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暢
摘 要 職業(yè)教育與大學教育有所區(qū)別,職業(yè)院校教育側重點是為社會培養(yǎng)實用性人才,即技術扎實并具備理論基礎。隨著大學生人數的逐漸增多,大學生的就業(yè)問題越來越嚴重,許多大學生找不到自己心儀的工作,為了生活只能先湊合。這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選擇職業(yè)院校,因為職業(yè)院校的就業(yè)率高,而且可以掌握一門技術。但是職業(yè)院校之間的就業(yè)競爭也越來越大,使得學校開始向學生施加壓力,加大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在新課改下,德育逐漸被重視而且不斷滲透到了健康心理教育中。
關鍵詞 中職健康心理教育 德育 滲透途徑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識碼:A
中職院校在開展心理健康活動時,大部分只是按照課本內容向學生講述,沒有和其他教育結合在一起。在新時期下,素質教育要求各種教育相結合,將德育注入到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因為只進行健康教育,學生只能大致了解一些理論知識,根本無法自行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不利于學生以后的健康發(fā)展。本文在閱讀大量文獻的基礎上,結合現階段中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結合的現狀,從分析兩者關系入手,并提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融入德育的方法。
1中職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關系
1.1交叉關系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首先兩者的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的發(fā)展,幫助其形成健康的心理,讓其能夠積極面對未來遇到的困難,不會因為一時的失意而喪失斗志。其次,兩者的教學內容都是積極向上的。兩者的內容可以很好的進行融合,從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兩者相輔相成,教師在講解心理健康時,可以教育學生如何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以及為人處世的方法,在教學中很自然的將兩者結合,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了解,而且還可促使他們找到人生努力的方向。
1.2互補關系
德育內容設計面廣,包含了很多心理健康的知識,對所有人都使用。這個特點的負面作用是可能會使中職生產生矛盾心理。而專門針對中職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則很好的彌補了德育的這一不足。針對中職生的心理健康教學的知識點具有片面性,缺乏系統性,而德育正好可以對其進行查漏補缺。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要將兩者有效結合起來,這樣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
德育和中職健康教育之間的交叉、互補關系,使得老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注意對兩者進行融合,從而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在此基礎上,下文主要介紹如何將兩者有效結合。
2中職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德育的方法
2.1個性教育——實現學生自主性
以前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為了完成教學目標,即老師為了教育而教育,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缺乏個性。在新時期下,素質教育要求以學生為中心,注意學生的個性需求,因此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也要以學生為中心來開展教學活動。老師在教學前,可以先進行調查,分析大部分學生缺失哪些素養(yǎng)以及需要哪些能力。根據調查結果,老師有重點的選取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提高德育在融入過程中的針對性,幫助學生在開放的心態(tài)下,學習心理知識。
2.2引導——珍藏教育的種子
中職生的心理還沒有發(fā)育成熟,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不了解,使得他們在處理事情時有幼稚的一面,遇事往往很沖動,有時候可能會犯下無法彌補的錯誤。比如,在筆者的班級,學生因為打水這一件很小的事情,便發(fā)生沖突。其實,跟中職生心理不成熟有關。這就要求老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老師的引導作用。老師要引導學生形成做事穩(wěn)重、遇事不慌的做事風格,不因一時沖動而犯錯。
筆者在進行教學時,使用多媒體向同學展示打架斗毆的圖片以及造成的后果,并向他們介紹真實的案例,讓他們明白一時沖動的危害。現實生活中的案例是最好的教育素材,引導學生對其進行客觀分析,結合自身經歷來深刻理解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完成引導的輔助作用。
2.3思考——接觸寬容的果實
筆者所在的中職院校,許多學生是留守少年、單親家庭、貧困家庭。家庭環(huán)境使得學生產生自卑心理,影響其健康發(fā)展。根據這一情況,筆者在進行教學時,選取了真實人物為素材,向學生講述他們是如何接受自己的不足,并克服不足,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我會對學生的不足進行客觀分析,讓他們認識到這些外部因素不是其成功的主要因素,關鍵還在于自己的努力。我會幫助學生形成寬容的心理,能夠正視自己的不足,讓他們能夠形成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tài)。
3結語
本文結合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點,闡述了如何將其兩者有效結合從而很好的完成教學目標。本文從兩者關系入手,從三方面分析了如何將兩者有效結合。首先,教師要實行個性教育,不能忽略學生的個性差異,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制定教學計劃。其次通過向學生講述真實案例,引導學生形成成熟穩(wěn)重的處事風格,不因一時沖動而犯下不可挽回的錯誤。最后,教會學生正視自己的不足,并盡自己所能克服不足,逐漸發(fā)展成新時期下的全面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代瑾.新時期中職德育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探析[J].考試周刊,2017(91).
[2] 古麗扎努爾,艾爾肯.中職德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核心分析探索[J].都市家教月刊,2017(02).
[3] 許積江.新教育更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德育工作中[J].都市家教月刊,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