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燕
(河南省三門峽市中醫(yī)院骨科,河南 三門峽 472000)
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是指因椎管狹窄,以致管道中的神經(jīng)根及馬尾等組織受壓或刺激而誘發(fā)的綜合征,常伴有間歇性跛行、下肢進行性加重疼痛等臨床癥狀。中醫(yī)認為,督脈為循行在人體后中線上氣血循行的載體,腰椎管退變等壓迫督脈造成機體氣滯血瘀,營衛(wèi)不得宣通,以致腰腿痹阻疼痛,故多脊柱退行性疾病的病機主要“責之于督脈”[1]。我院用后路減壓植骨內(nèi)固定術結(jié)合獨活寄生湯治療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取得一定效果,報道如下。
共62例,均為2013年10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治療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31例。治療組男19例,女12例;年齡48~80歲,平均(68.26±8.43)歲;病程2~9年,平均(5.23±1.29)年。對照組男20例,女11例;年齡51~79歲,平均(69.01±8.37)歲;病程1~10年,平均(5.18±1.33)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符合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的相關診斷標準[2],CT示椎管橫截面積小于100mm2、神經(jīng)根管小于4mm2,腰部X線平片示腰椎椎體骨質(zhì)增生、小關節(jié)增生肥大。符合《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腎氣虧虛型標準。腰腿酸痛,肌肉瘦削,腿膝無力,形羸氣短,臥則減輕,遇勞更甚,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沉細。排除伴有腰椎畸形、腰椎滑脫或失穩(wěn),合并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伴有脊柱結(jié)核、腫瘤疾病,既往接受開放性腰椎手術,簽署知情同意書。
兩組均行后路減壓植骨內(nèi)固定術治療?;颊呷「┡P位,腹部懸空以減少出血,術野消毒鋪巾,待全麻生效后,仔細定位責任椎體間隙,取后正中切口,沿骨膜下分離兩側(cè)椎旁肌,暴露關節(jié)突,根據(jù)外緣垂線和橫突中線交點確定椎弓根螺釘進針點,置入長度和直徑合適的椎弓根螺釘。于C臂機透視下確認椎弓根螺釘位置良好后,根據(jù)根性癥狀的側(cè)別及影像學表現(xiàn)行全椎板或半椎板減壓術,即切除突出椎間盤及刮除軟骨、組織,咬出增厚黃韌帶及增生關節(jié)突,擴大神經(jīng)根管與側(cè)隱窩,并將預先去除的椎板松質(zhì)骨植入椎間隙內(nèi),透視確認位置良好,則固定椎弓根螺釘并行椎間隙加壓。術中常規(guī)應用甲強龍及抗生素預防感染和降低對神經(jīng)的 應激反應。術畢大量生理鹽水沖洗,放置1根負壓引流管,依次縫合。術后24~48h拔出引流管,應用抗生素3~5天,并觀察傷口引流量,定期更換敷料,傷口愈合2周后拆線。
治療組加用獨活寄生湯。獨活、川芎、秦艽各20g,杜仲、生地黃、桑寄生各15g,人參、茯苓各12g,當歸、黨參、芍藥、牛膝各10g,防風6g,甘草4g,細辛3g。水煎取汁1次150mL,早晚各1次溫服,每日1劑,連續(xù)服用1個月。
VAS、JOA及ODI評分評估。VAS總分為10分,評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劇烈[4]。腰椎功能采用JOA評分進行評價[5],分值0~29分,分值越大表示腰椎功能恢復越好。ODI評分[6]得分越高功能障礙越嚴重。改善率=(術后2周評分-術前評分)/(27-術前評分)×100%[7]。
痊愈: JOA評分改善率大于90.0%。顯效:改善率60.0%~90.0%。有效:改善率25.0%~59.9%。無效:改善率小于25.0%。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VAS、JOA、ODI評分比較見表 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VAS、JOA、ODI評分比較 (分,±s )
表2 兩組治療前后VAS、JOA、ODI評分比較 (分,±s )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V A S評分 J O A評分 O D I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 1 7.3 5±1.8 3 3.6 8±1.4 9*1 2.2 4±2.7 1 1 9.6 1±3.0 2*4 1.1 3±6.7 8 1 6.7 4±2.9 9*治療組 3 1 7.3 6±1.8 0 2.6 9±1.4 1*1 2.3 2±2.7 3 2 2.7 4±3.4 3*4 1.2 4±6.8 1 1 3.1 0±2.5 6*t 0.0 2 2.4 6 0.1 1 3.4 9 0.0 6 4.7 2 P 0.9 8 0.0 2 0.9 2 0.0 0 0.9 5 0.0 0組別 例
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多因自身椎體髓核和相鄰韌帶等軟組織結(jié)構(gòu)發(fā)生退變,造成椎間高度丟失,椎體滑動而引起椎管狹窄,疾病遷延治療不及,脊髓功能障礙不可逆轉(zhuǎn),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臨床多以手術減壓治療解決神經(jīng)受壓等,雖可有效解除脊髓的瘀阻和壓迫,但易引起腰椎椎骨及周圍組織損傷,且經(jīng)過長期、慢性的嚴重卡壓和炎癥反應,多有脊髓神經(jīng)血液循環(huán)障礙、靜脈瘀血,影響術后康復。
本病屬中醫(yī) “腰腿痛”、“痹證”等范疇[8]?!夺t(yī)學衷中參西錄》記載腰痛的治療應當首重督脈,因其主一身之陽氣,絡一身之陰氣,與腦和脊髓有密切聯(lián)系。獨活寄生湯可活血補血止痛通經(jīng),促進椎管內(nèi)環(huán)境的穩(wěn)定、受壓神經(jīng)功能的恢復。獨活寄生湯方中獨活祛下焦筋骨間寒濕,秦艽、防風、細辛祛風解表、勝濕止痛,牛膝、杜仲補肝腎、強筋骨,人參、甘草、茯苓、黨參益氣健脾,地黃、當歸、川芎、芍藥補血和血。諸藥合用,共奏滋補肝腎、活血止痛、祛風散寒之功,可促進督脈通暢,使氣旺血行、痰消瘀散,通則不痛[9]。
后路減壓植骨內(nèi)固定術結(jié)合獨活寄生湯治療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臨床療效較好。