(對生活能力評價,生活自理能力越高者,其分數(shù)越高)的差異性。
采用SPSS 21.0 軟件作數(shù)據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行t 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康復依從性優(yōu)良率(96.00%)明顯較對照組優(yōu)良率(72.00%)高,P<0.05。如表1:
表1 2 組康復依從性分析[n(%)]
2 組干預后的ESS 評分均低于干預前,BI 指數(shù)高于干預前,其中實驗組干預后的ESS 評分低于對照組,BI 指數(shù)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2:
表1 2 組ESS 評分、BI 指數(shù)分析
表1 2 組ESS 評分、BI 指數(shù)分析
實驗組 50 29.96±6.21 11.63±2.08 32.07±8.55 78.96±12.36對照組 50 29.80±6.40 17.59±1.27 33.04±8.89 50.71±15.60 t -- 0.1269 17.2927 0.5561 10.0366 P -- 0.8993 0.0001 0.5794 0.0001
腦梗死可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影響,其可導致患者出現(xiàn)偏癱等并發(fā)癥的情況[6,7]。腦梗死患者的中樞神經出現(xiàn)損傷,使得其大腦難以有效對低級中樞調節(jié),從而在記憶、語言、肢體等方面出現(xiàn)障礙[8],因此,加強腦梗死患者的有效治療和護理干預,十分必要。
人性化護理,其是根據患者的康復、心理、疾病、環(huán)境等的需求,而制定的以人為本的護理方案,其以此護理操作的出發(fā)點以及歸宿為患者,對患者的精神價值重視,為患者實施人性化的關懷[9]。本研究顯示,人性化護理的實驗組腦梗死患者,其康復依從性優(yōu)良率(96.00%)明顯較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優(yōu)良率(72.00%)高;且實驗組干預后的ESS 評分低于對照組,BI 指數(shù)高于對照組。表明人性化護理的應用,可提高腦梗死患者的康復依從性,更好促進其神經功能缺損以及生活能力的改善。人性化患者以患者作為服務的中心,通過心理、環(huán)境、康復等方面的人性化干預,可使得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于舒適的環(huán)境中,有步驟、有計劃的進行康復訓練,以此獲得較好的效果[10]。
綜上所述,人性化護理應用于腦梗死患者中,可提高患者的康復依從性,降低其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改善其生活能力,有著較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