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艷
近期,我們先后到城區(qū)及周邊鄉(xiāng)鎮(zhèn)幾所初中,通過進教室聽課,發(fā)放調查問卷,與教師、學生交流等方式,對周邊學校英語課堂教學情況進行了一次探究。
在所聽的課中有幾節(jié)課令人滿意,如七年級英語下冊“Module unit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unit9 what does he look like?”等,這幾節(jié)課的共同特點是:1.注重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2.關注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3.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每一個活動;4.尊重學生的創(chuàng)新勞動,鼓勵學生求異思維、逆向思維、多角色思維。城區(qū)學校李老師在“unit9 what does he look like?”教學中,打破了“以教師為中心”的束縛,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確立了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加深鞏固了學生對于過去時的基本概念,熟練地掌握了有關時態(tài)的表達與運用,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提高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思維水平,發(fā)展了思維能力。
但是通過聽課,我們發(fā)現(xiàn)如下現(xiàn)實:公開課與隨堂課的教學模式相差比較大。所聽的三節(jié)公開課中,教師比較注重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與課堂表現(xiàn)。而在隨堂課中,則教師仍是課堂的主導者,實行“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而有的教師講得頭頭是道,比較風趣也比較幽默,學生聽得天花亂墜,但往往在一片笑聲中,卻感到什么也沒有學到;有的教師依然采用簡單的“一問一答”式,學生忙得不亦樂乎,但實際上學生的思維仍在同水平上重復。這表面上是師生互動,實際上提問的方式是“灌”,直到讓學生認同教師事先設計好的答案,導致沒有真正的思維互動。
1.教學方式。教的方法比較單一,基本是講授法,30%的教師在教學中偶爾采用“以學生中心為主”的教學方式,教學方式主要是表現(xiàn)在向學生“灌”知識,把學生看成是一種容器的“填鴨式”教學方法。75%的教師在課堂中使用中文會比較多,或是中英結合,翻譯講解,尤其是在語法教學中。
2.學習方式?;旧鲜潜粍咏邮苁綄W習。調查表明60%的學生學習英語靠“聽講、記筆記、做習題”,20%的學生“大量做輔導書上的習題”。反映學生提高成績的方式還是離不開題海戰(zhàn)術和應試技能的訓練,以致“啞巴英語”“高分低能”的個體的出現(xiàn)。
3.師生交流情況。調查結果表明,只有30%的學生與教師經常交流,50%的學生偶爾與教師交流,20%的學生與教師從不交流。交流的方式也僅限于學生問教師題,學生遇到學習困難時找教師解答。這表明師生之間缺乏交流,其一方面是“害怕教師”,另一方面,由于教師的教學任務繁重,大部分時間用于備課、做題和批改作業(yè),很少主動與學生交流。
4.學生學習興趣與態(tài)度。問卷統(tǒng)計結果顯示:43%的學生“喜歡英語”,20%的學生“喜歡看英語讀物”,30%的學生“對數(shù)學感興趣”,14%的學生對數(shù)學不感興趣,6%的學生“比較討厭英語”。這表明,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作為語言工具的英語,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變味了,一切為了考試升學,忽略了語言溝通交流的真正目的。
1.提高英語語法學習的重視程度。應試教育對多數(shù)教師的影響較為深刻,這與新課標所要求的截然相反,很多教師仍然有著陳舊的教學理念。語法教學其本身意義不在于考試成績的高低,而是為了提升整體初中生的社會交際能力,因此教師應當努力探索出更加合理的教學方法,明確語法教學和應試教育之間的關系。學校和學校、教師和教師之間都要互相交流經驗,學習對方優(yōu)秀的教學經驗,改正自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樹立起正確的教學觀念。教師也應當努力學習,加強對于語法知識的學習,通過自身給學生樹立一個好榜樣,帶動學生學習,找到語法學習中的樂趣。
2.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必須激發(fā)學生對于英語語法學習的興趣,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中產生的消極情緒。比如在日常備課中就要想到講解的知識如果枯燥乏味可以把生活實際與其相聯(lián)系,通過日常生活和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吸引學生學習。再者就是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因材施教,找到學生感興趣的材料進行教學,在生活中教會學生如何利用語法知識,這會使學生記憶更加深刻。學習要生活化,而在生活中活動的開展又要融入到學習中去,這是教師實際教學的重要手段,將教學設計到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中,讓學生的認知結構和立體意識相互結合、和諧統(tǒng)一。
3.加大語法知識的考查。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努力提高學生對于英語語法的學習興趣,還應加大語法知識的考查,檢查學生語法學習的成果,提升學生對于語法的重視程度??疾榉绞綉喾N多樣,但是必須合情合理,在重視學生成績的同時也要考慮到學生平時的表現(xiàn),對于語言理解能力差、英語基礎不好但是特別努力學習的學生,教師要適當給予鼓勵和支持,達到教學目標。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增強趣味教學,采取靈活多樣、能吸引學生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增強駕馭課堂的能力。課堂上多留給學生時間和空間,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總之,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應當將語法知識的學習蘊含于教材之中,但是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通過教師的引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多樣的教學模式中更好地理解和學習語法知識,能夠在實際應用中熟練應用所學語法知識,構建學生對于知識學習的整體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