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科靜
整體語言教學崛起于20世紀80年代,曾對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教育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最初由一批美國教育家提出并付諸實踐,旨在用于教授本族語閱讀和寫作。隨后逐漸發(fā)展到語言教學全過程和第二語言教學研究領域。“在語言教學過程中,整體語言教學注重同時教授聽、說、讀、寫,而不能將其肢解,否則就與語言作為綜合的有機整體的性質(zhì)相?!雹?。整體語言教學強調(diào)情境性、整體性、真實性,并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p>
語文教學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教師在教學必須多角度、全方位地從探究語文中各種結(jié)構(gòu)元素間的聯(lián)系,探求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性,并構(gòu)建其學科體系。因此,采取整體語言教學法能使語言教學由肢解變?yōu)榫C合,由分散變?yōu)檎w,使語文教學的各個方面、各種因素結(jié)合成一個和諧協(xié)調(diào)的有機整體,從而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的目的。
溫儒敏教授說:“教讀課也不要老是一套固定程式,應當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文體以及單元要求的教學目標,來設計不同的教案程序,突出每一課的特點和重點①”。因此,教學目標設定時考慮到單元教學目標、單元寫作。
《散步》是統(tǒng)編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二篇文章,作者莫懷戚。統(tǒng)編教材編寫體例為“雙線組元”——人文主題和語文素養(yǎng)。本單元人文主題是親情之愛,語文素養(yǎng)是再次訓練朗讀,重點是“把握感情基調(diào)”和“情景再現(xiàn)”;單元寫作是“學會記事”。
《散步》一文說的是一家人散步的瑣事,內(nèi)容好像比較淺,但仔細品味,會感覺到正是這平常生活中流淌的親情,滋潤著家人的心靈,承托起一個溫暖的家。
結(jié)合單元教學目標:(1)感受和理解課文所表現(xiàn)的親情,喚醒和豐富自己的親情體驗。(2)繼續(xù)學習朗讀,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調(diào),注意語氣、節(jié)奏的變化。(3)了解不同文章抒情的不同特點:有的顯豁直白,有的深沉含蓄。
依據(jù)單元目標和單元寫作,思考本課的教學目標,確立為:(1)繼續(xù)學習朗讀,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調(diào),訓練朗讀技巧;(2)以第8段為例,通過設計寫作情境進行微寫作實踐,學習并運用課堂所學方法,修改升格文段;(3)感受濃濃的親情,珍愛親情。
據(jù)此,本堂課的主要教學活動是一是訓練朗讀,讀出真情;二是讀寫遷移,寫出真情。整體結(jié)合單元單元目標和單元寫作確立教學目標,使一堂課的教學與單元教學有機統(tǒng)一。
統(tǒng)編教材將原來的“精讀”改為“教讀”,其功能就是“給例子,給方法,舉一反三,激發(fā)讀書的興味②”。以往教讀《散步》,課堂設計“讀寫遷移”的內(nèi)容大多是寫作與親情相關的文段,感悟親情。但這樣的設計依舊停留在內(nèi)容的教學上,缺少對寫法的具體訓練,也忽略了單元寫作。
首先,“讀寫遷移”要結(jié)合教材,總結(jié)寫作方法。課堂設計“訓練朗讀,讀出真情”和“讀寫遷移,寫出真情”兩個主要教學活動,學生在體會親情之后,選取第8段為例,由小組討論分析總結(jié)出如何寫出真情的方法——寫出人物細節(jié)、巧用環(huán)境烘托、融入自己情感,使學生的片段寫作有法可依。葉圣陶先生說“教材是一個例子”。其實,教讀課就要落實學法?!白x寫遷移”可結(jié)合單元寫作,以教材為依托,總結(jié)寫作方法,在每一課的教學中落實單元寫作技法,讓學生從梳理文章內(nèi)容向怎樣寫出這樣的文章前進一步。
其次,讀寫遷移要設計具體、真實的寫作情境,進行整體語言教學?!扒榫呈菄@話題而創(chuàng)設的談論展開的條件③”,真實的寫作情境是一個交流的情境,與真實的生活語用、生活寫作有關,有具體寫作目的等。教師設計一個真實寫作情境:“班刊征集以‘溫馨’為主題的圖片和文字。你準備參賽”,寫作任務是(1)請描寫一段能表現(xiàn)“溫馨”的文字;(2)200字以內(nèi)。該寫作情境真實、具體,契合文章人文主題。
寫作情境中設計真實具體的寫作情境,能提高寫作的對象意識,交流意識,語體意識等,這也與課標的理念——語文學習“應注重語文與生活的結(jié)合”一致。
鄭桂華教授說“將學習方法嵌入具體的學生活動中,便于把孤立的、機械的方法學習融進自然、生動的語文學習活動中④”,“讀寫遷移”正是這樣一種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方法,實現(xiàn)整體語言學習,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整體語言教學將學生聽說讀寫能力調(diào)動起來,全面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首先,朗讀與思考的結(jié)合,對比朗讀把握基調(diào)。通過比較《散步》和《秋天的懷念》,體會前者平和、愉悅的感情基調(diào),而后者則是悲傷、沉重等,接著學生朗讀并分享為什么是這樣的語氣。由于人物語氣語調(diào)不同,朗讀也不同。該課堂活動能實現(xiàn)本課教學目標“繼續(xù)訓練朗讀”。
其次,寫作與表達的結(jié)合,分享交流升格文段。課堂上學生結(jié)合方法進行片段修改,修改后分享交流,通過寫作與表達的結(jié)合,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寫作能力較好的同學,原稿基本體現(xiàn)“溫馨”,修改稿是增添人物細節(jié)描寫,
并注重融入情感,有的同學還注意了語言的錘煉。寫作能力一般的同學,原稿不能表現(xiàn)“溫馨”,語言不簡潔,但修改稿能增添人物細節(jié)描寫,也有“溫馨”的味道。
示例:
原稿:我像個落湯雞似的拖著臃腫的身子回到家,猶豫地拿著鑰匙打開門,迎面而來的卻是父母慈祥的微笑和擔擾的眼神?!斑€是家好吧!趕緊放下書包去吃飯,飯都快涼了!”我悠悠地走到飯桌前,撲鼻而來的是陣陣飯菜的香味?!俺园?,別站著了?!眿寢尳o我搬來凳子,拿來我的碗和筷子,為我盛飯,拿筷子往我飯碗里夾菜。我突然感到我的眼眶里盈滿了淚水。還是家最溫馨啊。
家,真好。升格后:
我回到家。打開門,迎面而來的卻是父母慈祥的微笑和擔憂的眼神?!斑€是家好吧!趕緊放下書包去吃飯,飯都快涼了!”我悠悠地走到飯桌前,看著一大桌子的美味佳肴:金燦燦的土雞蛋,水嫩嫩的大白菜,圓滾滾的貢心大肉丸,還有那溢著蜜汁的光滑的烤肉……聞著陣陣飯菜香。我才發(fā)覺,原來自己早已饑腸轆轆了?!俺园?,別站著了?!眿寢尳o我搬來凳子,拿來我的碗和筷子,為我盛飯,拿筷子往我飯碗里夾菜。我看了看母親,她滿臉疲憊,卻始終保持著慈祥的微笑。我突然感到一股暖流從心田流過,眼里盛滿了淚水。還是家最溫馨啊。
家,真好。
在小組展示交流中,學生通過前后文段的比較和分享,寫作得到展示,表達能力得到鍛煉,思維能力得到提升,也落實了語文核心素養(yǎng)—“語言的建構(gòu)與運用”“思維的發(fā)展和提升”。
“教讀課重在教方法,讓學生通過掌握方法,在語文學習生活中提高能力,提升素養(yǎng)⑤?!苯套x課,通過整體語文教學法,在課堂上將聽、說、讀、寫的能力綜合調(diào)動起來,學生既能把握人文要素,獲得情感體驗,又能獲得語文學習的技能,最終真正落實語文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