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初國卿
溫泉寺風(fēng)景
溫泉寺火車站
天下溫泉,似乎都想與皇家扯上點兒關(guān)系,歷史上確有的,大肆渲染;歷史上沒有的,戲說杜撰,總之一定要和皇帝或皇妃拉上關(guān)系。然而,考察那些與皇帝有關(guān)的著名溫泉之地,發(fā)現(xiàn)天下皇帝雖然多與溫泉親近,但溫泉并未給他們帶來好運,相反,與溫泉沾上邊兒的皇帝們大多下場不好。
天下溫泉最有名的莫過于西安驪山華清池,如果沒有華清池,唐玄宗與楊玉環(huán)那一段“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的曠世之戀就會大打折扣。正是這溫泉,不僅使得唐玄宗與楊玉環(huán)的愛情變得更加旖旎浪漫,也使驪山和華清池身價倍增。然而,這溫泉所演繹的愛情結(jié)局并不美妙,正如清人舒位的《華清宮》詩所說:“驪山湯殿古華清,只洗凝脂不洗兵。”這出自溫泉水里上演的驚天動地的翁媳鴛鴦故事,最終卻導(dǎo)致楊玉環(huán)魂歸馬嵬坡,唐王朝也從此走上由盛轉(zhuǎn)衰之路。
同樣,成吉思汗的孫子元憲宗的溫泉遭遇也更為背運。1259年2月,元憲宗蒙哥統(tǒng)領(lǐng)大軍兵臨重慶合川釣魚城。這位東征西討、所向披靡的蒙古大汗卻在釣魚城下遭到南宋主將王堅的頑強抗擊,強攻5個月仍難越雷池半步。當年7月,蒙哥被城上火炮擊傷,后轉(zhuǎn)入璧山縣金劍山六塘溫湯驛,在那里的一個溫泉寺養(yǎng)傷。然而,蒙哥在溫泉寺不僅傷未養(yǎng)好,不久即死于寺中。后來成書于明代的《合州志》記載說:“元憲宗為炮風(fēng)所震,因成疾,班師至愁軍山,病甚……次過金劍山溫湯峽而崩。”一代蒙古雄主,竟然命殞大西南的溫泉寺中。
無獨有偶,努爾哈赤自從借助自己的愛犬發(fā)現(xiàn)了本溪溫泉寺的“狗兒湯”,似乎對溫泉寺情有獨鐘,并將其視為挽救自己生命的最后砝碼。
據(jù)《清實錄》記載,1626年1月,努爾哈赤率后金軍發(fā)起寧遠之戰(zhàn),因明將袁崇煥的堅守,寧遠城久攻不下。攻城之中,努爾哈赤竟被袁崇煥的紅衣大炮擊傷,后金軍不得不退兵。興城的失敗,使努爾哈赤在心理上遭受沉重打擊,不僅一生不敗的神話被打破,而且還敗在了一個初歷戰(zhàn)陣的年輕將領(lǐng)袁崇煥手下,一代罕王心里郁悶極了。本就年邁體衰,加上長期馳騁疆場,鞍馬勞累,積勞成疾的老罕王終于因為郁悶而挺不住了。到了農(nóng)歷七月,炮傷之后的努爾哈赤,懣恚成患,背上生出了毒瘡。痛苦難耐之下,他想到了“狗兒湯”,于是前往溫泉寺療養(yǎng)。
溫泉并沒有給努爾哈赤帶來清閑和愉悅的心情,窩囊失敗的陰影總是纏繞著他的神經(jīng),朝政也在紛擾著他的思緒,信使的馬蹄聲和飛馳的身影不斷在太子河兩岸穿越,每天都有需要決斷的軍國大事由專人從沈陽送到溫泉寺。這期間,努爾哈赤突然聽到一個消息,占據(jù)大鹿島和皮島的明朝東江總兵毛文龍帶兵襲擾遼東。如在平時,他不會將毛文龍放在眼里,可經(jīng)過興城失敗后,他的心理變得有些脆弱,似乎再也經(jīng)不起失敗。于是他心中越發(fā)壓抑起來,本來見好的背瘡再次發(fā)作,病情突然惡化。此時,68歲的努爾哈赤覺得自己大限將至,可還是放不下立儲等朝廷大事,于是準備第二天啟程回沈陽,同時派人快馬馳報,讓多爾袞的母親趕來半路接他。
順著努爾哈赤塑像東行,走過一條碎石緩坡小路,就是太子河。太子河眷顧溫泉寺,特地在這個地方拐了一個彎,形成一個相對寬闊而平穩(wěn)的河灣。遠看不見它在流動,到近前那水也只是舒緩徐移。灣里無沙,全是大小不一的卵石,岸邊臥著許多巨大的火山巖,奇形怪狀,有幾塊頗似中國四大觀賞石中的太湖石。午后的陽光把石頭烤得熱乎乎的,我選了一塊大而平坦的石頭坐其上,聽水聲,觀河景,看群山,那是一種于都市紅塵里不曾有過的愜意與陶然。
我坐著的大石一半位于水中,一半伸出水面。河灣里平靜似鏡一樣的太子河水,到了這塊石頭下竟然水聲充盈。那水流經(jīng)過一片碎石堆散的小洲,連續(xù)撞擊著我周邊的石頭,發(fā)出鼓蕩的聲音,一會兒清脆,一會兒低沉。有成群的花鴨子游過來了,嘎嘎地叫個不停。順流而下的,儀態(tài)悠然;逆流而上的,腳蹼亂蹬,撲出的水花在一級級緩灘上飛濺。離岸稍遠的深水處則是一群大白鵝在游弋,看著那些鴨子在叫喚,它們則一動不動地高昂著頭,像是在欣賞著表演一樣。
離我不遠的上游還有兩個釣魚人,戴著草帽,挽著褲腳,站在水中的石頭上。只見他們把桿兒一遍遍地甩出,然后看那浮標順水漂下去,漂得遠了,就猛地收起桿兒,再往上游甩,三兩個來回就能釣上一條小銀魚來。那些魚都不大,當?shù)厝私小傲印?,是一種冷水魚。我在所住的賓館里吃過,肉很嫩,很好吃,有點像營口大遼河入海口所產(chǎn)的“大頭寶”。記得我20世紀80年代第一次來溫泉寺時曾吃到過這條河里產(chǎn)的鰲花魚?!蚌椈ā笔俏覈八拇蟮~”中的一種,身體側(cè)扁,背部隆起,頭尖而小,肉多刺少,吃起來細嫩而鮮美,向為魚中之佳品?!蚌椈ā笔潜狈降姆Q呼,在南方它叫“鱖魚”,即唐代詩人張志和《漁歌子》中“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的“鱖魚”。我問過溫泉寺的打魚人,太子河中還有沒有這種魚,他們說早就沒有了,飯館里的“鰲花”都是養(yǎng)殖的。
離開釣魚人的身影,順著沙渚平陂望去,就是起伏的山嵐,遠山近樹,層次分明,不時飄過的山間云霧,又將層嵐暈染得如同水墨畫般的迷離。山的輪廓遠近相交,慢坡上的樹木疏落排列,一層一層,像極了宋人的米點山水,又仿佛是晚清淺絳彩瓷鼻祖程門筆下的中國瓷本山水畫。美輪美奐之景致,既讓人感嘆,又讓人沉迷。
“嗚——”一列火車從不遠處的大橋上駛過,長長的一聲鳴笛,突然打破了山水間的寧靜,連脫光了衣裳在河水里洗澡的小男孩也鉆出水面來和那群大鵝一起扭頭觀望。
從打魚人、潛水童子和遠去火車組成的近景人文畫面到叢林霧影的遠景山水,每一種動態(tài)、每一筆顏色都將溫泉寺襯托得如詩如畫,讓每一個到這里來的游人都獲得最大的滿足,如醉如癡。然而到溫泉寺來,看景只是其次,最醉人最享受的還是泡一泡“狗兒湯”。
在“狗兒湯”泡澡,在一個池子里和工人、農(nóng)民們赤裸相對時,我才真正體會到《孟子·滕文公上》所說的“鄉(xiāng)里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的情形該是多么美好,那是一種比任何主義、任何高樓大廈和現(xiàn)代文明都美好的境界。在“狗兒湯”里,我才真正理解,為什么歷朝歷代那么多貴為帝胄者,最終會發(fā)出“來生勿入帝王家”的吶喊。
皇帝和貴胄之家的窮奢極欲過度地透支了人間滿足和對比成長的幸福,他們體味不到溫泉寺這樣安閑恬適的美好,只有尋常人家的素心人才能盡情感受到山水林泉的好處。無阿諛之詞亂耳,無無聊應(yīng)酬勞神,無受賄擔(dān)驚煎熬,無官場升遷煩心,權(quán)貴永遠體會不到平民的快樂。在那寺那狗那溫泉里逝去的是皇帝的美夢,留下的則是與山河永存的古樸風(fēng)情。
我還想去溫泉寺,當然最好還是坐“溪田線”的小火車,蒸汽的,慢悠悠,舒心一路,都是殷殷如紅葉般的古典情懷和懷舊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