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麗
作者單位:454001 河南 焦作,河南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燒傷整形科
研究顯示,燒燙傷患者因神經末梢受損、暴露、刺激而產生的疼痛以及診療操作造成的疼痛及不適均可使患者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導致患者依從性差[1-3],進而影響創(chuàng)面愈合,降低生活質量。因此,加強燒傷患者的疼痛護理干預,最大程度減輕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本研究中筆者自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采用疼痛管理護理措施對45例燒傷患者進行了護理干預,并與采用常規(guī)護理措施護理的患者進行了對比,效果滿意,現(xiàn)報告如下。
隨機選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河南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燒傷整形科收治的90例燒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隨機分為觀察組 (45例)與對照組 (45例),其中觀察組男性31例、女性14例,年齡19~61歲 [(40.4±2.5)歲],燒傷深度均以Ⅱ~Ⅲ度為主,燒傷部位位于四肢者24例、位于軀干者11例、位于全身多處者10例,燒傷面積為45%~50%TBSA者11例、30%~44%TBSA者19例、30%TBSA以下者15例;對照組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齡18~60歲 [(40.5±2.8)歲],燒傷深度均以Ⅱ~Ⅲ度為主,燒傷部位位于四肢者25例、位于軀干者10例、位于全身多處者10例,燒傷面積為45%~50%TBSA者10例、30%~44%TBSA者18例、30%TBSA以下者17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燒傷部位、燒傷面積等一般資料對比,P均 >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表1)。本研究經河南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所有患者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年齡≥18歲且燒傷面積≤50%TBSA者;(2)視覺模擬評分法評分≥4分[4]者;(3) 意識清楚,無精神疾病史者;(4)具備基本閱讀、理解及溝通能力者;(5)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6)病情及生命體征平穩(wěn)者。
(1)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及其他系統(tǒng)疾病者;(2)對本研究所用藥物成分過敏者;(3)認知及神經功能受損者;(4)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觀察組患者采用疼痛管理護理措施予以護理:換藥前為患者詳細講解疼痛相關知識,了解患者對疼痛的感受及想法,提高患者對疼痛的認知水平,鼓勵患者對疼痛進行正確表達和宣泄;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并予以相應的心理干預;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病情及情緒于患者心情愉悅、心態(tài)平穩(wěn)時或經溝通取得患者同意后予以創(chuàng)面換藥,且換藥過程中動作要輕柔、緩慢,為減輕患者疼痛,可采用0.9%的生理鹽水將敷料浸濕后再進行換藥操作;另外,換藥過程中可通過播放舒緩音樂或視頻、冥想及漸進式肌肉放松等方法,增加患者的愉悅感,轉移其對創(chuàng)面疼痛的注意力;責任護士加強對患者的疼痛管理,時刻關注患者的疼痛反應,并及時依據(jù)患者的疼痛狀況予以有效鎮(zhèn)痛。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措施予以護理:換藥前為患者講解疼痛相關知識;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病情定時予以創(chuàng)面換藥,且換藥過程中動作要輕柔、緩慢;責任護士不定時觀察患者的疼痛反應,并依據(jù)患者的疼痛狀況予以有效鎮(zhèn)痛。
對比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前 (首次換藥前)及護理4周后的焦慮評分、疼痛評分、依從性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對患者的焦慮情況進行評分,其中分值≥50分表示患者存在焦慮,且分值越高表示焦慮程度越重[5]。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對患者的疼痛情況進行評分,其中0分表示無疼痛,10分表示劇烈疼痛,即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重[6]。
采用河南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自制的燒傷患者換藥依從性調查表對患者的依從性進行評分:將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醫(yī)療處理過程中及處理后的配合情況均分為三個等級,分別為1、2、3分,總分為3~9分,其中分值越高表示精神狀態(tài)越好、配合度越高。
采用 SF?36量表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分[7],總分為0~100分,其中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反之則表示生活質量越差。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其中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表示,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 (±s) 表示,采用t檢驗或t'檢驗,均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患者焦慮評分、疼痛評分、依從性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對比,P均>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護理4周后,兩組患者焦慮評分及疼痛評分均顯著降低,且尤以觀察組患者降低程度最明顯,兩組對比,P均<0.0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依從性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升高,且尤以觀察組患者升高程度最明顯,兩組對比,P均<0.0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2)。
表2 兩組患者焦慮評分、疼痛評分、依從性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s)Table 2 Comparison of anxiety score,pain score,compliance score and life quality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表2 兩組患者焦慮評分、疼痛評分、依從性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s)Table 2 Comparison of anxiety score,pain score,compliance score and life quality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注:護理前,兩組患者焦慮評分、疼痛評分、依從性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對比,P均>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護理4周后,兩組患者焦慮評分、疼痛評分、依從性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對比,P均<0.0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Note: Before nursing,the comparisons of anxiety score,pain score,compliance score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ll showe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However,after 4 weeks of nursing,the comparisons of the four item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ll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 <0.01)
組別Group例數(shù)Number of cases焦慮評分 (分)Anxiety score (point)疼痛評分 (分)Pain score (point)依從性評分 (分)Compliance score (point)生活質量評分 (分)Life quality score (point)護理前Before護理后After護理前Before護理后After護理前Before護理后After護理前Before護理后After觀察組Observation group 45 58.6±17.1 30.5±4.5 8.8±2.5 4.2±1.4 4.8±2.3 8.2±1.5 38.1±6.3 63.7±6.2對照組Control group 45 57.8±14.5 43.6±14.2 8.7±2.3 6.1±1.2 4.9±2.1 6.8±1.7 39.5±6.7 58.9±5.1 t值t value 0.239-0.1976.9120.2154.1421.0214.011 t'值t'value - 5.899 - - - - - -P值P value 0.811 0.000 0.844 0.000 0.830 0.000 0.310 0.000
研究顯示,疼痛不僅會影響燒傷患者的內心感受,導致患者產生焦慮、恐懼等負性情緒,降低患者的依從性及生活質量,而且還可影響創(chuàng)面的愈合[8-9]。為探索一種較為有效的減輕燒傷患者疼痛的護理方法,筆者于本研究中對45例燒傷患者采用了疼痛管理護理措施予以護理,并與采用常規(guī)護理措施護理的患者進行了對比。結果顯示,護理4周后,兩組患者焦慮評分及疼痛評分均顯著降低,且尤以觀察組患者降低程度最明顯,兩組對比,P均<0.0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依從性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升高,且尤以觀察組患者升高程度最明顯,兩組對比,P均<0.0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即疼痛管理可有效降低燒傷患者的疼痛程度,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及生活質量。
疼痛管理中注重患者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對疼痛相關知識的認知能力,使其能夠根據(jù)燒傷的疼痛特點找到控制疼痛的方法;疼痛管理中根據(jù)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予以相應的心理干預,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焦慮程度,最大限度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10];疼痛管理中播放舒緩音樂、視頻等可在有效刺激患者聽覺,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性,提高副交感神經興奮性,使患者產生輕松感,改善焦慮狀態(tài)的同時,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使其心緒安寧,從而減少疼痛體驗[11-12];疼痛管理中于患者心情愉悅、心態(tài)平穩(wěn)時或經溝通取得患者同意后予以創(chuàng)面換藥,可有效避免患者對換藥操作的抗拒以及因負性情緒而產生的換藥不適感,提高患者依從性,并且換藥過程中采用生理鹽水浸潤等方式也可直接降低換藥過程中的疼痛程度;疼痛管理不但能有效減輕患者機體疼痛感,而且還能緩解患者焦慮、恐懼等負性情緒,進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13-14]。
綜上所述,疼痛管理重視患者的疼痛感受,是以患者為中心的新型護理理念,可顯著改善燒傷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焦慮情緒,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及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